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鱼文化初探.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41740401
  • 上传时间:2018-05-3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0.4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 国 鱼 文 化 初 探上海信融投资有限公司 李 华文化,即文明演化文明是反映人类认知自 然、 解放自身、 改良社会、 协谐环境的尺度,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进化中,通过渔民长期的渔业 劳动,逐步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鱼文化,它伴随着中华民族灿烂历史一起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本文拟就中国鱼文化的产生、 发展与影响,作些初步的探索1鱼文化的产生与悠久的捕鱼史密不可分1. 1我国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中国是一个有着近2万公里海岸线、5000多个岛屿和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海洋国家,是环太平洋沿岸的海洋大国在我国所辖水域生 存的鱼类品种繁多,从古至今都有记载 《山海经》(公元前145年)中记载有48种,《本草纲目》(1590年)记载有50种,《福建通考》(1684年)记载有84种,朱元鼎的 《中国鱼类索引》(1931年)记载有1 497种全球鱼的种类约26 000种,在伍汉霖等人于1999年出版的 《拉汉世界鱼类名 典》 中已列出有4621种分布于中国水域和海域,占到世界鱼类总数的17 %我国不但鱼类品种多,渔业产量也居世界首位1. 2我国先民很早就开展捕鱼业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从事捕鱼作业,这在考古发现中已被证实。

      1983年,我国 考古学家在辽宁省海城县的小孤山仙人洞遗址中,出土了一枚属旧石器晚期的鱼镖头,它用鹿角 制作,是用来射鱼的工具加工采用了锯切、 研磨等方法,在鱼镖头上还制成倒钩、 正钩、 锐尖和利刃,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捕鱼工具,可见当时 的加工技术已经大有发展此外1955年还在河北省唐山市大城山遗址出土了属新石器时代的一枚鱼镖和二枚鱼钩,鱼钩一枚长四公分左右,另一 枚仅长两公分左右!并在鱼钩上使用了倒钩技术;1958年在黑龙江省宁安县牛场遗址发现属新石器时代一枚鱼钩;1952年在河南省郑州市商代 遗址发现属商代的三枚鱼钩;1958年在辽宁省朝阳县十二台营子青铜短剑墓发现属春秋末战国初 的一个渔钩坠子(和现在用的铅片、 铅块作用相同) ,同时也发现了三枚鱼钩从考古发现来看, 人类用以捕鱼的工具已十分精细、 实用,可见当时人类的生活已与捕鱼业十分密切1. 3“鱼” 字的产生和演化包含于汉字发展之中先民们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了文字当捕鱼作为当时人类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时,“鱼” 字也随同其它文字一样被创造出来,中国的汉字中很 早就有了象形的 “鱼” 字从原始社会的彩陶起,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单体鱼纹、 双体鱼纹等鱼文化的图案。

      早在三千年前殷代铜器上的铭刻和甲 骨上的卜辞上已出现鱼的象形文字,殷到周朝初期鱼字大都用绘画刻在金属器物或龟甲、 兽骨上,周代后朝,鱼字的头部及鳍就开始简化,到春秋战 国时代,鱼字上的鳞片消失,尾鳍成火字,再变为四点秦代开始有篆字,此时鱼字上的背鳍及腹鳍都省略了,到唐宋以后直到现代书写的鱼字,从 “鱼” 字的演化过程可以了解到渔猎与当时人们生活已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了解 “鱼” 这个中国字渊源后,到底用到 “鱼” 这个字为部首(偏旁)的字又 有多少呢?从统计看,古时候的 《说文解字》 有132字,清朝的 《康熙字典》 有632字,而到了现在可用计算机 “国标码全字库” 使用的鱼字旁字共收 录了1075个字2鱼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2. 1有关鱼的论著古代早已有之古往今来,人们在捕鱼、 吃鱼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鱼文化古书中有关鱼的记载很多, 如 《易经》 、《诗经》 、《礼记》 、《春秋》 、《左传》 、《尔雅》 乃至于 《本草纲目》 及 《说文解字》 等都少不了有一些鱼类的相关记载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 本诗歌经典作品,创作于2500年前之春秋时代,在这305篇精选出的古诗中,出现的鱼类有鲂、、 鳟、 鳢、 鲦、 、 鲨、 、 鲤、 鳏及鲜等。

      《山海经》 是中国最早的一本人文地理志,也是一本集古代74《渔业现代化》2003年第5期 地方神话大全的古书其中叙述了不少的飞禽鸟 兽及鱼类,特别是有图绘其形态,并予批注,非常 有趣当然有不少鱼是怪鱼,应属神话中的鱼,亦 即经过作者之想象,穿凿附会或过度夸张所绘出, 而不是真正有这种鱼而到今天已灭绝的鱼类《闽中海错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本水产动物 志、 最早的一部海洋生物专书这本书是1596年 明代屠本 氏所编撰,后来徐勃又写了 《补志》 该书分三卷,凡鳞部即有鳞片的鱼类共有二卷,记 载了167种鱼,介部是贝类和甲壳类则为一卷,记载有90种还有明朝黄省曾的 《鱼经》,杨慎的 《异鱼图赞》 、 胡世安的 《异鱼图赞补》 、《异鱼赞闰 集》 等,都对鱼类及捕鱼、 养鱼活动有了详细的记 载金鱼是古代宫廷或仕绅最常饲养的观赏鱼 类,在宋朝初期由野生的金鲫鱼经长期的人工选择和培育而成,作为观赏鱼饲养在皇宫大院和达 官贵人家的庭院之中明朝屠隆的 《金鱼品》 及其 后的 《金鱼谱》 和 《朱砂鱼谱》 详细地介绍了金鱼的 品种和饲养的方法2. 2描写鱼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随着社会实践,人们已经从捕鱼、 养鱼、 吃鱼 发展到赏鱼、 写鱼、 说鱼、 唱鱼。

      《诗经· 陈风· 衡 门》 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 子?” 意思是说:难道吃鱼一定要吃黄河里的鲤鱼? 难道娶妻一定要娶宋国子姓贵族的姑娘?从这里我们知道,春秋时期陈国(今河南淮阳一带)吃鱼 有一种风气,以黄河里的鲤鱼为最好后来,鲤鱼 一直是人们酒宴上的美味佳肴,而且还是人们送 礼的珍贵礼品 汉乐府民歌 《饮马长城窟行》 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说的 是汉代的信函,用两块木板做成,一底一盖,刻作 鲤鱼的形状,中间放置书信 许多文人墨客借鱼抒怀,以鱼言志,创作了大 量脍炙人口的诗词如唐代诗人张志和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骛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 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 坡的诗词作品及其饮食生活,都和鱼结有不解之 缘如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 水暖鸭先知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鳊鱼》:“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 缩颈,贪饵每遭烹 ”《携白酒鲈鱼过詹史君》:“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醉饱高眠真事 业,此生有味在三余 ” 白居易认为鱼变化为龙在 天上行雨很辛苦,不如为鱼逍遥自在(《点额鱼》: “见说在天行雨苦,为龙未必胜为鱼。

      ”)范仲淹 《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 更是道出了捕鱼人的辛劳3鱼文化的进化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3. 1鱼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悠久的中国历史孕育了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 与独特的民俗风情历史上很早就有龙为鲤鱼转化而来的传说:“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 一里余,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 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 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太平广记· 龙门》)海岛渔民由传说而形成对龙的崇拜,形成龙 信仰与龙风俗往昔渔民第一天出海时,都要跑 到龙王庙或是抬龙王偶像到沙滩、 港湾内举行海 祭仪式,人们在供桌上摆上全猪、 全羊或猪羊之首 及黄鱼鲞、 水果、 糕饼和酒等供品,祭奉龙王在海岛的一些建筑物上,也颇能体现龙崇拜与龙信 仰,如渔家屋顶正中,塑上双龙戏珠,有的还在厨 房灶头上塑上双龙呈祥或供奉龙王塑像等,东海 渔家真是无处不龙3. 2古代帝皇和名人对鱼的爱好和崇拜剖晒鱼鲞,春秋时代就已开始 《吴地记》 载, 吴王在海上作战时曾令兵士大量捕捉石首鱼充军 食,吃剩剖晒后带回 “吴王归,思海中所食鱼,问 所余,所司云:‘并曝干’ 。

      王索之,其味美,因书美 下着鱼,是为鲞字” 从此制食鱼鲞,古今皆颇盛行 《家语》 记载说:“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并官 氏之女,一岁而生伯鱼,伯鱼之生,鲁昭公使人遗 之鲤鱼夫子荣君之赐,因以名其子也 ” 国君鲁 昭公把鲤鱼作为礼物送给孔子贺其得子,而孔子又名其子为 “孔鲤”,可见人们对鲤鱼的看重 唐代帝王对鲤鱼特别崇拜因为鲤鱼的 “鲤” 与唐王室和道祖老子的姓同音,鲤鱼也就大为沾 光,得到了唐代帝王的大力保护和尊崇唐代统 治者严禁捕杀食用鲤鱼,唐玄宗曾于开元三年二月和开元十九年正月两次下令 “禁断天下采捕鲤 鱼”(《旧唐书· 玄宗纪》) ,凡捕得鲤鱼必须放生,街84《渔业现代化》2003年第5期市有贩卖鲤鱼者 “杖六十”(《酉阳杂俎· 鳞介》) 唐高宗还规定: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必须佩带 “鱼 符”,用以辨尊卑、 明贵贱,并用作上朝或应皇帝的 召见或引见进宫的凭证,“鱼符” 就做成鲤鱼之形 中国鱼文化源远流长我们每一个渔业工作者有责任对中国鱼文化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进而来逐步提升休闲渔业的文化含量,同时为祖 国博大精深的鱼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积极的 贡献□[通讯地址:(200082)上海市丹东路18号](上接第42页)休渔期实行严格管理,严厉打击休渔期间底拖网、 帆张网的偷渔行为,从而最大限度 地保护海洋资源,使海洋生态环境能够早日恢复 平衡;同时还应鼓励渔民扩大网目,舍眼前之小利,图长远之大计,保护海洋生物的幼苗资源。

      四、 开发新的生产渔场多渠道获取渔业信 息,从而打破常规,走出传统作业海区,扩大作业 范围,最主要的是发展远洋渔业 五、 掌握了解渔场渔情信息,提倡多品种作业方式应当多方位了解、 掌握渔情信息和市场信 息,更换一些大路货的品种,更注重生产高附加值 的品种象生产黄海南部增殖对虾,以及钓梭子 蟹、 钓鳗鱼等都获得了较好的收益;2002年休渔 期结束后部分生产沙蜇的船也是满载而归,每人获纯利过万元对这些渔情信息都应及时把握,在鱼汛到来时立即投入生产,做到有的放矢,从而 获得较好的收益 六、 加大养殖和增殖放流的力度,促进海区生 态平衡从2002年的黄海南部增殖对虾的生产情况来看,增殖放流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胶州湾 的水质适合于放流中国对虾、 南美白对虾、 日本对 虾、 三疣梭子蟹,以及牙鲆等优质经济鱼类,今后 应当加大放流的力度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 下,争取国家和省主管部门的支持,增加放流数量,做到鱼、 虾、 蟹一齐放流同时,近海区域要提 倡发展养殖,尤其是发展适合的藻类养殖,城阳区 在胶州湾湖岛区域养殖海带,在红岛区域养殖紫 菜等,都能为海洋生物提供基础饵料和氧气,减少 疾病,促进海区的生态平衡,值得大力推广。

      □[通讯地址:(266109)青岛市城阳区]几种常见易混鱼病的区别1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与肠炎病共同症状:患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对外 界的剌激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 剖开腹部,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腔内无食物 区别:活检时出血病的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 粘液较少,而肠炎病的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粘液 较多,严重时腹腔内充满大量淡黄色液体2鱼蚤病与细菌性烂鳃病 共同症状:患病鱼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 鳃的某些部位会出现灰白色或有小出血点 区别:活检时如发现病鱼鳃上有如蛆一样的 虫体可诊断为中华鱼蚤病;若肉眼观察不能确定,可通过镜检,镜检时如鳃上有寄生虫寄生即可诊 断为中华鱼蚤病,反之则为细菌性烂鳃病3甲藻病与小瓜虫病 共同症状:患病鱼体色发黑、 消瘦,游动异常,病情严重时全身都布满小白点区别:活检时仔细观察,卵甲藻病的白点之间 有红色充血斑点,而小瓜虫病没有;或将小白点处 剪下,放在盛水的白磁盘中,用细针将白点的膜挑 破,如看到有小虫滚出在水中游动,即可诊断为小 瓜虫病4白头白嘴病与车轮虫病共同症状:患病鱼自吻端至眼球处的一段皮 肤色素消退,变成乳白色,粘液增多,唇似肿胀,呼 吸困难,于水面观察病鱼呈现 “白头白嘴” 症状。

      区别:诊断时用显微镜检查患处粘液,如发现 有大量车轮虫寄生即为车轮虫病,反之则为白头白嘴病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胡宝林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城东乡农技站 蒋会云)94《渔业现代化》2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