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带拼音带译文).docx
3页唐诗三百首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带拼音带译文)第六卷:七言律诗deng liu zhou cheng lou ji zhang ting feng lian si zhou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chao dai : tang chaozud zhe : liu zong yuan朝代:唐朝 柳宗元cheng shang gao I6u jie da huang , hai tian ch6u sT zheng mang mang城 上 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 茫茫jTng feng luan zhan fu r6ng shuT, mi yu xie qln bi li qiang惊风乱贴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ling shu chong zhe qian li mu , jiang liu qu si jiu hui chang岭 树 重 遮 千里目,江 流曲似九回肠gong lai bai yue wen shen di z you zi yTn shu zhi yT xiang共 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译文: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我们愁绪像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注释:⑴柳州:今属广西漳:漳州;汀:汀洲今属福建封:封州;连:连州:今属广东《旧唐书•宪宗纪》:“乙酉(元和十年)三月,以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刺 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刺 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川县)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锡母老,请移近处,乃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⑵接:连接一说,目接,看到大荒:泛指荒僻的遥远地区⑶海天愁思:如海如天的愁思⑷惊风:急风;狂风曹植《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乱陋(zhan):吹 动《说文》:“风吹浪动也芙蓉:指荷花崔豹《古今注》卷下:“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沈德潜曰: “惊风、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⑸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⑹重遮:层层遮住千里目:这里指远眺的视线⑺江:指柳江九回肠:愁肠九转,形容愁绪缠结难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肠一日而九回。
梁简文帝《应全诗》:“望邦畿兮千里旷,悲 遥夜兮九回肠⑻共来:指和韩泰、韩华、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百越:即百粤,泛指五岭以南 的少数民族贾谊《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文身:身上文刺花绣,古代有些民 族有此习俗文:通“纹”,用作动词《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淮南子•原道训》:“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披发文身,以象鳞虫⑼犹自:仍然是音书:音信滞:阻隔简介:柳宗元(公元773年一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 入 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文学家、 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 “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 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一生 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 挖苦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溪居》、《江雪》、《渔翁》《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创作 并寄与际遇相同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一首七律。
此诗寄赠四位共患难而天各一方 的朋友,抒写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意,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却有无法自 抑的相思之苦此外,“海天愁思”中亦当包括身世坎坷、世事莫测、仕途险恶之叹诗人 写风雨侵雕、岭树遮挡,不仅仅是言自然现象,也蕴含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特点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 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 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 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 “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 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 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 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第二联“惊风乱幽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 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 骚》有云:“制黄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擘 木根以结苣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罐罐骞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 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 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 密,购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 惊风仍要乱爬;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 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 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 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那么重岭密林、遮断千 里之目;俯察那么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 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 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那么山岭重叠,望水路,那么江流纤曲,不要 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
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 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 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 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 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