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人学习普通话的词汇规律本部分主要从江西省内客赣方言与.docx
5页第一节 江西人学习普通话的词汇规律 本部分主要从江西省内客赣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来总结方言词汇的规律 一、词语构成的音节数量不同 方言区的普通话练习者要注意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对比关系,寻求练习的规律(以下例子,“——”前为方言,后为普通话) 1.客赣方言中有一部分单音词,与之相应的普通话是复音词 塘——池塘 田——水田 壮——肥胖 碱——肥皂 2.有些词在客赣方言中是复音词,但在普通话中却是单音词 脚鱼——鳖 虾公——虾3.普通话中是双音词,但在客赣方言中是三音节词手指甲——指甲 打摆子——疟疾檐老鼠——蝙蝠 胸脯前——胸脯二、构词语素不同方言中存在许多与普通话同义异形的现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1.构词语素完全不同当兵——参军 晓得——知道告化——乞丐 土狗——蝼蛄2.部分语素不同月光——月亮 春上——春天 裤脚——裤腿新妇——媳妇 锁匙——钥匙 对子——对联作田——种田 面盆——脸盆 番薯——红薯3.语素相同,但顺序不同天晴——晴天 干笋一笋干 紧要——要紧闹热——热闹 欢喜——喜欢 碑石——石碑三、词义不同有些词方言和普通话中都有,但词义却不尽相同。
1.方言词义范围大于普通话丑——普通话中主要形容人的容貌,客、赣方言中却还能形容“脾气”,指脾气不好时说“脾气丑”碗——普通话中主要指“吃饭的碗”,方言中还兼指茶杯茶——普通话中主要指“用茶叶泡成的饮料”,方言中所有喝的开水都能称为“茶”跌——普通话里,“跌”主要有以下几个义项:①摔倒;②(物体)落下:跌水③)物价下降:跌价客赣方言中除了上述意义外,还有④遗失:跌了钱;⑤家道衰微:跌苦;⑥丢丑:跌面子 2.方言词词义范围小于普通话 饭——方言中只指“干饭”,普通话中“饭”可指各种主食 面——方言中专指“面条”,普通话中凡磨成粉的东西都叫“面” 3.有些词在客赣方言中与在普通话中意义完全不同 房——普通话中,“房”指整个房子;客赣方言中,“房”只指屋子,即房子里的房间 屋——普通话中,“屋”指房子里的房间;客赣方言中“屋”指整个房子,所以建房称为“建屋” 4.有些意义,普通话通常只用一个词来表达,客赣方言却要据具体的情况用多个词来表达例如“买米”、“买油”、“买布”“买肉”、“买豆腐”、“买药”在普通话中都用“买”但在客赣方言中却要依购买对象的不同而取用不同的动词如说“挑米”、“舀油”、“扯(剪)布”、“斫肉”、“捡(或端、称)豆腐”、“点(或捡)药”。
5.方言中有些词词形与普通话完全一致,但搭配对象的范围却比普通话广如“打”这一个词:“打毛线”(织毛衣)、“打席子“(织草席)、“打石脚”(奠基)、“打草鞋”(编草鞋)、“打脚球”(踢足球)、“打××声”(讲××方言)第二节 江西人学习普通话的若干方言语法问题 本节所论述的均为普通话测试“说话”环节中常会出现的语法现象 一、方言中惯用的副词及虚词 1.倒 “倒”用在动词后,作用相当于普通话的助词“着” (1)用于存现句中表示持续状态 客厅里坐倒几个客人 桌上放倒本书 (2)出现在祈使句中,表示命令、请求、建议、提醒或安排 莫动,困倒!(别动,睡着!) 站倒!(站着!) (3)出现在连动句中,前一个动词作为后一动词的方式或手段 你坐倒说 你可以扶倒墙走路 2.紧 “紧”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没完没了地持续着,有“一直、总是、不停地做什么”的意思 小王紧吃也不觉得饱 紧落雨总是下雨) “紧+V”也可以重叠为“紧V紧V”,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多含有腻烦的情绪 紧话紧话,耳朵都聋了 3.过 普通话中的“V+过”表示曾有过某种经历,如“我到过北京”。
方言中除了这种语义之外,“V+过”还可表示重复已发生的动作 画得不好,画过!(再画一遍) 手表坏了,我要买过一只再买一只) 4.几 “几+形容词”,相当于普通话“多么……”,常用于感叹句 今天电影几好看哟! 他几会吃哟! 如果用于疑问句或否定旬中,相当于普通话“多少……” 昨天来个人有几高? 青菜几多钱一斤? 昨日来个人冒几高昨天来的那个人不太高) 5.净 “净+V”,相当于普通话的“全”、“都” 该个教室净是男个这个教室全是男生) 该箩花生净是坏个这箩花生都是坏的) 二、方言中数量词的习惯用法 1.客家方言中,数词是“一”的时候,往往可以省略,只说量词就行了 借块钱我借给我一元钱) 2.宁都、石城、瑞金一带,如果所说的钱数字开头是“一”,又没有小余数,就可以将“一”及后面的单位名词都省略 买只饼要角半一块饼要一角五分钱) 一部电视机要千五一部电视机要一千五百块钱) 3.客赣方言中“子”经常与数量词组合,表示多种意义 ①“一”+量词+“子”,表示数量不多,“一”常可省 倒滴子水倒一点水给我) ②“两/几”+量词+“子”,也可表示数量不多,但多数情况下是说话人为了表示轻视或谦虚而故意将本来并不太少的数量说成不多。
我买了几斤子肉表示不多) 我只吃了两块子肉,你就说我吃多了 ③不定数字+量词+“子”,表示约数,相当于普通话的“左右”、“上下” 三四块子(三四块左右) 十几斤子 ④“把”字置于“子”之前构成“把子”,再置于量词之后,表示的数目是“一”,却通常只是个约数斤把子(一斤左右) 里把子(一里左右) 个把子(一个左右) 有时不指约数,而是说话人在感情上认为数量少,不值什么 里把子路一下子就到了认为很近) 买斤把子菜还要带篮去装?(认为很少) 三、方言中的特殊语序1.时间先后状语普通话通常将“先、后、早、晚”等时间词置于动词之前,作为表示时间先后的状语在通常情况下,客赣方言也如此但在一些特殊场合,为了表示对对方的礼让、关切、叮咛或解释,常将这些表示先后迟早的词放在动词之后当补语 你走起你先走) 吃酒起,再吃饭先喝酒,再吃饭)2.用“凑”(或“添”)表示加量普通话通常用“再+动词+数量”表示在原来的基础上加量 例如“再吃一碗”“再写几行”客赣方言一般不用这种句式,而是在句末加“凑”或“添”来表示大部分赣方言用“凑”,客家方言和部分赣方言用“添”) 我吃碗添。
我再吃一碗) 我还要话几句事凑我还要再说几句) 3.过量状语 普通话常用“太”表示过量,置于形容词之前例如“太多”、“太长”赣方言南昌片用“伤”、“绝”等词置于形容词后作补语 辣伤(绝)了 恶伤(绝)了 4.宾语和可能补语的顺序 普通话中,可能补语的位置通常在宾语之前如:他挑得起三百斤客赣方言中的可能补语总是放在宾语之后如:方言 普通话我打你不赢 我打不过你吃得饭下 吃得下饭拖得他动 拖得动他拿得这些东西到 拿得到这些东西 四、方言中的特殊语气词“是” “是”在普通话中是动词,这一点方言与普通话一致但在南昌及部分赣方言区中,“是”还可作语气词,它是一个颇具地域特色的特殊语气词其用法大致有两种:用于不出现疑问代词的特指问句;用于陈述句或感叹句 (一)用于不出现疑问代词的特指问句 1.这类问句句末的“是”主要用来表示询问原因 今年冬天紧落雨,冒落雪是?(今年冬天怎么总下雨,不下雪?) 他还冒来是?(他为什么还不来?) 普通话中没有“是”的这种用法,因此,南昌人在讲普通话时,要么用南昌话的这一结构,要么改成带有疑问代词的特指问句,句末不再用“是”,而用“啊”或“呢”。
小万就结婚哪?我不晓得是? ——小万就结婚哪?我怎么不知道呢? 2.表示询问结果 询问的结果是指假设的“结果”是”字前面论述一件可能发生的事情,是一种假设,常出现“要是”、“万一”等词是”字表示询问结果 要是人家晓得是?(要是人家知道了,怎么办?) 万一你不吃是?(万一你不吃怎么办?)普通话与这类“是”字句相当的句子是“要是(如果,万一)…… 呢” 你明天不来是? ——你明天要是不来呢? 3.“名词性成分+是”也可构成特指问句这一结构与普通话“名词性成分+呢”构成的特指问句相当,可用来表示询问原因、结果等 他病了冒去,你是?(你为什么没去) 今天就一起吃光了,明天是?(明天怎么办呢) (--)用于陈述句或感叹句 1.表示原因 A:你不吃饭哪? B:我刚才吃了是 2.表示提醒 词典是,要不要带去?(词典呢,要不要带去?) 3.表示对所谈对象的某种看法,可褒可贬,视句子语义而定 其中语气词“是”相当于普通话的“这/那个人哪” 小芳是,一年都冒回来一下小芳这个人哪,一年都没回家一趟) 他是,一年可以赚几十万。
他这个人哪,一年可以赚几十万意为这个人很有本事) 4.表示假设 这是天晴哦,碰到落雨是!(意思是如果碰到下雨天,路泥泞得根本没法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