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玫瑰花.pdf
5页1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玫瑰花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玫瑰花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玫瑰花中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B/T 11094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 11095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2号) SB/T 11173-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玫瑰花 Rosae rugosae flos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玫瑰 Rosa rugosa Thunb.的干燥花蕾 春末夏初花将开放时分批采摘, 及时低温干燥 玫瑰花规格 Rosae rugosae flos specification 玫瑰花药材在流通过程中用于区分不同交易品类的依据 玫瑰花等级 Rosae rugosae flos grade 在玫瑰花药材各规格下,用于区分玫瑰花不同品质的依据。
变色 bianse 指药材由于贮存不当,使得本身的颜色发生改变,导致变质. 走油 zouyou 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2 4 规格等级 表表1 玫瑰花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表 规格 等级 共同点 区别点 兰州玫瑰 统货 干货略呈半球形或不 规则团状,大小均匀, 直径0.71.0cm,残留 花梗上被细柔毛,花托 半球形,萼片5,披针 形,黄绿色或棕绿色, 被有细柔毛;花瓣多皱 缩,呈覆瓦状排列,紫 色,体轻,质脆气芳 香浓郁,味微苦涩无 变色,走油 花瓣紫色,开放的花不超过6%,有残 留花梗的不超过10%, 完整的花蕾不少 于65%,杂质不超过1.5% 山东玫瑰 一等 干货略呈半球形或不 规则团状,残留花梗上 被细柔毛,花托半球 形,萼片5,披针形, 黄绿色或棕绿色,被有 细柔毛;花瓣多皱缩, 呈覆瓦状排列,体轻, 质脆气芳香浓郁,味 微苦涩 无变色, 走油 花瓣紫色, 大小均匀, 直径0.71.0cm, 开放的花不超过5%,有残留花梗的不 超过8%,完整的花蕾不少于60%,杂质 不超过1.5% 二等 花瓣紫红色,大小较均匀,直径1.0 1.5cm,开放的花不超过10%,有残留 花梗的不超过5%,完整的花蕾不少于 50%,杂质不超过2%。
注 1:当前药材市场玫瑰湖规格按照产地进行划分,除此外还要看花的开放 程度,颜色及气味浓郁程度 注 2:市场另有法国玫瑰、金边玫瑰等品种,这些目前做花茶使用,药典未 收载,因此在本标准不制定这种规格 注 3:市场调查时发现硫熏的玫瑰花,做花茶使用,因不符合药典的炮制要 求,因此本标准不制定这种规格 图 1 兰州玫瑰花 图 2 山东玫瑰花对比 3 图 3 山东玫瑰花一等 图 4 山东玫瑰花二等 5 要求 应符合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中第7章项下相关规定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一、历代产地变迁 一、历代产地变迁 明朝时期的姚可成在食物本草中记载: “玫瑰处处有之,江南尤多 ”书 中指出玫瑰种植的地方比较多,江南尤多同时期的丁其誉的寿世秘典中记 载: “玫瑰灌生,细叶多刺,类蔷薇茎短,花亦类蔷薇,色淡紫,娇艳芬馥,有 香有色,堪入茶酒、入蜜栽宜肥土,长加浇灌,性好洁,最忌人溺,溺浇即毙 燕中有黄花者,稍小于紫嵩山深处有碧色者 ”书中记载玫瑰花可以做花茶饮 用,另外河北省内有黄色的玫瑰花,河南省境内有绿色的玫瑰花 清朝时期的曹炳章注的增订伪药条辨中对玫瑰花的记载较为详细,书中 写到: “玫瑰花,色紫,气香,味甘,性微温。
入脾、肝二经和血调气,平肝 开郁唯苏州所处者,色香俱足,服之方能见效 ”书中指出苏州产玫瑰花 明末甘肃地区已开始用玫瑰花酿酒制酱, 清朝形成规模生产, 清乾隆时期 甘 肃通志载:“玫瑰花出兰州” ,而以永登县苦水乡所产质量最优乾隆时兰州翰 林素维岳赋诗咏颂:“霞光锦缎覆苍苔,点缀芳园朵朵开西陇花迟兼遇闰,端 阳才拥艳香来”足可见甘肃玫瑰历史栽培的悠久平阴玫瑰栽植始于唐代,距今 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清末“续修平阴县志”载有: “隙地生来千万枝,恰似红 豆寄相思玫瑰花放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平阴竹枝词)的诗句据清 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编写的平阴县乡土志载: “玫瑰为特产,获利稍厚 每年津商至本地购买约值银五千两” 二、品质评价二、品质评价 我国有史记载的玫瑰花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当时已有玫瑰种植,但是玫瑰 花作为药材使用,却是从明代开始,古代本草记载的玫瑰花来自蔷薇科明朝时 期的周履靖在如草编卷二记载道: “采采玫瑰,泽中之秀其叶葳蕤,其葩 繁茂嗅若兰芳,色如华绶和以饧饴,泽以饤饾君子饵之,可以适口摘花, 打去苦汁,用白糖打为膏食之 ”这段话介绍了玫瑰花可以制成玫瑰膏食用。
姚 可成在食物本草中记载: “玫瑰处处有之,江南尤多书中记载玫瑰花 5 产地较广,江南产的最多同时期的丁其誉的寿世秘典中记载: “玫瑰灌生, 细叶多刺,类蔷薇茎短,花亦类蔷薇,色淡紫,娇艳芬馥,有香有色,堪入茶酒、 入蜜栽宜肥土,长加浇灌,性好洁,最忌人溺,溺浇即毙燕中有黄花者,稍 小于紫嵩山深处有碧色者 ”书中记载玫瑰花可以做花茶饮用,另外河北省内 有黄色的玫瑰花,河南省境内有绿色的玫瑰花 在众多本草中,记载玫瑰花的虽然不少,但是有关玫瑰花的品质评价的却很 少, 仅在由郑肖岩著, 曹炳章注的 增订伪药条辨 中对玫瑰花的品质有所评价, 书中写到: “玫瑰花,色紫,气香,味甘,性微温入脾、肝二经和血调气, 平肝开郁唯苏州所处者,色香俱足,服之方能见效 ”同时曹炳章按: “玫瑰花 产杭州苋桥者,花瓣紫红,花蒂青黄色,气芳香甚浓者产湖州者,色紫淡黄红 色,朵长,蒂黄绿色,且有点小,香味淡萧山龛山产者,桃红色,味淡 气香而浊,受潮极易变色,为最次书中指出苏州产的玫瑰花质量最好,同 时曹炳章认为杭州产的玫瑰花质量最好,颜色紫红,香气浓郁;产自湖州的玫瑰 花颜色淡紫色黄红色,个小,香气淡;产自浙江的玫瑰花质量最次,桃红色,香 气淡而混杂,易受潮变色。
从上述代文献总结为玫瑰花以杭州产者最佳,主要记载了性状方面的评价 在近代文献中描述如下: 陕西中药志认为玫瑰花以花朵色紫红、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63 版药典一部认为玫瑰花以朵大瓣厚、色紫、鲜艳、香气浓郁者为佳 77 班药典一部认为玫瑰花以朵大、完整、色紫红、不露芯、香气浓者为佳 中国药材学认为玫瑰花以花朵大、完整、色紫红、不露蕊、香气浓者为 佳 中华本草认为玫瑰花以花朵大、完整、瓣厚、色紫、色泽鲜、不露蕊、 香气浓者为佳 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认为玫瑰花分头小花、二小花、三小花三等,以头 小花质量较好 中药大辞典认为玫瑰花以朵大、瓣厚、色紫、鲜艳、香气浓者为佳 金世元传统中药材鉴别经验花色紫红鲜艳、朵大不散瓣、香气浓郁者为 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