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doc

254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65622190
  • 上传时间:2023-07-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2.50KB
  • / 2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条文说明 共6760页第64页附件: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条文说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1 总则1>.0>.1本条规定制订本规范的目的,是为贯彻沥青路面“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使铺筑的沥青路面坚实、耐久、平整、稳定,提供安全、舒适、顺畅的交通条件这也是评价沥青路面的性能的标准1>.0>.4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有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不能仅仅为了应付招标,而应该真正按照设计去做现在有的工程组织管理混乱,不按科学规律管理,建设“形象”工程、“业绩”工程,随便要求缩短工期,赶工、抢工,成为路面早期损坏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这一条专门提出了合理工期本条还规定不得在低于最低气温和施工遇雨时施工,这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赶工期的需要,硬性要求在当年完工,便不顾施工气温,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施工,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压实,往往导致早期损坏。

      本规范规定“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10℃(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5℃(其他等级公路)”的情况下施工,这是考虑我国施工季节太短的实际情况又放宽了国际上的规定规定的美国AASHTO对不同层位及厚度的混合料施工温度规定如下表在我国接近冬季施工的往往是表面层,厚度更薄,要求应该更严 压实层厚度(mm) 表面层(℃) 中、下面层(℃) <3838~63>.5>63>.5 >15>.6>10>4>.4 >12>.8>7>.2>1>.71>.0>.5沥青路面的层间污染,沥青层不成整体是沥青层早期损坏的重要原因本条规定沥青面层宜连续施工,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沥青面层和基层最好在一年内施工完毕,包括强化粘层油都是为了解决层间污染的问题对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可以在级配碎石铺筑后过冬隔年施工沥青层,而半刚性基层过冬比较困难,基本上都是在铺筑沥青层下面层后过冬,第二年施工中面层,以后又要等到快交工验收前再铺筑表面层,一层与一层的铺筑间隔都很长,这样交出去的工程表面上很干净,实质各层之间的联结受到严重影响,这种情况必须改变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所采用的弹性层状体系是严格按照层间连续的假定进行计算的,如果由于层间污染使沥青层不能成为一个整体,路面内部的受力状态将发生重大改变,路面的疲劳寿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实践证明,缩短标段长度,各层连续施工,施工污染的顽疾是能够根治的1>.0>.6条对施工安全问题作了明确的要求关于石油沥青及煤沥青的毒性问题, 1987年国际癌研究结构(IARC)召开了关于评价致癌物质的国际会议,提出了煤沥青、煤焦油属于第1类“人体致癌物质”,而石油沥青并没有致癌性,因此国际卫生组织(WHO)认为,石油沥青与煤沥青是截然不同的1>.0>.8条 规范鼓励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但必须是经试验和实践证明确实是有效的规范是很严肃的,不能随便打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的幌子,无视规范的约束,这也是不慎重的1>.0>.10条规定“各省、市、自治区或工程建设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技术指南,但工程质量不宜低于本规范的规定这就明确了国家规范与地方性规范的关系由于国家规范要照顾到全国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不能要求太严更不能顾及特殊地区的工程,所以各省、市、自治区应该制定适合于本地的地方性规范或补充规定,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还应该制订更具体的、更详细的施工操作规程 不过,有些地方性指南或招标文件随便提高技术要求,如对沥青和改性沥青指标、集料指标、沥青混合料设计指标、施工质量检验指标,提得太高也可能产生副作用。

      还有的原封不动地照搬其他国家的标准,这样做需要慎重,未必有好处本规范的标准是经过国内外的经验总结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后提出的,而且大部分质量指标其实并不比国外标准低过高的标准将使施工单位造成困难,甚至导致弄虚作假,那就事与愿违了2 术语、符号、代号2>.1>.12关于沥青混合料定义、分类及适用范围,我国以前分为沥青混凝土及沥青碎石,用LH及LS表示,后来改为AC及AM,在AC中又根据级配粗细的不同分为I型和II型沥青混凝土与沥青碎石的区别仅在于是否加矿粉填料及级配比例是否严格,其实质是混合料的空隙率不同国际上对沥青混合料的分类也没有统一的方法,一般都按压实后的空隙率划分,有的分成密实式(空隙率等于或小于5%)、半密实式(空隙率5%~10%)、半开式(空隙率10%~15%)、开式(空隙率大于15%)欧洲共同体CEN最新的分类按欧洲各国实际使用的类型分成:连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EN 13108-1,在各国都普遍应用)、超薄面层混合料(EN 13108-2,在法国等作为磨耗层使用)、软质混合料(EN 13108-3,在寒冷地区使用)、浇注式混合料(HRA,EN 13108-4,在德国等使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EN 13108-5,在欧洲普遍使用)、沥青玛蹄脂混合料(EN 13108-6,在英国作为嵌压式混合料的载体)、排水性混合料(EN 13108-7,在欧洲普遍应用)等7种。

      本规范参照国际上近年来的发展,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多种分类,按公称最大粒径分为砂粒式、细粒式、中粒式、粗粒式、特粗式,按空隙率分为密级配(3%~6%)、半开级配(6%~12%)、开级配(排水式,18%以上),对密级配混合料参照美国的方法按照关键性筛孔的通过率分为粗型及细型同时也有与欧洲相同的分类系统本规范对“沥青碎石”的定义需特别注意,同样按空隙率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沥青碎石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是一种习惯性称呼,一般指公称最大粒径超过25mm或者31>.5mm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2>.2>.57 Superpave美国SHRP的重要研究成果,我国也有应用,不过译名比较乱美国沥青协会SP-1定义“Superpave??(Superior Performing Asphalt Pavements) is a product of the SHRP asphalt researchSuperpave?? is a trademark of Strategic Highway Research Program即它是一个注册商标,所以按字面直译高性能沥青路面是不合适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对沥青路面的性能仅仅是第一步,还取决于结构、材料、施工等都有关系。

      3 基 层3>.0>.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本来是应该包括沥青面层和基层的,由于我国基层部分另有规范,所以本规范关于基层方面的条文非常简单3>.0>.2长期以来,我国的沥青路面结构型式非常单一,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几乎千篇一律地使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本规范从实际出发,规定了4种基层类型: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复合式基层以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合理的基层结构4 材料一般规定4>.1>.1 在沥青路面建设过程中,材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新建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早期损坏,材料是重要的原因因此,这里特别强调要把好材料关,应该以试验为依据,严格控制质量,防止使用不符要求的材料造成损失4>.2 道路石油沥青4>.2>.1 原规范有两个石油沥青技术要求:“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和“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实际上“重交通道路沥青”就相当于国际上的普通沥青,而“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只不过是质量达不到国际上通用水平的质量差的沥青本次修改明确都称为道路石油沥青,废除这两个名称 规范颁布后的10余年来,正好国际上对道路沥青的标准进行了最深入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美国战略性公路研究计划(SHRP)制订PG规格及欧洲共同体的欧洲标准化组织CEN制订EU沥青标准的工作。

      SHRP的研究成果SUPERPAVETM提出了一个按照路用性能分级(PG分级)的沥青结合料规范(见表4>.2>.1-1)PG分级直接采用设计使用温度表示适用范围设计最高温度为7天最高平均路面温度,设计最低温度为年极端最低温度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确定保证率为95%(平均值)或98%它采用3种样品:(1) 原样沥青;(2) RTFOT后的残留沥青;(3) RTFOT后又经PAV老化的残留沥青,评价各种路用性能指标,包括高温时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低温时抵抗路面温缩开裂的能力、抗疲劳破坏的能力、抗老化性能、施工安全性等在确定沥青的PG等级时,要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及交通条件(交通量及车速、车辆停驻时间),有时需要提高一个或两个PG高温等级选择沥青的标号在此基础上,各州交通部门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规定了常用的PG等级或再增加有些常规指标不过,现在对PG分级能不能完全解释沥青质量与使用性能的关系,能不能适用于评价改性沥青还存在不少争议例如,普通沥青的高温性能一般用动态剪切试验DST得到的车辙因子G*/sinδ来评价,但对聚合物改性沥青来说,普遍反映G*/sinδ并不能反映高温性能,而沥青结合料的零剪切粘度ZSV却在欧洲等许多国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欧洲CEN则将沥青标准研究的工作分两步走,先提出一个为生产上所能执行的各国折衷的标准,然后正式开发制订与沥青路用性能相关的新标准CEN的新标准EN 12591:<>2000建议稿如表4>.2>.1-2所列与<>2000年以前的相比,明确增加蜡含量是一个特点欧洲对SUPERPAVETM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看法沥青标准的修订是一件非常严肃且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国一直在研究和跟踪国际上沥青标准研究成果,<>20世纪90年代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道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我国的沥青技术指标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 “重交通道路沥青技术要求”的修改建议研究证明,所提出的新的指标系列与Superpave的PG规格有相当好的相关性,多年来逐步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期间,我国许多高速公路招标文件对沥青指标作了调整1999年起中石化、中油、中海等部门的几大公司也相继提出了自己的企业标准,把1号标准的沥青蜡含量的指标提高到要求不大于2%在对国内外沥青标准比较的基础上,修订提出了“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历时4年,多次发出广泛征求了沥青生产、经销、使用部门,包括国外厂商的意见。

      本规范对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修改主要有以下内容:(1)将原来的“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和“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两个技术要求合并为一个“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根据当前的沥青使用和生产水平,按技术性能分为A、B、C三个等级: B级沥青与原规范“重交通道路沥青”相近,C级沥青比原规范“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稍有提高一个国家的沥青标准中按质量水平分为几个等级的做法,国外也采用过(如日本)或者目前正在采用(如加拿大、美国ASTM) (2)沥青质量要求充分照顾到气候条件,规定了各气候区适宜的的沥青针入度等级尽管各气候区的差别甚小,但已经很有意义3)增加了沥青的感温性指标针入度指数PI值,国外一般要求PI在-1~+1之间,本规范根据大量的试验研究,适当有所降低在规范修订过程中有些意见认为PI值的试验误差较大,或者应该按照欧洲新的标准中的方法采用针入度和软化点计算PI值针对这些意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