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4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pdf
5页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 1920 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 P12教材分析: 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限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只举了少数简单的事例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第一学期学生学习的主要是自然数,接下来要系统学习小数和分数因此在这里有必要给学建立自然数有概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教学难点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教学关键: 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3 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板书课题:数的产生二、探究新知一)数的产生1、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可以出示书上图)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计数方法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在木头上刻道来计算捕鱼条数和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一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符号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阅读课本: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经过很长时间,才产生了现在这种通用的阿拉比数字介绍:在8 世纪前后,印度发明的数字传入阿拉伯,在12 世纪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就误以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就叫“阿拉伯数字”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 表示 0 也是自然数师问: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 1) 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小结:最小的自然数是 0,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再数出一个比它多1 的大数二)十进制计数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需要相互交换物品,数字不同很不方便,又经过了很长时间,产生了较完善的计数方法就象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已达到13 亿,世界人口已有63 亿,银行存款已超过百亿等 1数位顺序表1)猜一猜:出示不完全的数位顺序表师问:“亿”后面的计数单位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可能会说从前面学过的万级、个级类推出来,这时引导学生说出10 个一亿是十亿, 10 个 1 十亿是一百亿, 10 个一百亿是一千亿等在数位顺序表上板书:十亿、百亿、千亿)说明:还有比千亿更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后面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计数单位2)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师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3)学生独立补充完整课本数位顺序表要求学生记住数位顺序表,特别要记住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说明:数位多了,一位一位地读不方便,通过分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每四个数位为一级,第九位至第十二位是亿级三、练习(一)基本训练填一填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23000560000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位,2 表示()4 在十亿位,表示()个()通过以上的填空题练习,让学生学会把知识灵活运用,不要死记数位表中的顺序,要会拆开的理解每一个数位的具体大小此题还可以让学生相互间出题并判断,看看谁的反应又对又快二)巩固训练:1、说出下面每个数各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每个“3”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14320030000 353087030431 2、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这样开放性的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同学们去发现问题,遇到问题并想办法灵活解决,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拓展训练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三第 1、2 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