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2《气候基本特征》.docx
6页《气候基本特征》知识和技能:1.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并初步学会分析原因2.了解我国的主要气候分布,并初步学会分析形成原因学会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图,等降水路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和干湿区图等图标的能力3.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带的划分和分布,及其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了解我国的主要的一些自然灾害,并初步学会分析形成原因学会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图,等降水路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和干湿区图等图标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明白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的密切关系,培养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2.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难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课前准备◆课件准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季风气候显著1.提问:什么是季风?什么是季风气候?回顾我国的海陆位置?联系生活实际冬、夏各刮什么风?请同学们联想七年级学习过有关季风的知识,根据课本30页内容进行讨论分析1分钟)2.学生活动:讨论分析3.反馈:①一年内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叫季风②受季风影响而形成的气候叫季风气候③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④冬天盛行的风叫冬季风,夏天盛行的风叫夏季风冬、夏季风的动态演示发源地风向特点 影响范围冬季风夏季风4.从刚才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夏季风并没有影响到整个中国,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投影〕中国地形图〔讲解〕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挡,只好望山兴叹,就此止步了所以夏季风的活动范围局限于我国东部、东南部地区人们根据夏季风活动的范围,把它能到达的地区叫做季风区;无法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5.读图2-2-1回答: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哪里?(大兴安岭—阴山—巴颜喀拉山—风底斯山)6.〔提问〕同学们能否尝试解释降水空间分布的成因?〔学生回答〕沿海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充足;越往西北内陆,降水越少;非季风区降水最少。
7.〔讲授〕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特点又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我国东部降水集中于夏季?与季风的活动有关系吗?〔学生讨论〕主要受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受东南季风影响;与季风活动有关系8.雨带移动与雨季〔讲解〕整个冬季,我国大陆被寒冷的冬季风控制,一般到4月份,夏季风开始形成并逐渐强大,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冬季风抵抗不了,向北退去,在此过程中,冷暖气流交锋,形成降水5月,雨带位于沿海一带——华南雨带(东南沿海雨带)6月,雨带北移至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雨带(江南雨带)7、8月,雨带北移至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华北、东北雨带9月,雨带南移10月,雨季结束9.因此,我国的雨季出现在每年的5-9月10.〔总结〕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时间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时间短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11.学生活动:(36页活动题)为什么说季风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我国的降水主要是来自于海洋的夏季风带来的空间上看:内陆离海洋远,受夏季风影响小,所以降水少,而沿海降水就多。
从时间上看:夏季前后夏季风比较强盛,对我国的影响大,带来的降水多;而冬季前后夏季风弱,带来的降水就少13、阅读37页中间部分并思考:除了季风气候显著外,我国的气候还有什么特征?(有复杂多样性特征)总结刚学的内容并提出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二课时二、 导入新课:教师提问: 1、我国的冬、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及影响范围? 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3、我国气候的重要特征?4、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重要特征,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还有哪些?气候复杂多样1、学生阅读1月等温线图中的图例和气温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即由南向北递减2、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及突变部分,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例如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到0 °C等温线,用彩色笔描下来,观察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等,在哪些地区发生突然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0 °C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主要是因为地形的影响3、引导学生观察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如果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气温的差异较大。
4、引导学生查找最南、最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具体差异,进一步明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的特点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材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播放录像或影碟(VCD)例如北国冰天雪地,那里的人们在观赏冰灯,海南的人们正在大海中嬉戏,广州的花市鲜花盛开等内容,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巨大差异追问疑惑1:为什么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追问疑惑2: “说一说”复杂多样的标志及原因,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教师继续启发学生,再观察我们家乡的地表景观和农业类型与南方是否一样?说一说你的发现为什么不一样?5、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读图思考〕请同学们读课本第35页2-2-8图和2-2-9图 6、〔启发提问〕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对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有什么影响?7、学生讨论、回答8、〔归纳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9、启发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西亚、北非在北纬15°-30°的地区,气候景观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学生讨论、回答。
10、〔概括总结〕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内,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大多数呈沙漠和荒漠景观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热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淡水鱼产量很大,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展示挂图或投影片〕展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图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不同,反映出的干湿状况也不同,决定了它们地表的自然景观、农业的发展类型也不同根据干湿状况我国分为哪些干湿地区?11、请同学们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说说我国可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和干湿区?学生指图回答12、〔讲述〕我国既有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又有四个干湿地区,(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种多样的温度带迭加在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上,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的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又一显著特点13、根据气温和干湿状况,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都有哪些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14、阅读大陆性气候显著——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深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的气候也有很强的大陆性特征。
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 总结反思:略第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