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docx
7页小班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摘要;刚进幼儿园的孩子属于小班,他们的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年龄偏小、注意力易分散、角色合作意识较薄弱,专注力较低,所以,在活动时常常会忘了自己的角色,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强,对周围世界中任何新颖和有趣的事物都会让他们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因此,在区域游戏里,教师如果懂得利用区域游戏,则区域游戏会成为教育的工具和场所,反之,,如果教师不善于利用,那区域游戏就会成为孩子们打发时间的地方虽说,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但是,如果想让幼儿有更好的发展,区域游戏必须为教师教育所用,那么,就要求教师在区域游戏中具有关键的因素,所以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指导策略关键词; 幼儿园 区域游戏 策略一、教师在指导区域游戏中存在的问题1,选择区域游戏时,教师擅自进行区域分配在幼儿选择区域游戏时,给幼儿进行区域的分配与角色的安排,忽视了幼儿的自主选择与意愿如:在选择区域分配时,明明选择了搭建类游戏,因为这个游戏考察幼儿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活动的范围比较大,没有约束力,但是老师却认为平时明明太好动,太活泼,会让整个区域游戏不好控制,也会扰乱区域游戏,所以,老师擅自安排明明进入角色区域,并让他担任“后勤”的工作,因为这个工作很少有人进来沟通或者交流,自己在那里呆呆的坐着,看着别的幼儿进行开心的玩耍与沟通,兴趣也慢慢消失,有点失落。
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发现,幼儿在进行区域选择时,没有自主权,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限制了幼儿的发展的天性,体验不到游戏带来的快乐,开心因为幼儿比较敏感,他可能会认为老师不喜欢他,同学们也不喜欢他,逐渐的不与老师亲近,不与小朋友玩耍,再慢慢的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2、进入区域游戏引导时,没有站在幼儿角度进行指导幼儿的心理世界与成人全然不同,他们发现的事物与所要表达的事物都是与我们截然相反的如:区域游戏中有位教师随意的走到一个角色的区域游戏中,没有进行观察就对区角内的幼儿进行一番毫无意义的“引导”与“提问”问:“你在这里做什么?你是孩子的爸爸吗?你不能说这样的话你一会要做什么呢?你为什么选择当爸爸不当幼儿呢?”这一系列看似引导而没有营养的话语恰恰打断了正在角色活动中幼儿的思路,不能给予真正的指导询问一番过后,直接用“很棒”敷衍过去,这样指导的区域游戏,,我不觉得幼儿会从中体会到什么样的教育,反而我认为是老师在强加幼儿身上成年人的思维,阻碍幼儿发散性思维的成长3、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只注重局部在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时,教师要主动的参与其中,扮演其中的一员例如:刚进入角色区域,老师就说,我来当你们的妈妈,你们做我的孩子,我们进行今天的活动。
与角色区域的幼儿从开始玩到区域结束,完全忽略其他区域游戏的幼儿最后进行区域点评时,只是对自己熟识的这个活动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其他的区域三言两语直接带过,那么,其他区域的幼儿的指导是缺失的,也是不合理的因为不可能保证下次区域游戏时,这个区域还是上次区域固定的幼儿;其次,因为区域的不定时更换,所以有可能整个学期下来,还有幼儿一次都没有得到老师的指导与点评;最后,没有及时的记录每个幼儿活动中的发展情况,不能进行进一步的教育教学,也不能很好的与家长沟通,做好家园共育工作这都是顾此失彼的4、区域游戏结束时,点评内容缺少教育意义在区域 结束时,老师常常要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游戏点评,但是在这里我们会发现,老师点评时,常常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去点评例如:我们的区域游戏结束了,老师发现有的区域的小朋友玩具收拾的整整齐齐,有的区域的小朋友把玩具扔的到处都是,还有非常重点的就是在活动中竟然有幼儿吵架这样的行为老师是不喜欢的,是错误的,老师请这两位小朋友出来自己承认错误,希望其他小朋友做好自己……显然,这样的点评没有任何的教育意义,忽视本次区域游戏的目的与目标,影响幼儿的判断和发展 二、在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一)区域游戏前教师要学会分享与帮助每次活动前,教师都要回顾一下上次活动中观察出幼儿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注意那些不知入哪个区域好或入区又退出来的孩子,了解其原因:有的孩子兴趣单一,有的认知能力低,有的无主见因此,在孩子入区前,教师要分享每个区域游戏的乐趣以及玩的方法与技巧,进行分类指导1)对于兴趣比较单一,我们教师应抓住幼儿的兴趣特点,去扩大他的兴趣点例如:幼儿喜欢绘画、常到美工区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带到语言区去,作为语言区活动的材料,让幼儿拿着自己的创作作品,在语言区进行分享讲解绘画的故事,慢慢的我们会发现,孩子对语言区也产生了兴趣2)认知能力较差的,幼儿对入区会产生一定的畏惧教师要主动带着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做幼儿的好朋友例如:带着幼儿来到搭建区,让幼儿帮助老师分辨不同的颜色的搭建器材,帮助老师当小小搬运工,,主动引导其他小朋友参与其中,帮助幼儿生建立对其他小朋友的信任,排除幼儿的抵触的情绪,帮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排除畏难情绪,从而积极投入活动二)区域游戏进行时,观察先,指导后在幼儿进入区域游戏时,通过观察,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与幼儿的思维模式,对幼儿的活动作出正确的指导如在角色区域中:“你在这里做什么?你是孩子的爸爸吗?你不能说这样的话你为什么选择当爸爸不当幼儿呢?”无意间,教师打乱了幼儿的思路。
同时对幼儿的角色发展进行了间接的干预我们要在旁边适时观察,然后了解幼儿的意向,然后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其中,体会幼儿的思维意图,了解幼儿在角色中渴求得到的教育与关注同样,当教师在指导幼儿时,也应该从侧面进行引导比如在科学角活动中,教师在探索角为幼儿提供了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但幼儿除了看看、观察不出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都在呆呆坐着,显得无所事事,无从下手,这时,老师就应该慢慢的参与其中, 老师说我们想一个办法,然后在每杯水上放一块塑料片这时,你会发现孩子们会很好奇,会马上去看看、摸摸、拿拿热水杯上的塑料片看看冷水杯上的塑料片,不一会,他们就会跟着自己的思维与思路,慢慢操作下去 ,慢慢他们就惊奇地发现热水会冒气,冷水不会冒气幼儿通过操作与探索,可以发现如何进行操作,然后同伴之间进行分享,下次进行区域游戏时,就会有小朋友主动进行操作教师的适时介入拓宽了幼儿的探索途径,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好过老师在区域里面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索的讲解,忽略幼儿的主体地位三)区域结束时,对区域游戏的评价要灵活多样1、提倡幼儿自主评价区域游戏结束时,引导幼儿进行自我的区域评价,或者区域游戏时,教师拍照片,进行评价时,将照片放在大屏幕上,请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发现。
如:我在区域游戏结束时,忘记把玩具归类;我会区域游戏时,大声说话了;我在活动时发现,冷水不冒起,热水冒起等等这样幼儿就能不断激励自己向高层次的操作努力2、教师评价区域游戏结束时,教师要根据各小组情况给予鼓励,可以用微笑、拥抱和抚摸等非言语评价形式和提问,帮肋幼儿正确地评价自己,这样会使幼儿更加投入到活动中由此可见,教师在小班区域游戏中承担着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作用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向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才能更好的发挥幼儿自身的潜力,才能更好的帮助提升自己,成为一颗颗小小的向阳花朵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