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世界之最.docx
9页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世界之最(自己收集整理共 9 页)序号名称朝代发明者 价值| 页数 知识链接1 隋朝大运河隋朝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第 1 课P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杭州) ,北至涿郡(北京) ,隋朝开凿全长 2700 公里,跨越地球 10 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经过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八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后经元朝取直疏浚,全长 1794 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朝大运河不少河段,缩短了 900 多公里的航程大运河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 46个世界遗产项目22 《茶经》唐朝陆羽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第 3 课P13《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3 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第 3 课P14唐三彩,汉族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
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4 科举制度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第 4 课P21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 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5 十三经刻石世界上最大最重的石头书第 4 课P21十三经刻石,现存于北京孔庙,亦称“乾隆石经” 十三经是儒家的 13 部经典著作,全部共 63 万字即《周易》 、 《尚书》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礼记》 、 《左传》 、 《公羊传》 、《谷梁传》 、 《论语》 、 《尔雅》 、 《孝经》 、 《孟子》 十三经碑刻3是历史儒家经典刻碑中最完整的一部,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一部书6 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比欧洲类似的桥早七百多年.第 7 课P33赵州桥又称安济桥,横跨在 37 米多宽的河面上于隋朝年间公元 595 年——605 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约 1397 年(也有些资料为大约 700 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石拱桥7 长安唐都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第 7 课P34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8 印刷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第 7 课P34印刷术源自道家的雕版印刷,它活跃于唐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代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昇为印刷术的始祖9印制本《金刚经》唐朝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第 7 课P344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10 敦煌莫高窟隋唐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第 8 课P40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 735 个,壁画 4.5 万平方米、泥质彩塑 2415 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1 宋朝造船业宋朝居当时世界首位第 10课 P57宋朝已能生产多种类型的船只,以适应不同水域和发挥不同用途在各类船只之中,最能反映宋朝卓越的造船技术的当属远洋海船,宋朝海船无论在设计上和技术上,都有很大的改进,并以庞大、坚固文明于世。
此外,宋朝海船率先应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是中国的航海技术,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12 宋朝海外贸 宋 成为当时世 第 105易 朝 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课 P5813 交子北宋前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第 10课 P5814 充气球中国唐代比.英国的充气球(足球)早三四百年.第 11课 P6515 大都 元 是闻名世界 第 126的商业大都市.课 P6816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我国比欧洲早了约四百年(欧洲十五世纪才出现活字印刷)第 13课 P7217 指南针战国.战国时期制成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第 13课 P737于航海事业.18 火药古代炼丹家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宋元时期,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第 13课 P7419 十二气历北宋沈括当时先进的历法, 八百多年后英国才有类似的历法第 13课 P74实行阳历,不用闰月;不以月亮的朔望定月,而参照节气定月把一年分为 12 个月,一年的第一天为立春十二气历的原理和现今和阳历是一样的十二气历既可以和天文实际较好地吻合,又便利了农时的掌握和安排,因此是一种很有科学价值和实用意义的历法。
20 《授时历》 元 郭守敬测定一年为365.2425 天,与现在通行第 13课 P74公元 1281 年(元至元十八年)实施的历法名,因元世祖忽必烈封赐而得名,原著及史书均称其为《授时历经》 其法以 365.2425 日为一岁,距近代观测值 365.2422 仅差 25.92 秒,8的公历基本相同, 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精度与公历(指 1582 年《格里高利历》 )相当,但比西方早采用了 300 多年21郑和七下西洋明1405-1433 年郑和的远航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第 16课 P95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 多艘) 、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 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22 北京紫禁城 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第 21课 P121今天的北京故宫,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 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 年)建成,占地9林的瑰宝 面积约为 72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 15 万平方米,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东西宽七百五十三米,南北长九百六十一米周围筑有十米多高的城墙,并有一条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了“城中之城” 。
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23 明长城世界上的一个奇迹第 21课 P122明长城的修建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