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比的意义设计及反思.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7833071
  • 上传时间:2022-05-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和体会比的价值是 教材内容的核心教材设计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通 过“神舟”五号这一现实素材为载体,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能比较自 然地引出比的两种情形在这样的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这样处理 更能让学生体验比的意义、价值和引入比的必要性,为今后学习比的 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学生分析】本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 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比,但对 比的理解仅仅停留于形式上因此,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 和需要,借助系列情境,设计一些生活中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中逐步体会比的意 义和价值教学目标】1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2•能止确读写,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觉比在生活中的 应用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比”(一)出示幻灯片:2003年10月15 H,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 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杨利伟展示的 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lOcmo1. W:根据国旗长和宽的关系,你可以提什么问题?生1:长比宽多几厘米? 15-10生2:长是宽的儿倍15一 10生3: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H-152•导入新知,揭示课题师:长和宽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指着板书算式),还有一种表示方法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方法板书:比3•探究新知,认识“比”师:刚才我们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几倍,我们又可以把它们 的关系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同学们想一想,宽和长的关系我 们可以怎样说?生:宽和长的比是10比1师:15比10和10比15 —样吗?能随便调换两个数字的位置吗?生讨论回答小结:(1)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吋,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 谁在后,不能交换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2)不论 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 同类的量二) 出示信息:“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 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o1•师: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依据是什么?板书:42252一90;依据:路程一时间=速度2•师: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飞船所行路程 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o板书:422524-90; 42252 比 90 (速度)(三) 引导归纳比的意义1•师:比较上面两个例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除法,都能说成几比几。

      不同点:第一个比是同类量的比,第二个比是不同类量的比,能 得到一种新的量2•归纳比的意义:谁能归纳一下,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意思?(学生试说,教师总结: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二、深入探究,提升认识(一)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的意义,下面我们要进一步 认识比在接下來的学习中,请你们通过自学课本弄清以下问题:1•几比几有几种不同的写法?2. 比的各部分名称?3•怎样求比值?比值可以怎样表示?(二) 口学、汇报环节1 •学生自学课本,小组讨论概括知识点2•小组汇报:(1)几比几有两种写法;15比10记作15: 10还 可以是15/10o (2)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在15:10中,15是比的前项,“:”是比号,读作“比”,10是比的后项3)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 值它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来表示:15:10=154-10=1. 5o(三) 沟通I口知,探讨比1 •说说比、除法、分数间的联系(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师生总结:虽然比和除法、分数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但他们之 间还是有区别的:比是一种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质疑:比的后项能为0吗?为什么?2.出示大屏幕足球比赛中的情境。

      2:0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比” 一样吗?三、尝试练习,拓展提咼1. 54-9= ():(); a4-b=():()2•讨论:小亮的身高是155cm,表妹的身高是lm表妹说她和表 哥的身高的比是1:155,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认为是多少呢?3•你能说一个用“3:4”表示的情境吗?4•量一量,找出你身体上的“比”教学反思本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 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比,但 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于形式上因此,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 特点和需要,借助系列情境,设计一些生活中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 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中逐步体会比 的意义和价值由于比与除法有着天然的联系,这部分内容过去一直编排在分数 除法单元内,此次修订,把这部分内容分拆出来另成单元,主要是为 了突出“比和比例”的独立性、重要性比不仅与分数除法有联系, 还与分数、除法等知识有更重要的联系比的知识是学习比例相关知 识的必要基础,把比单独设单元,有利于学生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 一角度去认识比,而不仅仅从运算的角度去理解比,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代数思想。

      为了较好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能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愉快和谐 的氛围中学习新知、培养能力教学中我想着力突现以下三点:1•数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数学问题是來源于生活,而乂应用于生活中的新的《数学课程 标准》明确耍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 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教材首先呈现了杨利伟在 飞船里向人们展示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画面,提出“怎 样用算式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倍数关系”的问题,通过学生交流的方式 给出了两种列式方法:154-10和10*15,在此基础上给出“有时我 们也把这两个数量之间的相除关系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宽 和长的比是10比15使学生初步了解同类量比的含义接着,教 材给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做圆周 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提出“怎样 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的问题,学生 根据数量关系:路程一时间二速度,得出“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 程与时间的关系”,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使学生进一步 理解不同类量比的含义通过“神舟”五号这一现实素材为载体,既 富有教育意义,又能比较自然地引出比的两种情形。

      在这样的基础上 抽象出比的概念,这样处理更能让学牛体验比的意义、价值和引入比 的必要性,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2•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新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如何 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 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 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第 一个情境,人教版课本上是这样出示的:怎样用算式表示长和宽的倍 数关系?根据课前调查我将问题改成“根据长和宽的关系,你会提出 怎样的问题?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回答和我当时备课的预设基 本一致对于两个同类量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有大小比较关系、 相差关系、相乘关系和相除关系我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 经验,从学*的实际出发从这些关系中,选择我们今天重点的研究: 长和宽相除的倍数关系这样的提问更能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 问题,从多个方面分析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从课堂的生成来看,这样 的设计更好地沟通了学生的前认知,从学生的基础岀发将新知纳入原 有的认知体系在教学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比同分数与除法的区别时,安排学生自 学知识,让学生自学其内容,掌握知识,并通过交流、理解汇报各人 的收获,之后谈论:“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和“足球比赛中的2:0 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比一样吗”两个问题。

      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求知欲由 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整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 使学生的思维实现两个飞跃:一次是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一次是从 理性到实践的飞跃3. 设计开放性练习,拓展学生思维课堂因为开放,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促使学习资源的生成, 才会有学生创造的欲望与创造成果的展示课后练习中我也注重抓住 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进行引导,加深他们对于彼此之间关系的理解 比如课后练习中我岀示:你能说一个用“3:4”表示的情境吗?这个 问题既与课前调查相呼应,又能在学习完“比”之后,学生对于比的 意义在生活实际中广泛运用,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此环节 中,学生的生成超出了我的预设,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从同类量 和不同类量的比两个方面来理解比的意义,说得非常到位说明他们 在面对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深入思考问题,分 析和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下提升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精彩的生成还没有结束,在解决上一个问题之后,我又出示 “小明家有6只母鸡,小丽家有8只母鸡小明家和小丽家母鸡数量 的比是3:4,你同意吗? ”面对新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新 的挑战,慢慢将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之中。

      此环节更是让我惊讶 不已没成想学生的回答这样精彩面对争议没有随从,而是清晰地、 大方地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而我没有直接 揭开谜底,留下一个疑团吸引他们继续学习好的课堂是一个师生共 同思考的课堂,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能够和自己的学生一同思考在 这样的过程中很大地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 为继续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做了铺垫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很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为了 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我设计的家庭作业是: 量一量,找出你身体上的“比”我也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来设计这样生活中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让孩子喜 欢上数学,觉得数学好玩利用开放题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 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地选择合 适信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