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高中政治组高二年级集体备课记录.docx
14页第一次集体备课时间: 2014 年 9 月 9 日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一、传达市教研会议精神:对新老师的要求;工作作风的转变, 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东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政治教师的特别要求;二、教学研讨活动:1. 本周教学安排: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2. 重难点分析:哲学的产生;哲学的含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 的关系3. 突破方法: 以形象的事例来说明哲学的产生; 以有神论和无神论为例分析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以进化论与马哲学的关系来分析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第二次集体备课记录一、时间: 2014 年 12 月 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发言人: 主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教学研讨活动1. 本周教学安排: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2. 重难点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 基本形态;3. 突破方法: 用结构图来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用课文中的古人的观点逐一进行分析点评,来分析唯物与唯心的基本形态第三次集体备课记录一、时间: 2014 年 12 月 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发言人: 主题:哲学史上的变革二、教学研讨活动1. 本周教学安排: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升华2. 重难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3. 突破方法: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 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 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近代西方社会进步的影响第四次集体备课记录---一、时间: 2014 年 12 月 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发言人: 主题:物质 运动 规律二、教学研讨活动1. 本周教学安排: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2. 重难点分析: 1、物质观(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理解)( 2)世界的物质性特别是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识记) 2、运动观( 1)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识记)(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理解) 3、规律观( 1)规律的含义及其普遍性与客观性(理解)( 2)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理解)( 3)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即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运用)3. 突破方法: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例如,有神论与无神论的争辩,尊重规律或违背规律的事例,从中得出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结论 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探讨客观世界, 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 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讨论: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为题包括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 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关系一、时间:2014主持人: 发言人: 二、教学研讨活动第五次集体备课记录年 12 月 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主题:意识的本质和作用1. 本周教学安排: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2. 重难点分析:( 1)意识的本质及特点(理解)( 2)意识的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理解)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及意识反作用原理(简单应用)(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综合应用)3. 突破方法: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例如,有神论与无神论的争辩,尊重规律或违背规律的事例,从中得出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结论 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探讨客观世界, 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 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讨论: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为题包括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 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关系第六次集体备课记录一、时间: 2014 年 12 月 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发言人: 主题:实践 认识 真理二、教学研讨活动1. 本周教学安排: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2. 重难点分析:1、实践观( 1)实践的基本含义及其特点(理解)(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综合应用) 2、真理观( 1)真理的含义及特点: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及真理与谬误(理解并运用)( 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及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运用)3. 突破方法: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 现真理、检验真理、 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例如, 过去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历程,当前尚未破解的自然之谜和新出现的社会问题。
讨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追求真理的信念与坚持实践标准相统一, 就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 于创造性,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撰文:《实践论》读后感第七次集体备课记录一、时间: 2014 年 12 月 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发言人: 主题:期中考试复习二、教学研讨活动1. 本周教学安排:期中考试复习范围第一二单元2.重难点分析: 重点复习第二单元唯物论和认识论3.突破方法:第一二单元训练及讲评一、时间:2014主持人: 发言人: 二、教学研讨活动第八次集体备课记录年 12 月 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主题:联系1. 本周教学安排: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 重难点分析: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3. 突破方法: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 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演示: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 如生物链的存在, 病毒的出现与人口密度、 生活习惯、 环境之间的关系。
策划一个项目: 如学习生活中的课程组合、 经济生活中的资源配置, 用系统优化的观点和方法制定实施方案,并说明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道理第九次集体备课记录一、时间: 2014 年 12 月 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发言人: 主题:发展二、教学研讨活动1. 本周教学安排: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之世界是永恒发展的2. 重难点分析: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3. 突破方法: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例如,生产工具的演变,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发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针对人口、资源、环境撰文:用哲学观点, 阐述全面、第十次集体备课记录一、时间: 2014 年 12 月 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发言人: 主题:发展 矛盾二、教学研讨活动1. 本周教学安排: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之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 重难点分析: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3. 突破方法: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 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祸福相倚” 与“得失转化”的有关事例,揭示了对立统一关系 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讨论生活中的实例,并说明其普遍意义 “牵牛要牵牛鼻子”蕴涵着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对症下药” “因地制宜”等蕴涵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撰文: 《矛盾论》读后感第十一次集体备课记录一、时间:2014年 12 月 15(星期一)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发言人: 主题:矛盾二、教学研讨活动1. 本周教学安排: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 重难点分析: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意义3. 突破方法: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祸福相倚”与“得失转化”的有关事例,揭示了对立统一关系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讨论生活中的实例,并说明其普遍意义。
“牵牛要牵牛鼻子”蕴涵着抓主要矛盾 “的观点 对症下药” “因地制宜”等蕴涵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撰文:《矛盾论》读后感第十二次集体备课记录一、时间: 2014 年 12 月 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发言人: 主题: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二、教学研讨活动1. 本周教学安排: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 重难点分析: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3. 突破方法:列举多方面的创新表现和成果,辩证地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 程中的作用,阐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生活中有许多实例表明迷信权威的危害和独立思考的价值收集以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的事例 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开拓创新的意义第十三次集体备课记录一、时间: 2014 年 12 月 15(星期一) 地点:高三文综办公室主持人: 参会:高中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发言人: 主题:第三单元复习二、教学研讨活动1. 本周教学安排:第三单元复习及测评2. 重难点分析:联系 发展 矛盾 创新 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3. 突破方法:第三单元训练测试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