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莆田市东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效益分析.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7092318
  • 上传时间:2022-05-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莆田市东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效益分析莆田市东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效益分析摘要:到目前为止东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已近尾声, 已改造和新建的工程已经发挥效益,并且以工程建设为契机,也促进 灌区管理机构的改革,使东圳灌区的由内而外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工程效益显著关键词: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必耍性效益分析一、 东圳灌区以及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概况东圳灌区位于莆田市的东南部,灌溉用水的水源来自东圳水库 东圳水库位于木兰溪的支流延寿溪之上,于1958年6月动工兴建, 1960年4月建成蓄水,水库总库容为4. 35亿m3,兴利库容为2. 787 亿m3,是一座集农业灌溉、城镇供水、防洪、库面养殖为一体的多 功能综合利用水库东圳灌区渠系工程于1959年开工建设,1960年 完成并部分投入使用,1979年进行改造扩建灌区渠系市1条89km 的干渠,24条总长为242km的支渠和1461条分、毛、斗渠组成,灌 区灌溉面积32万亩东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主要是对灌区的89km干渠和 万亩以上和其他重要支渠进行防渗、建筑物改造和配套、信息化建设 以及灌区管理房建设,工程静态投资10693万元。

      工程于2007年底 开始建设,预计到2015年全部完工工程完工后将对东圳灌区内的 工农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二、 灌区内经济情况东圳灌区的渠系犹如网络一样地覆盖了莆田市的城厢区、秀屿区、 荔城区管辖范围内的5个城区办事处和17个乡镇,总面积为47. 5万 亩的耕地面积,灌区涉及的人口 153.7万人,市于东圳灌区具有的灌 溉和城镇供水功能,与莆田市工农业发展关系密切灌区内经济发展 情况良好,工业以轻工业为主,主要有鞋革、机械、化工、轮胎、电 子、食品加工等产业;农业主要是种植业,种植的作物主耍有花生、 水果、蔬菜、水稻、豆类、廿薯等,2006年的工业总产值为251.9 亿元,工业增加值为88. 8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为53. 1亿元三、改造的必要性改造前的东圳灌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制约这灌区工程效益的发 挥一) 灌区工程运行多年,老化严重,灌溉面积萎缩东圳灌区运行50多年以來,工程老化,杂草丛生,淤积严重, 建筑物破损,渗漏较为严重,根据渠首的城郊渠道所管辖的头23km 渠道1991年统计的集中漏水点有146处,漏水量达222L/S, 1993年 4月对46km干渠进行封闭式分段测损,渠道水的渗漏率高达26. 8%, 由于渗漏导致灌区渠系灌溉利用系数和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达不到 规范要求。

      由于干渠和部分万亩以上支渠渠尾堵塞和部分万亩以下支 渠由所属乡镇管辖,管护不到位,使得灌溉面积萎缩,灌区现状总耕 地面积47.5万亩,实际只灌溉22. 4万亩,农业灌溉效益得不到充分 的发挥二) 管理模式老旧,管理成本较高,效率低下改造前的东圳灌区管理模式比较原始,以纯人工管理为主,比如 较多的水闸还是手工操作;信息化程度较低,水雨情等信息没有实现 远程控制自动传输,数据基木上都是人工监测和采集由于渠系老化, 为了保证工程正常运行,每年用于工程维护的投入较大,管理成本较 高,且成效不明显,只是维持现状,没有突破三) 管理人员较多,人浮于事,管理水平不高东圳灌区的管理人员较多,人员组成为退伍军人、上个世纪七八 十年代的顶替人员等构成,技术人员较少,技术水平不高,知识结构 陈【口,人浮于事的状况长期存在由于老一辈技术人员的逐渐退休, 管理人员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因为人才的缺乏,使得灌区管理水平 较难提升管理出效益,由于管理水平不高,制约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四) 灌区内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对灌区进行全面配套改造的必 要性凸显东圳灌区范围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需水量大,但是属于水资 源缺乏的区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1000m3o灌区所覆盖的东南 部沿海属于山海的交界地带,地势平坦,区域内除了木兰溪流域面积 稍大以外,其余皆为小溪小河,集雨面积小、汇流时间短,来水量集 中在汛期的雨天,开发利用难度大。

      东南部部分乡镇为缺水区,湄洲 湾沿岸滨海地区为严重缺水区还有占全市总面积约20%的地区,降 雨形成的径流直接以坡地或坡面漫流的方式直接入海,无法利用故 对东圳灌区进行配套和节水改造,可以缓解区域内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四、效益分析到目前为止东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已近尾声,已改造 和新建的工程已经发挥效益,并且以工程建设为契机,也促进灌区管 理机构的改革,使东圳灌区的由内而外均发牛了深刻的变化,工程效 益显著但是东圳灌区工程作为公益性的水利工程其效益具有以下特 点:项目产出具有非私有品性、具有较大的外部性;非价格性;目标 多重性;利益的不可计算性,所以要对水利工程的效益进行很精确的 分析是很难的,所以下面就从灌区改造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 益入手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如下一) 人员整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东圳灌区的大部分管理房均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基本以石 头房、土墙夯实房、砖瓦房等为主,而且大多远离集镇,条件简陋, 生活艰苦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也把管 理房的重建列入其中,到目前为止基木建设到位与此同吋为了配合 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的建设,东圳水库管理局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 如男职工55岁,女职工45岁提前内退,对灌区的站所进行撤并,由 原来的8所38站,变成了现在的8所19站,同时,通过人才市场公 开招聘,引进了…批懂技术、文化程度较高的大中专毕业生,吸收新 鲜血液,改变人才缺乏,青黄不接的局面。

      对灌区工程进行承包责任 制管理,把责任包干到人,并且与经济效益挂钩,增强了灌区广大干 部职工管理工程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效率,大大地改变了东圳灌区 的面貌,管理效益明显二)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管理的层次东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共在灌区设置了 15个流量监 测点、8个雨情监测点和9个关键地段或险工隐患渠段的视屏监测点,对灌区沿线的水闸进行手动改电动的改造水雨情实现远程传输,险 工隐患的运行情况也处在时时的监控之中,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也 提高了灌区工程的安全系数,一旦险工险段出问题,可以在笫一吋间 发现并尽快处理,部分原來由人工完成的工作现在由机械代替,降低 了管理成木 (三)经过改造后的东圳灌区,环境效益明显经过改造后的东圳灌区,干支渠过水断面完整,光亮如新,并且 经过了近儿年的加强管理,垃圾乱扔的情况大大改观,杂草丛生,淤 积成堆阻水的状况基本遏制临近城区的渠顶道路已经硬化并铺上地 板砖,是人们饭后散步的好去处,一派人水和谐的景象渠道之水清 澈见底,水质得到较大改善,偶有游鱼相戏其间,清清渠水过村越镇, 美化了周边村庄的环境,环境效益明显。

      四) 通过改造,东圳灌区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东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工以后,渠道的渗漏问题将 得到根本的解决,渠水的利用率提高衡量渠水利用效益的指标有渠 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所谓渠系水利用系数就是整个渠道 系统中各条末级I古I定渠道放出的净水量与从渠首引进的毛流量的比 值;灌溉水利用系数就是田间利用水量与水库渠首供水量Z比改造 后,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 55提高到0.65,灌溉水利用系数将由 0. 42提高到0. 50上下,灌溉用水量将从改造前1231m3/亩降到 10001m3/亩,按有效灌溉面积32万亩计算,年可节约水量7390万 m3o随着城乡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将不断增长,节约出來的水量可 用于城镇生活供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用水,经过测算每年可增加 用水量4199万m3,水的影子价格取0.4元/n)3,可增加年供水效益 1680万元五) 工程完工后,东圳灌区的灌溉面积得到恢复和增加工程实施以后,东圳灌区将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5. 4万亩,新增 灌溉面积4. 2万亩如果新增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按157kg/亩计 算,恢复和改善的灌溉面积增产粮食按50157kg/亩算的话,可增加 粮食生产能力929. 4万血。

      粮食影子价格按2. 5元/kg,其中成本约 1.5元/kg,每年新增效益为929. 4万元六)工程投入使用以后将为灌区采用新型灌溉模式打下良好基 础,为农村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可靠保障工程投入使用以后,将较大改善灌区内灌溉用水的条件,例如笏 石、北高、东峽等镇,有的渠道可以直接通到FH间地头经过全面改 造后,灌区渠系水量更为充沛,水质得到较大的改善,为在灌区内的 乡村推行管灌、喷灌、滴灌、渗灌等新型的灌溉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更好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作物的品种,使农产品更加多 样化,切实促进农村增产,农民增收,为农业的发展服务五、结束语总之,莆田市东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涉及面广,建设 期较长,旨在对已经运行多年的灌区渠系进行全面彻底的配套改造, 以改变灌区工程老化,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的状况通过这么多年 的建设,灌区的面貌焕然一新,灌区渠系的城镇供水和农业灌溉的功 能止在恢复和扩张,如上分析,工程效益显著,将为莆田市经济和社 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 逢焕成•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土 壤与肥料,ISSN: 1673-6257, CN: 11-5498/S2006 年第五期[2] 朱伯俊•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M].水利水电规划,中国水利 水电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的[3] 严玲,尹贻林•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案的述评[J]・ 水利水电技术,国内统一刊号:11-1757/TV国际标准刊号:1000-0860 2003年第5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