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形势下我国能源安全的现状及未来战略调整_李雪慧范文.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1824****985
  • 文档编号:279003756
  • 上传时间:2022-04-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88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形势下我国能源安全的现状及未来战略调整_李雪慧 (1) 收稿日期:2022-07-11 作者简介:李雪慧,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经济 富,水资源居世界首位虽然我国能源资源储量总量丰富,但能源储采比却相对较低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煤炭的储采比仅为3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0、印度的94、美国的265和俄罗斯的441;石油储采比也仅为11.9,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2.5;天然气储采比约为25.7,虽然高于美国,但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能源资源储量有限,成为影响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的一个主要因素 (2)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拉大,但自给率水平仍相对较高,油气对外依存度快速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首次超过能源生产量发生在1992年,当年能源供需缺口仅为1914万tce,约占能源消费量的1.8%但到2022年,我国的能源供需缺口已经增加至6.8亿tce,占当年能源消费量的15.8%虽然我国能源自给率逐年下降,但与欧美国家相比,自给率仍处于较高的水平2022年,我国一次能源自给率为89%,低于巴西的92%,但高于美国的85%、印度的72%、英国的61%[12]。

      我国石油供需缺口始于1993年,当时石油对外依存度仅为1.6%,到1996年迅速扩大到11.1%,到2022年增至32.9%,2022年达51.2%,2022年超过60%,达到60.6%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汽车的普及,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仍将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的供需缺口是近几年出现并迅速凸显的一个问题在2022年之前,我国的天然气供需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即便某些年份出现缺口,其占消费量的比例也在5%以下;2022年我国的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约为11.3%,2022年进一步增加到21.7%,到2022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38% (3)能源消费仍然以煤炭为主,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主要依赖煤炭等化石燃料的国家2022年底,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仍然占到64%,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9.2%、美国的17.4%、日本的26.6%[11] 我国能源依赖化石燃料的结构为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022年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较1991年增加了75%;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5.2亿t2022年,74个新标准监测实施第一阶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仅为4.1%,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0.6%。

      (4)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弃风弃光现象加剧,消纳问题有待解决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2022—2022年,水电装机容量增长了38.9%,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了34.3倍,风电装机容量增长了1.6倍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快速增加,但弃风弃光现象却在不断加剧据能源局统计数据,2022年上半年,全国平均弃风率为15.2%,其中吉林弃风率43%,为弃风率最高的地区,蒙西弃风率20%、甘肃31%、新疆28.8%;全国平均弃光率接近10%,其中,甘肃省弃光电量11.4亿kWh,弃光率28%;新疆弃光电量5.41亿kWh,弃光率19% (5)能源效率快速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1980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量为3.98 tce/万元(2000年不变价格),到2022年下降到1.49tce/万元,2022年,GDP能耗进一步下降至1.15tce/万元,较2022年下降了22.8%与发达国家相比,2022年,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0.287toe/千美元(2022年价格),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7倍、英国的4.5倍、德国的3.5倍、日本的2.9倍、美国的2.2倍。

      (6)能源进口多样化趋势明显,但进口来源地的政治外交风险较高 随着我国能源贸易的不断扩大,能源进口多样化趋势也较为明显,能源进口多样化指数高于美国、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能源进口多样化指数虽然高于其他国家,但能源进口来源国风险较高,尤其是石油,对中东地区的依赖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2022—2022年,我国自中东地区进口原油的比例由47.2%上升至52.1%,而从非洲进口原油的比例则由29.6%下降至22.1%,从亚太地区进口比例也由8.2%下降至1.9%美洲地区主要是以南美地区为主,随着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推进,我国从南美地区进口石油量逐年增加,从美洲地区进口的比例也由3.1%上升至10.8% (7)能源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能源“走出去”仍面临多种风险 从2022年起,我国基于“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大力鼓励中国企业“走 出去”其中,兼并与收购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主要形式,对能源等采矿业的FDI流量规模最大,增速也最快2022年,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仅为13.8亿美元,而到2022年底,采矿业FDI流量达到248.1亿美元,占总流量的23%。

      从对外投资并购情况来看,2022年对外并购行业构成中,采矿业(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涉及的交易金额达到342.3亿美元,金额占比达到了64.7%,并购数量达到43起 尽管我国海外业务发展愈加迅速,然而由于国际经验不足、前期工作准备失误、所在地政治局势不稳定等原因,主要能源企业在与海外公司的竞争中也以大笔资金的代价买下了不少教训 (8)能源进口通道布局逐渐形成,但通道风险依然存在 我国从海外进口石油大部分是通过油轮从海上运输的,管道、铁路和公路运输量均较少;天然气通过管道运输和海运进口截止到目前,我国油气进口4大运输通道布局成型,分别是东部海上运输通道、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亚油气管道和西南中缅油气管道其中,海运具有运量大、运费低和相对便利的优势,但我国目前尚不具有对油轮和运输航线的控制权,进口原油海运总量的90%都是由国外油轮船队所承担的主要的运输通道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水域之一,多种因素造成了所谓的“马六甲困局”一旦运输航线出现严重的恐怖活动,将无法保证及时、充分地把进口石油运到国内管道运输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但需要应对气候条件和途经国家的政治风险。

      东北的管道沿线自然环境恶劣,要经受极端寒冷天气、沼泽、原始森林、永冻土地带和地质断裂带等考验;西北通道是由相邻的中亚地区进口油气,中亚周边是几大文明的交汇处,国家之间存在分歧,俄罗斯、欧盟、美国、中国等等力量也在此交错,政治力量的变化容易引起能源供应方面的不稳定;中缅通道主要需要防范政治风险,以及美国在“再平衡”战略下围绕该地区进行的博弈 (9)能源储备体系不健全 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起源于1973年,以保障原油的不断供给为目的,同时具有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功能国际能源署(IEA)要求其成员国石油储备至少要达到90天的进口量目前,IEA 成员国石油储备量都已超过90天,2022年之后,各国的石油储备量进一步增加,英国、韩国石油储备量超过200天,日本、美国超过150天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起步晚、规模小、发展相对缓慢从2022年开始,我国开始计划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基地,规划用15年时间分3期完成油库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截至目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量与商业储备量约合35天,仍远低于国际标准另外,我国能源储备还存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储备基地布局和储备方式不尽合理,储备资金来源和结构单一等问题。

      2?未来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国内外能源供需格局的改变,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的背景下,未来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主要有利因素和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五大有利因素 (1)全球能源格局变动总体上有利于我国获取国际能源资源 油气供应多中心化的趋势使得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以欧佩克和俄罗斯为主导的油气出口格局受到挑战,争夺供应控制权的竞争正悄然转变成为争夺客户的竞争美国页岩气革命引发的非常规能源开发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俄罗斯对国际天然气市场的控制力,迫使其更加关注亚太市场,这种变化为推动中俄能源合作带来了新契机北美能源独立还使得中东海湾、中亚乃至拉美能源资源国对深化与我国油气合作的需求增大,从而促使这些国家能源开发与贸易方面更加积极地展开对话合作 (2)能源需求增速放缓,短期内能源供给的风险相对较小 经济发展方式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依靠要素投入驱动赶超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带动;需求结构上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要素投入上则以物质要素投入为主。

      在这种发展模式下,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能源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能源短缺是能源安全最突出的问题然而,随着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换挡,结构从 2.2?五大风险 (1)长期来看,能源供需缺口仍将不断拉大,油气对外依存度过高 长期来看,我国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能源供给缺口仍将不断拉大,到2030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将达到56亿~60亿tce ,一次能源自给率将有可能下降至71.6%~75.5%,石油需求将会增加至7.5亿~8.1亿t ,对外依存度将会上升至79%~80%,天然气需求将会增加至6730亿~6979亿m 3,对外依存度将达到48%~51%2)能源行业产能过剩日益凸显,煤炭行业出现长期性产能过剩 根据预测,到2022年,我国煤炭需求约为37.9亿~39.2亿t ,石油需求量为6.0亿~6.2亿t 但从目前我国煤炭、炼油产能来看,截至2022年,我国煤炭产能已经达到57亿t ,炼油产能为7.4亿t ,即便2022—2022年煤炭、石油产能不增加,煤炭过剩产能也将达到20亿t 以上,炼油过剩产能也将达到1.4亿t 左右加之,受能源结构优化的影响,未来我国煤炭需求将会逐渐减少,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将是长期性的。

      3)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瓶颈制约 由于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逆分布,近年来,我国弃风弃光现象不断加剧,可再生能源要实现大规模发展,首先必须解决好其消纳和并网问题由于可再生能源多位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其本身的火电就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更不要说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要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的并网,关键是解决好储能问题但目前来看,储能技术何时会有较大的突破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储能实现投资收益也还需要一段时间4)中东地区地缘政治事件高发增加了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的风险 美国退出中东,打破了中东地区原有的政治格局,为了寻找新的平衡,中东地区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一方面会影响全球能源供应,另一方面也会加大我国进口石油中断的风险而且,美国的能源独立使得其更有条件放手在世界油气主产地制造混乱局面5)能源企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我国石油企业在上游业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油气储量和原油产量已经与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 3个超大型国际石油公司基本 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存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国内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改变,能源需求进入低速发展期。

      2022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增速仅为0.9%,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的平均增速在1.5%~3%之间,一次能源自给率将保持在82%~84%之间 (3)国际油价低位运行为我国增加石油储备、推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2022年至今,国际能源价格一路下探,除投资因素外,供过于求也是一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