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cma p1 公式.pdf

12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94005338
  • 上传时间:2019-07-3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26.87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第一章规划、预算编制与预测第一章规划、预算编制与预测 1.生产类型企业的成本流 期初存货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存货余额 (1)原材料流 期初原材料存货余额+(本期购入原材料-退回与折扣)—生产耗用原材料=期末原材料余额 (2)在产品流 期初在产品存货余额+本期生产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余额 本期生产成本=生产耗用原材料+直接人工成本+间接费用 (3)产成品流 期初产成品余额+本期完工产品成本—销售成本=期末产成品余额 2. 生产类型企业的成本预算 销售成本预算 销售成本预算=销售量*预算单位生产成本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预算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预算=期末在产品存货预算+本期生产成本预算—期初在产品存货余额 3. 总预算 (1)销售预算:提供了预算期的销售量以及销售额 (2)生产预算 完工产品预算=销售量预算+期末预算产成品存货-期初产成品存货 (3)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间接费用预算 原材料采购预算=期末原材料存货预算+本期生产所需原材料-期初原材料存货 (4)生产成本预算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2 本期生产成本=本期生产预算耗用原材料成本+本期预算耗用人工成本+本期分配的间接费用 (5)现金预算 ①直接法 期初现金余额 加:现金收入 =可使用现金 减:现金支出 =现金溢余或短缺 加:贷款取得现金 减:偿还贷款 =期末现金余额 注意:最低现金余额要求以及贷款取整的要求 ②间接法 预算息税前利润 加:当期折旧 营运资本的变动 存货(增加=减; 减少=加) 应收账款 (增加=减; 减少=加) 应付账款 (减少=减; 增加=加) 减:已付利息 减:已付税费 营运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3 (5)编制预算利润表和预算资产负债表 4. 期望值 期望值 = ∑各种可能的结果 * 各种结果的概率 完全信息的价值= 有完全信息的期望值- 无完全信息的期望值 5. 回归分析 (1)简单回归分析: y = a + bx y = 因变量 a =截距(固定成本) b = 斜率(自变量的系数) x = 自变量 注意:回归分析并不能解释因果关系。

      (2)多元回归分析 TC = b0 + ( b1X1) + (b2X2) + . . . 6. 指数平滑法 Ft= (α) Xt-1+(1- α) Ft-1 Xt-1:本期实际结果 Ft-1:本期预测结果 平滑指数 0«α«1 通常会给近期数据较高的权重 当变化平稳时采用指数平滑法比较适宜 第二章第二章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4 1. 成本差异分析 (1)成本差异包括:支出差异、效率差异以及产出差异 支出差异/价格差异/工资率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耗用量 效率差异/量差=(实际耗用量-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 产出差异=固定间接费用预算值-固定间接费用分配值 其中:标准耗用量是指实际产量所需要的标准活动量,这是在计算效率差异或量差时一定要注意的, 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固定间接费用分配值=固定间接费用分配率*单位标准活动量*实际产量 (标准成本系统下的固定间接 费用分配值) (2)销售差异包括:销售价格差异、销售量差异 销售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销售量 销售量差异=(实际销售量-预算销售量)*标准单位边际贡献 (3)利润差异=实际利润-弹性利润 (4)总预算差异指的是单一销售水平下的利润预算,也称为静态预算差异。

      静态预算利润差异/总预算利润差异=实际利润-静态预算利润=(实际利润-弹性预算利润)+(弹性 预算利润-静态预算利润) 其中:利润差异即就是弹性预算利润差异=实际利润-弹性利润 销量差异=弹性预算利润-静态预算利润 因此:利润差异即就是弹性预算利润差异= 总预算利润差异-销售量差异 (4)原材料、人工以及变动制造费用销量或用量差异可分为混合差异和用量差异 混合差异= (A%-S%)*AQ*SP 用量差异=(AQ-SQ)*S%*SP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5 (5)当企业市场销售多种产品时,销量差异包括销售混合差异和总销量差异 销售混合差异=(A%-S%)*AS*SCM 总销量差异=(AS-SS)*S%*SCM 在计算混合差异和用量差异时,不要盲目求比重,将上述公式列出之后,展开公式,再在题目已知 信息中寻找这些量,实在找不到了,再求比重一般题目信息比较充分,因此求比重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说明一点,是不是求比重不对呢?不是的,求比重是正确可行的方法,只是计算量比较大,而 且可能会遇到除不尽的情况,相对于CMA对于每道题目的要求而言时间上是不够的,因此我们一般 不主张求比重。

      2. 责任中心报告 生产边际贡献=净收入-变动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生产边际贡献-变动非生产成本(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 可控贡献或短期部门经理绩效=边际贡献-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贡献=可控贡献-不可控但可追踪的固定成本 营运利润= 部门贡献-不可追踪/共同成本 3. 投资回报率 ROI,剩余所得 RI (1)投资回报率=投资报酬/投资额 (2)提高投资回报率的途径: − 增加销售 − 减少支出 − 减少营运资产 (3)投资的定义 − 总资产;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6 − 总投资减流动负债:有些公司的流动负债是由总公司集中管理的,因此部门经理对流动负债的 偿还并无控制能力; − 净营运资产加固定资产; − 权益; − 部门拥有的资产但不包括无需花费筹资费用的流动资产 (4)投资回报率优点 − 强调销售、成本与投资之间的关系; − 激励管理者关注成本效率; − 激励管理者关注营运资产效率 (5)投资回报率缺点 − 过于关注部门盈利性而以整体公司利益为代价; − 关注短期利益而以长期利益为代价; − 与资本投资的现金流模式不一致; − 包含部门经理不能控制的一些因素。

      (6)剩余所得=利润-(投资要求报酬率*投资额) (7)投资回报率与剩余所得的比较 ROI 综合反映投资中心综合盈利能力,是相对指标,它使各投资中心具有横向可比性用其作为考 核指标时应注意低回报率排斥行为 RI 是绝对指标,它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有效规避了 ROI 的缺点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7 第三章第三章 成本管理成本管理 1. 间接费用分配 (1)预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适时生产 (JIT) 目标 财务融资 更少的闲置资金投入闲置资产 运营 较短的生产周期(cycle time) 较能满足客户多样化要求 仓储 较小的仓储面积需求 较低的库存相关税 较低的库存偷盗行为 较低的库存过期报废风险 特征 质量控制 专注于质量控制 零设备停产率,零报废,返工率 生产率 较短的生产周期(cycle time) 更高的生产率 库存水平 库存最低化 库存相关行为被视为非增值行为 持有库存被认为是弥补错误的一种手段 推动系统 生产由当前需求推动 内控 减少库存相关内控 更多的收获次数,减少的单位收获数量 不再需要库存相关控制系统 对仓储面积和人员要求减少 中央仓库不再为必须,材料直接被送去车间 供应商 较少的精挑细选的供应商 供应商更多的介入客户的库存系统 长期的供应商合作协议 EDI 更多的被使用以帮助供应商介入客户的库存系统 紧密生产 工厂布局被划分为工作单元 中央支持系统不再需要,员工需要更多的独立操作 生产周期缩短,设备安装调试时间缩短 准时送货能力得到加强 客户化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实现 员工能多的被授权进行独立操作 员工参与性增强 持续改进且零报废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8 预计间接费用分配率=预计总生产间接费用/预计总活动量 ①在正常成本法下 分配生产间接费用=预计间接费用分配率*实际活动量 ②在标准成本法下 分配生产间接费用=预计间接费用分配率*实际产量所需要的标准活动量 (2)在正常成本法下,间接费用超额分配值与不足分配值的计算 间接费用超额分配值与不足分配值=实际生产间接费用-分配生产间接费用 – 如果实际生产间接费用分配生产间接费用,等于间接费用的不足分配值; – 如果实际生产间接费用分配生产间接费用,等于间接费用的超额分配值。

      2. 分步成本核算步骤 Step 1/7: 确定产品的实物流 期初在产品实物量+本期投入生产量-本期完工量=期末在产品实物量 Step 2/7:计算本期开始且完工量 本期开始且完工量=本期完工数量-期初在产品数量 或=本期投入量-期末在产品数量 *注意:本期完成的数量与本期开始本完成的数量是不同的 Step 3/7: 确定原材料何时添加:通常原材料在期初一次性添加、在期末一次性添加、在完工度达 到一定程度时添加,或是均匀添加,而转换成本是均匀添加 Step 4/7: 计算约当量 (EUP) (最关键的步骤) 加权平均法: 约当量=本期完成数量+期末在产品数量*完工度 先进先出法: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9 约当量=期初在产品数量*(1-完工度)+本期开始且本期完成数量+期末在产品数量*完工度 约当量计算图 约当量 原材料在起初一次性添加 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均匀添加 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 期初在产品 100% 0% 100% 需要完成的% 本期开始且本 期完成 100% 100% 100% 100% 期末在产品 100% 100% 完成% 完成% Step 5/7: 计算本期发生的成本 加权平均法, 对于原材料和转换成本来说,均包括本期发生的成本以及期初在产品所包含的成本。

      先进先出法, 对于原材料和转换成本来说,仅包括本期发生的成本 Step 6/7:计算单位约当量成本 加权平均法: 单位约当量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成本)/本期约当量 先进先出法: 单位约当量成本=本期发生的成本/本期约当量 注意,原材料与转换成本需要分别计算 Step 7/7:将成本在完工成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数量*完工度*单位约当量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3.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 (1) 完全成本法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10 营运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费用 销售成本=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销售数量 本期生产成本=期初产成品存货+本期变动生产成本+本期固定生产成本-期末产成品存货 期间费用=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固定销售与管理费用 (2)变动成本法 营运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 固定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销售与管理费用 (3)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或成本法的关系 产量与销量的关系 对存货的影响 净利润的关系 产量大于销量 存货增加 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下损益 产量小于销量 存货减少 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下损益 产量等于销量 存货不变 完全成本法下利润等于变动成本法下损益 (4)完全成本法对绩效评价的影响 − 完全成本法促使管理者可通过增加生产计划增加利润,即使客户没有额外的需求; − 通过增加生产,进而增加存货,管理者可使经营结果由盈利变为亏损; − 即使其他车间更适合处理某个订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