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公楼多级危机应急预案应急措施(2).docx
1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办公楼多级危机应急预案应急措施(2) 办公楼多级危机应急预案应急措施(2)之相关制度和职责,办公楼物业多级危机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2)突发事件的预防---雷暴、台风1.0目的保证雷暴、台风降临时办公楼业主的人生及时财产安全2.0适用范围雷暴、台风降临时3.0工作程序3.... 办公楼物业多级危机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2) 突发事件的预防---雷暴、台风 1.0目的 保证雷暴、台风降临时办公楼业主的人生及时财产安全 2.0适用范围 雷暴、台风降临时 3.0工作程序 3.1当广播、电视发警报报告时(包括雷暴、台风); 3.1.1.管理处工程经理、主管、领班应留意气象台发出的有关报告; 3.1.2.必需检查办公楼业主所有的门、窗是否关上及稳固; 3.1.3.检查房顶天线、广告牌及相关设备是否放在安装稳固及高空电子广告牌是否关上电源; 3.1.4.建筑物若有维修棚架、吊架等物体在外装置,应通知建筑商采取防风措施; 3.1.5.天台杂物及材料必需清理及稳固; 3.1.6.检查办公楼内、外所有排水渠道是否通畅; 3.1.7.向办公楼业主发出《台风通知》; 3.1.8.备好应急照明、沙包、麻绳等用具; 3.2当台风、雷暴到来时; 3.2.1.在办公楼在明显位置张贴或树立"留意路滑"标志; 3.2.2.地下车库加沙包堵水 3.2.3.加强巡查留意建筑物是否有水浸记录,若有此记录,则应参照、水浸应急处理程序; 3.2.4.当值员工必需与呼叫中心联络; 3.2.5.当值员工必需监守其工作岗位,直至员工接纳为止; 3.2.6.所有部门负责人必需与公司保持联络,听从特别指示; 3.2.7.持续收听天文台发布有关台风的消息; 3.2.8.非当值员工必需与管理处中心保持联络,等候指示并随时准备至办公楼报到; 3.2.9.准备接到的员工必需与管理处中心联络,如状况许可应尽快至管理处报到准备交班的员工暂停交班,坚守岗位直至解除台风为止; 3.2.10.休班管理人员应与管理处保持联络,有需要时应返回管理四处理事务,当台风时,当值人员应坚守岗位,如状况紧急,非当值人员应尽快赶到管理处协助处理事务直至解除台风为止; 3.3台风、雷暴过后,以书面报告全部经过。
突发事件的预防---水浸(漏水) 1.0目的 保证办公楼发生水浸(漏水)事故时的有效程序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办公楼范围发生的水浸(漏水)事故 3.0工作程序 3.1.寻觅水浸的原因; 3.2.断开有关水闸,切断水源,切断相关区域的电力; 3.3.如断水后引起办公楼停水,应立刻张贴告示; 3.4.如漏水是由于水管破损所至,应马上通知工程维修人员进行抢修并断开相关水闸和水源; 3.5.利用沙包阻止水势曼延到办公楼其他地方; 3.6.将接近水浸地方的电梯升高并中止使用; 3.7.如电梯浸水应断开电梯电源,阻止进入待现场清理后再维修电梯; 3.8.利用潜水泵等有关工具清理现场(排水点:卫生间马桶地漏或直接向楼外排泄)并拍照作记录; 3.9.将一切详细状况撰写特别事故报告上报办公楼并抄送有关部门 突发事件的预防---暴力事件 1.0目的 确立承认和处理暴力事件的规矩 2.0适用范围 所有与暴力事件有关的活动 3.0工作程序 3.1.处理暴力事件时,保卫人员应尽快实施示警以防事态进一步恶化,迅速通知有管辖的官方警察所或公安局以处理。
3.2.保卫人员应通过人群操纵和交通操纵来操纵此状况,直到有管辖权的官方到达现场并操纵局面 3.2.1.假如确实发生了攻击,保安或其他人员受到了人身伤害,保卫人员必需立刻寻求医疗援助,同时通知有管辖权的官方 3.2.2.应迅速报告管理处出面调解,管理处人员到场后应: 3.2.3.劝阻双方住手、住口/双方或一方离开现场 3.2.4.持械斗殴一方应制止持械/有伤员立刻送办公楼 3.2.5.在制止争吵、斗殴中切不能动粗和恶语相向 3.3.对于嫌疑分子的处理 3.3.1.要审查证件,对无论或说不出正值理由者劝阻出办公楼范围 3.3.2.在办公楼范围内的可以分子可带至值班室进一步盘问,必要时扭送公安机关 3.3.3.在处理嫌疑人员时,不允许私自放人,更不允许敲诈敲诈 3.4.对酗酒闹事者或精神病人的处理: 3.4.1.对其采取相应的操纵和监控措施 3.4.2.及时通知家属领回 3.4.3.有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可迅速通知有管辖的官方警察所 突发事件的预防---交通事件 1.0目的 确立处理交通事故的规定 2.0适用范围 所有与交通事故有关的活动 3.0工作程序 3.1.假如交通事故没有造成财产损失, 3.2.1.保安人员应帮助车主了解事故状况。
3.2.2.必要或要求的状况下通知警方划分事故现场并在警方到达前尽量保持事故现场的原始状态 3.2.3.采取医疗救助,人群操纵等措施 3.2.4.帮助拖走损坏的车辆 3.2.5.协助清洁部清理现场(如清除行车道上的破碎玻璃和洒出的汽油) 3.2.假如交通事故造成了财产损失,保安人员除采取以上措施外,还应: 3.2.1.记录下车住的驾驶执照、车牌、车辆状况以及车主联系等信息 3.2.2.若可以,保存一份警方的事故调查报告 3.2.3.若可以,在清理现场前,拍摄下事故车辆和损坏的设施 3.2.4.保安主管应即时向业主汇报事故状况 3.3.保安人员不应对哪方负责提供任何看法除非负责调查的警察问及此事 突发事件的预防---爆炸、炸弹要挟 1.0目的 通过明确此程序,确保遭遇炸弹要挟时可做出正确的决定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与炸弹要挟有关的状况 3.0工作程序 3.1.接听者应保持镇静和礼貌,力图从打者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3.1.1.何时爆炸 3.1.2.爆炸物在何处 3.1.3.爆炸物的形状 3.1.4.爆炸物的类型 3.1.5.爆炸动机是什么 3.1.6.爆炸目标是什么 3.1.7.打者的姓名和他/她所代表的组织 3.1.8.从何处打来 3.1.9.打者的号码 3.2.让其他保安员知道此事,但不要惊动打者 3.2.1.注意倾听内容,尽最大努力让他/她感觉到你在认真听他/她说话,并且十分关注此事。
3.2.2.设法保持通话直到警察赶到 3.2.3.允许打者自由讲话 3.3.当听打者讲话时,应尽力记录下来他/她的特征: 3.3.1.性别 3.3.2.年龄 3.3.3.国籍 3.3.4.语言 3.3.5.方言 3.3.6.他/她的语速 3.3.7.声调 3.3.8.注意爆炸的地点和时间 3.3.9.注意打这意图攻击的人或对象 3.3.10.背景噪音 3.3.11.与他/她保持通话方面有没有困难 3.4.证明已经通知保安主管、管理处和警方: 3.5.假如不知道炸弹的确凿位置,从一楼开始探寻,从外部到内部如此类推 3.6.假如发现可疑的物品,马上封锁此区域并向保安主管汇报(注意:可能的话使用联系,但是在使用对讲机 和之前要离开发现可疑物品的区域) 3.6.1.不要接触或允许任何人接触可疑的物品 3.6.2.减少噪音也就是说话声音、门和窗户发出的声音 3.6.3.指示人员(非保卫或警察)离开此区域 3.6.4.在可疑物品区域位置大障碍物防止旁观者进入。
3.7.不要在建筑内进行疏散除非由经理、主管或保安部门命令 3.8.假如命令在大楼内进行疏散,从可疑物品所处的楼层开始向下一层疏散,所有人员疏散到远离大楼的安全距离并且封闭此区域 3.9.不允许任何人再进入此建筑直到上述提到的人员中的一人给出解除警报的信号 3.10.所有保安人员假如发现可以物品应采取上述步骤7到步骤10 突发事件的预防---外部有毒大气 1.0目的 确立保护办公楼员工和客人免受外部可能有害的气体影响的程序 2.0适用范围 所有与外部有害气体的状况下应采取的有关行为 3.0工作程序 3.1.外部有害气体指被化学气体、烟雾或其它毒剂污染的要挟生命或健康的气体 3.2.接到建筑处在或可能会处在外部有害大气中的通知时,应向工程管理中心报警 3.3.保安部应指挥所有人员和车辆到指定的安全区域且通向外部的门户应全部关闭 3.4.关闭建筑内所有的空气操作装置手柄和外部的透气孔 3.5.保安部应在除通向指定安全区域外的所有出口前设置路障和指标向的标志牌,还应锁居处有其它的入口, 3.6.工程管理中心人员应通过公共系统发布信息,阻止任何人离开建筑物或开启通向外部房门。
3.7.关闭内部所有通向指定安全区域的门并张贴告示,非经允许不得通过,如有必要保安部应派专人把守这些门 突发事件的预防---财物盗窃 1.0目的 确立处理财物盗窃的规定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与财物盗窃有关的活动 3.0工作程序 3.1.巡逻、门卫、大厅保安、停车场、监控中心各岗位应协同工作,把财物的盗窃案降低最低 3.2.在发现盗窃案时,应通知保安部主管 3.3.保安主管在得到通知时应立刻进行调查并填写财物盗窃报告单,调查内容包括:被盗物品名称、被盗物品原位置、财物被盗的估计或实际日期/时间、被偷物品估盗窃案发生时间的可以对象、盗窃案嫌疑人、报警人及是否乐意向公安局报案等 3.4.保安主管或助理应检查巡逻记录、交接班记录以及摄像机监视设备的录像带以协助调查 3.5.不管失主是否乐意向公安局报案,保安主管或主管应完成他/她的调查并向失主通报状况上级管理中心 3.6.假如失主乐意向公安局报案,保安主管或助理应马上通知公安部门并完成全面协同调查 3.7.假如在偷窃案发生时保安人员抓住了嫌疑人,在公安人员到达前应将其拘押在保安办公室。
3.8.如案件涉及财物数量教大,在公安人员到达现场以前,保安人员应封锁该区域,阻止任何人进入 突发事件的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