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市公园植物种类及配置建议.docx
9页昆明市公园植物种类及配置调查报告摘要植物配景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从对项目地块的客观地形地貌、景观配置、水利利用和区域内的文化底蕴等的选炼,处理好与建筑立面、建筑外色彩、等一系列整体效果,是一个对未来即将显现的客观物体进行艺术化的过程通过这个标准形成自己关于美的判断标准,并用这个标准对事物去进行选择、追求,用植物设计的手段将其奉献给人们,给人们以美的启迪,这是景观设计师和施工建设者进行规划、设计、创作的共性特点但由于各自的审美理想中的人文、心里、审美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建筑和园林发展历史的演变、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等的作用,也就形成了对建筑和植物造景演绎的不同知觉这不同的知觉影响和制约着设计师的规划、设计、和创作活动,从而形成不同的园林风格,引领高级住宅区朝向“专业构筑品质生活”时代关键词:昆明市;公园;植物种类目 录摘要 I引言 11调查概述 11.1植物配置概念 11.2植物配置的方法和依据 11.2.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 11.2.2重视生物多样性 21.2.3重视植物多样性 22昆明市城市公园群落配置分析 32.1公园出入口空间 32.2植物主景空间 43昆明市公园在植物配置对策 53.1注重植物色彩 53.2合理运用乡土植物 53.3遵循统一与变化的原则 5参考文献 6II引言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的高低,在很大效果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如果不统一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随便栽上几株,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景观大为逊色另一方面,园林花卉植物花色丰富,有的花卉品种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观赏价值,或者开花期,或者结果期如银杏,仅在秋季叶子橙黄色时显行十分显眼;紫荆在春季不仅枝条而且连树干在叶芽为紫色花所覆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有的种类一年中产生多次观赏效果,如七叶树的春花和秋季的黄色树冠富有观赏性;忍冬初夏具有大量黄色花,秋季有橙红色果;还有实际上具有常年开花效果的云杉等常绿针叶树因此,应从不同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园林植物配置,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花卉风景1调查概述1.1植物配置概念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1.2植物配置的方法和依据1.2.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首先园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重其所。
乔木、灌木、地被、攀爬、岩生、水生,以及常绿等植物共生共存,要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用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1.2.2重视生物多样性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
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1.2.3重视植物多样性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及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则在林木配置中,常绿的比例占1/3—1/4较合适,枝叶茂密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使游人来到林木葱葱、花草繁茂的绿地或漫步在林荫道上,但觉满目青翠心旷神怡,使游人来到林木葱葱、花草繁茂的绿地或漫步在林荫道上,但觉满目青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2昆明市城市公园群落配置分析本论文选取了昆明市各类公园绿地13个,涉及综合性公园、社区类公园、专类公园及带状公园四种类型,如表所示经过实地考察与统计,得出在这些城市公园中使用的植物种类共262种,其中乔木77种,灌木90种,草地46种,水生植物17种,竹类13种,棕榈类9种,乔灌比例1:1.4,常绿与落叶比例1:0.6通过对这些公园的调查分析,总结出整个昆明市各类城市公园中植物应用的总体情况与特征表1 本论文考察的城市公园名录2.1公园出入口空间按照公园规划设计要求,在公园出入口前后应留有足够空间来疏散人流出入口空间作为游客进入公园的第一个视觉焦点,在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整体风格上必须与整个公园的性质及内容相吻合,使游客在第一时间了解公园特征此空间植物景观的营造主要是为了突出、装饰和美化入口,加强标识性,为游客提供引导入口空间的植物种植形式主要有规则式树阵、花坛装饰、山石小品配自然式植物、规则式或自然式植物修边昆明市公园入口空间的植物配置多是这几种形式的混合1)规则式树阵或绿篱创造广场主景空间如宝海公园小叶榕树阵广场,又如官渡公园的大型小品广场,面积宽阔,利用修建整齐的绿篱、树池等形式来修边。
2)植物结合山石小品,创造广场主景空间如西华园的入口广场为时花花卉(一串红、万寿菊、悬崖菊等)+乔灌木(清香木+盆景)的自然式配置结合照壁,形成入口广场的主景,同时作为障景与框景丰富了景观空间如昙华寺的入口广场为时花花卉(菊花)+乔灌木(棕竹、金钱松)的自然式配置结合景石,形成入口广场的主景,同时广场周围用金叶假连翘球+盆栽菊花修边又如莲花池公园,用6米多高的假山结合自然式植物配置与水景,形成壮观的入口景观空间弥勒寺公园为自然式植物配置与点景石结合,形成主景,同时自然式植物围边3)入口广场结合主园路,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如昆明植物园的入口广场与主园路(龙柏列植、四季秋海棠等花卉分割)相结合,形成壮观的景观空间又如黑龙潭公园的入口广场与主园路(各类巨型竹混植)相结合,形成独特的竹林景观2.2植物主景空间公园中的植物主景空间,即以植物为主要观赏点的景观空间一般面积比较大按功能的不同,分为休憩型植物主景空间与观赏型植物主景空间两种前者以休憩、娱乐为主,后者则以观赏为主1)休憩型植物主景空间休憩型植物主景空间主要由树冠完整、树形优美的大小乔木散植而成,中间或边缘点缀些许观花观叶灌木,形成疏朗宜人的休息空间。
按照植物的配置模式,分为以下2种:①乔木+低矮地被式a)纯林形式常用乔木有:小叶榕、雪松、棕搁、龙爪柳、梅花、云南樱花、垂丝海棠等,其中以黑龙潭公园的梅林最为著名,其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使其凌驾于一般的景观功能之上b)混合林形式具休配置形式有:雪松+银杏+滇朴+桂花(边界)山玉兰+白玉兰+棕搁+垂柳+荷花玉兰董棕+银桦+雪松+垂丝海棠②乔木+灌木+低矮地被的混合林式具休配置形式有:红枫+紫叶李+龙柏+湿地松(背景)金叶女贞+棕榈+滇朴+滇青冈+板栗开阔大草坪通常结合地势的变化形成缓坡,草坪的边缘通常利用植物进行围合,不仅使草坪区形成独立的空间,而且形成整个草坪区域的背景,林冠线一般较为平整开阔大草坪因为空间广阔,颇有气势,也有利于游客进行娱乐活动,但一个公园内不应过多设置大草坪,应根据公园的功能和生态需要合理布置2)观赏型植物主景空间此空间只是单纯作为一个景观空间,面积一般比休憩型植物主景空间小,多以花镜花坛的形式出现,在昆明市公园中应用并不多3昆明市公园在植物配置对策3.1注重植物色彩植物色彩是园林色彩构图的骨干,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植物色彩足以影响设计的多样性、统一性以及空间的情调和感受,它与植物的其它视觉特点一样,可以相互配合协调使用,在设计中起到突出植物的尺度和形态的作用。
运用植物多样性与生态学原则,增加植物种类,充分利用变叶木类、彩叶草类等观叶植物进行造景,利用空间资源,将各种植物有机地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3.2合理运用乡土植物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广义的乡土植物可理解为: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应用乡土植物不仅能减少人工养护管理时间与成本,而且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具体在乡土植物种植设计中,应以自然群落结构和整体视觉效果为依据,植物配置注重色彩搭配、群落性关系;植物选择不仅选择本土常见树种,而且也注意选取一些虽非本土种但在本地生长旺盛,已适应当地气候的外来种根据植物生物学特性,进行乔、灌、草及地被等多层次的应用乡土植物、外引植物和场地,自然植物的园林有机结合,也就实现了资源的多样性保护及其持续利用3.3遵循统一与变化的原则多样与统一,又称为统一与变化的原则,是公园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原则植物造景必须遵循“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准则多样与统一的原则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①形体的变化与统一:形体可分为单一与多种形体,单一形体;如孤植树木,必须与草地、灌木统一配置才能衬托出形体美,又如群植的树木必须有主有次,用主要树木形体统一次要树木形体。
②线形的变化与统一:线形是树木枝条的不同形态,组成不同的树冠形状如垂柳为垂枝形,圆柏为圆锥形等依这些形状,如果单一树种配置,显出整齐庄重;如用多树种群体配置,可造成多种动态式景观③局部与整体的变化与统一:就一个公园而言,各景区的植物造景风格应与全园整体相协调参考文献 [1] 刘荣凤,张云,姜海凤.昆明市城市中心公园植物景观设计[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05)[2] 朱庆华.植物配置及其造景在综合性公园中的应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06)[3] 王革,熊凌.云南乡土树种在昆明市居住小区中的应用现状[J].云南农业科技.2007(04)[4] 吴亮,林萍,董草,赵丽荣,何玲.昆明市公园地被植物的调查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7(03)[5] 闫兴富,关旭.银川西夏公园园林植物配置及应用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07(02)[6] 李丹,李青青,段焰青.昆明市绿化现状调查及建设探讨[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06)[7] 彭建松,肖辉.昆明市公园不同类型植物群落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