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试析构成补语可能式的主客观条件[精选WORD].docx
9页试析构成补语可能式的主客观条件撰写时间:202X年XX月XX日 丁玉琴 栗瑞芳 石岭 摘 要 本篇文章首先通过几个语句案例,对构成补语可能式进行阐述,结合“得/不”应用情况,提出了构成补语可能式的主客观条件根据补语可能式构建的主客观条件,明确了决定条件的主要因素—说话人的主观意愿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补语;可能式;主客观条件 1 引言 对于我国语言汉字来说,构建语言句子的成分有诸多类型,其中补语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其他语言极少数具备补语这种方式,使得汉语中涉及了一些补语类型的句子,而其他方式则是运用其他方式来实现句子表述从功能角度而言,补语自身含有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框架方面,补语和趋向补语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这就使得补语通常由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两两种方式构建而成,因此,我们将其纳入到可能补语范畴中下面,本文将重点阐述和分析构成补语可能式的主客观条件 2 构成补语可能式 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并非任何动补式均可以纳入到“得/不”范畴中例如: 2.1 我做错了这件事 我做得错这件事吗? 我做得错这件事 我做不错这件事。
2.2 你算错了这道题 你算得错这道题吗? 你算得错这道题 你算不错这道题 2.3 她抓破了自己的皮肤 她抓得破自己的皮肤吗? 她抓得破自己的皮肤 她抓不破自己的皮肤 上述句子,都无法更改成“得/不”句式然而,假设把其中一个句子的补语进行更改,更改成具备反义词的好和对,上述句子就具备成立性: 2.4 你算对了这道题 你算得对这道题吗? 你算得对这道题 你算不对这道题 2.5我做好了这件事 我做得好这件事吗? 我做得好这件事 我做不好这件事 这时,哪部分出现了改变,哪部分没有改变,并且改变条件为什么?值得人们深思 3 构成补语可能式的主客观条件 3.1 主观条件 无法构建可能式的句式一般均具备一个相同特性,这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不愿意出现的事件,例如,没有人愿意抓破自己的皮肤而针对动补结构来说,将能够构建可能式,这是由于真实生活中人们愿意自己突破自己的纪录例如,我们突破世界纪录,在将“得/不”句式融合到其中时,我们突得破世界纪录或者我们突不破世界纪录,是否要把“得/不”句式融合到补语中,主要受到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
假设人主观意识方面想让结果出现,并且可以出现,也就是“愿意且可以”,這时就可以把“得”融合到其中,构建一个肯定语气主观意识上想结果出现,但是现实没有出现,也就是“愿意且不可以”就可以把“不”融合到其中,构建了一种可能式否定形式因为人们更愿意得到理想的结果,不愿意出现不好结果因此,在补语语义褒贬方面,直接影响是否应用该语法 3.2 客观条件 为了能够给后续构成补语可能式的客观条件观察提供便利,我们需要将构建和不可以构建的词语划分为两种类型针对能够构建“得/不”句式的补语包含了办妥、成长、掌握、摸清、提升、成功……;针对不能够构建“得/不”句式的补语包含了扰乱、做错、分散、失败、办砸…… 结合上述句式,我们了解到,可以构建动补式的词语一般以褒义词为主,而不能构建动补式的词语一般以贬义词为主,由此可知,构建可能式的客观条件的补语就是褒贬词然而,部分补语中也包含了贬义词,例如打败、反驳以及攻破等鉴于此我们得知,补语中大多数褒贬词只要是对其框架条件进行体现,并得决定因素例如: 3.3 他突破了自己纪录 他突得破自己纪录吗? 他突得破自己纪录 他突不破自己的纪录 4 结论 本篇文章重点对构建可能式的客观条件—补语褒贬形式进行阐述,而主观条件下的补语形式,更注重主观意愿。
但是从实际角度来说,大部分人员没有将补语的语义褒贬当作客观条件来体现,同时也没有对两者层级进行合理分配 在这种框架中,相关领域即便应用了“可能补语”方式,但是依然有部分人员认为“可能式”与“可能补语”仅仅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而实质和本质方面没有出现任何改变首先,要想实现可能式的构建,应该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并非任何一个动结式就可以把“得/不”句式融合到其中,应该秉持主客观原则其次,这种框架一般产生与动结式以及动趋式形式中,两者均具备层次性最后,从词缀的角度来说,可能补语更具备现实特性,这是因为上述因素,人们更愿意将这种句式称之为“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可能式”利用可能性补语,对我国当前社会价值理念进行突显,真实的体现出人们主观意愿由此可见,可以构建这一句式的主客观条件也就是语义褒贬,而起到条件决定的主要因素就在于说话人的主观意识 参考文献 1刘丹青.汉语动补式和连动式的库藏裂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02):1-16. 2王自万.汉语方言“VC了”可能式的语法化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4(01):136-141. 3邱晓玫.汉语补语可能式“v不c”结构日语翻译的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2021):160-161. 作者简介 丁玉琴(202x-)女,现为安徽外国语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 石岭(1987-),女,安徽省人现为安徽外国语学院 助教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学 栗瑞芳(1982-),山东省诸城市人现为安徽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美术学 作者单位 安徽外国语学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 精品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