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词赏析: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58173219
  • 上传时间:2023-08-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6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诗词赏析: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芳心苦·杨柳回塘 宋代: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暗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愿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译文 杨柳围围着曲折的池塘,偏僻的水渠旁,又厚又密的浮萍,拦住了采莲的姑娘没有蜜蜂和蝴蝶,来倾慕我幽幽的芳香荷花慢慢地年轻,结一颗芳心苦涩 潮水带着夕阳,涌进荷塘,行云夹着雨点,无情地打在荷花上随风摇曳的她呀,像是向骚人诉说哀肠:当年不愿在春天开放,如今却在无端地在秋风中受尽凄凉 解释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 回塘:环曲的水塘 别浦:江河的支流入水口 绿萍涨断莲舟路:这句话是说,水面布满了绿萍,采莲船难以前行莲舟,采莲的船 红衣脱尽芳心苦:红衣,形容荷花的红色花瓣芳心苦,指莲心有苦味。

      以上两句说,虽然荷花散发出芳香,可是蜂蝶都断然不来,它只得在秋光中单独憔悴 返照:夕阳的回光 潮:指晚潮 行云:流淌的云 依依:形容荷花随风摇摆的样子 骚人:诗人 不愿嫁春风:语出韩偓《寄恨》诗:“莲花不愿嫁春风张先在《一丛花》词里写道:“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贺铸是把荷花来和桃杏隐隐比照以上两句写荷花有“美人迟暮”之感 赏析 此词全篇咏写荷花,借物言情,暗中以荷花自况诗人咏物,很少止于描写物态,多半有所寄予由于在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可以类比,情感可以相通,人们可以利用联想,由此及彼,发抒文外之意所以从《诗经》、《楚辞》以来,就有比兴的表现方式词也不在例外 此词起两句写荷花所在之地回塘”,位于迂回曲折之处的池塘别浦”,不当行路要冲之处的水口小水流入大水的地方叫做浦另外的所在谓之别,如别墅、别业、别馆)回塘、别浦,在这里事实上是一个地方就储水之地而言,则谓之塘;就进水之地而言,则谓之浦荷花在回塘、别浦,就示意了她处于不简单被人发觉,因而也不简单为人倾慕的环境之中杨柳”、“鸳鸯”,用来陪衬荷花杨柳在岸上,荷花在水中,一绿一红,着色艳丽。

      鸳鸯是水中飞禽,荷花是水中植物,原来常在一处,一向被合用来作装饰图案,或绘入图画用鸳鸯来陪衬荷花之漂亮,特别自然 第三句由荷花的漂亮转入她不幸的命运古代诗人常以花开当折,比方女子年长当嫁,男子学成当仕,故无名氏所歌《金缕衣》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荷花长在水中,一般都由女子乘坐莲舟前往采摘,如王昌龄《采莲曲》所写:“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但若是水中浮萍太密,莲舟的行驶就困难了这固然只是一种设想,而这种设想,则是从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来,而反用其意以荷花之不见采由于莲舟之不来,莲舟之不来由于绿萍之断路,来比方自己之不见用由于被人汲引之难,被人汲引之难由于仕途之有碍托喻特别委婉 第四句再作一个比譬荷花既生长于回塘、别浦,莲舟又被绿萍遮断,不能前来采摘,那么能飞的蜂与蝶该是可以来的吧然而不幸的是,这些蜂和蝶,又不知暗香之得意慕,断然不来这是以荷花的暗香,比自己的品德;以蜂蝶之断然不来,比在上位者对自己的全不观赏 歇拍承上两譬作结莲舟不来,蜂蝶不慕,则美而且香的荷花,最终只有自开自落而已。

      红衣脱尽”,是指花瓣飘落;“芳心苦”,是指莲心有苦味在荷花方面说,是设想其盛时虚过,旋即凋败;在自己方面说,则是虽然有德有才,却不为人知重,以致志不得行,才不得展,最终只有老死牖下而已,都是使人感到特别苦痛的将花比人,到处双关,而毫无牵强之迹 过片推开一层,于情中布景返照”二句,所写仍是回塘、别浦之风光落日的余辉,返照在荡漾的水波之上,迎接着由浦口流入的潮水天空的流云,则带着一阵或几点微雨,洒向荷塘这两句不仅本身写得生动,而且还示意了荷花在塘、浦之间,自开自落,为时已久,屡经朝暮,饱历阴晴,而始终无人知道,无人采摘,用以比方在自己的生活经受中,也遭受过多少世事沧桑、人情冷暖这样写景,就同时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乃至性格 “依依”一句,明显是从李白《渌水曲》“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变化而来但指明“语”的对象为骚人,则比李诗的含义为丰富、深刻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正由于屈原曾设想采集荷花(芙蓉也是荷花,见王逸《注》)制作衣裳,以象征自己的芳洁,所以词中才也设想荷花于莲舟不来,蜂蝶不慕,自开自落的状况之下,要将满腔心事,告知骚人。

      但此事究属想象,故用一“似”字,与李诗用“欲”字同,显得虚而又活,幻而又真王逸《〈离骚经〉章句序》中曾指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宓妃、佚女,以譬贤臣从这以后,香草、美女、贤士就成为三位一体了在这首词中,以荷花(香草)自比,特别明显,而结尾两句,又因以“嫁”作比,涉及女性,就同样也将这三者连串了起来 “当年”两句,以文言,是想象中荷花对骚人所倾吐的言语;以意言,则是的“夫子自道”行文至此,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合而为一了当年不愿嫁春风”,是反用张先的《一丛花令》“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看即知,而荷花之开,本不在春天,是在夏季,所以也很准确春天本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时候,诗人既以花之开于春季,比作嫁给春风,则指出荷花之“不愿嫁春风”,就含有她具有一种不情愿和其它的花一样地争妍取怜那样一种高洁的、孤芳自赏的性格的意思在内这是写荷花的身分,同时也就是在写自己的身分但是,当年不嫁,虽然是由于自己不愿,而红衣尽脱,芳心独苦,岂不是反而没由来地被秋风耽搁了吗?这就又反映了由于自己性格与社会风习的冲突冲突,以致始终仕路坎坷,沉沦下僚的感慨。

      南唐中主《浣溪沙》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大有众芳芜*,美人迟暮之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均《离骚》句这位的文学批判家是敏感地发觉到了这个偏安小国的君主为自己不行知的前途而发出的叹息的晏几道的《蝶恋花》咏荷花一首,可能是为小莲而作其上、下片结句“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华主”和“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与这首词“无端却被秋风误”和“红衣脱尽芳心苦”的用笔用意,大致相近,可以参照 由于古代诗人习惯于以男女之情比君臣之义、出处之节,以美女之不愿轻易嫁人比贤士之不愿任凭出仕,所以也往往以美女之因择夫过严而迟迟不能结婚以致耽搁了青春年少的悲伤,比贤士之因择主、择官过严而迟迟不能任职以致耽搁了建立功业的时机的苦痛曹植《美女篇》:“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杜甫《秦州见敕目薛、毕迁官》:“唤人看腰?,不嫁惜娉婷陈师道《长歌行》:“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清楚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虽立意措词有所不同,但都是以婚媾之事,比出处之节。

      这首词则通体以荷花为比,更为含蓄 在词中隐然将荷花比作一位幽洁贞静、身世飘落的女子,借以抒发才士沦落不遇的感慨《宋史》“虽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这些记载,对于理解此词的深意颇有帮忙 创作背景 贺铸出身名贵却长期屈居下僚,其心中的苦楚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这首词的荷花漂亮清高,缺结局凄惨,可能也是在表达对自己早年过于孤高自傲的一种懊悔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