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农村新城镇-域际环境公正.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7094550
  • 上传时间:2021-07-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5.75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农村新城镇域际环境公正 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中国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城市环境的改善是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的通过截污,城区水质改善了,农村水质却恶化了;通过转二产促三产,城区空气质量改善了,近郊污染加重了;通过简单填埋生活垃圾,城区面貌改善了,城乡接合部的垃圾二次污染加重了农村在为城市装满“米袋子”“菜篮子”的同时,出现了地力衰竭、生态退化和农业面源污染——潘岳城里的人总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总想挤进来《围城》告诉我们的,不是所谓对城市的向往,而是一种生活的哲理但是,对于乡村而言,城市的确是一个梦想、一种身份、一种追求,这就是城乡差别所谓域际环境公正,是指落后的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环境权利与环境责任问题上的正义性环境域际不公正显著地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在城乡方面,我们的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中国农村几乎是环境投资的盲区城市环境的改善是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的通过截污,城区水质改善了,农村水质却恶化了;通过转二产促三产,城区空气质量改善了,可是近郊污染加重了;通过简单填埋生活垃圾,城区面貌改善了,可是城乡接合部的垃圾二次污染加重了。

      第二,在东西部方面,西部丰富的矿产资源曾无偿地输送到东部等地区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对沿海地区实行优惠政策和资金倾斜,东部发展先行;而发展起来的东部地区对西部的补偿不足,西部地区明显处于发展的劣势,东西部在资源收益和补偿方面处于不平等地位第一节 城市与农村:环境好转与环境污染提到农村,人们往往会想到“蓝蓝的天空,绿绿的青山,清清的河水”,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商品流通的加快,农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城乡之间的环境不平衡越来越尖锐,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城市居民所享用的大量的物质利益来源于对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掠夺性开发,而因此产生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恶果却主要由广大的农民来承担;另一方面,政府在环境方面的各项决策也主要倾向于城市,因为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人几乎都居住在城市,他们有能力、有时间也有资金去影响政府的环境政策、政令及其实施,而广大的农民则几乎不能对政府的环境政策产生任何影响,更谈不上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了一 城乡的环境状况(一)当前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当代中国环境域际的非正义、不公平现象相当严重,发达地区从计划经济时代就享用过“免费的午餐”,以先发优势从污染和破坏环境中获得了巨额收益,却很少想到回馈,主动承担污染、破坏的后果,而落后地区收益甚少,却不得不承受其后果。

      受益者无须担责,逍遥法外,肆无忌惮;受害者无处求偿,自认倒霉,自我担责目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环境不公平现象相当严重《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是这样评价当前农村环境状况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农业源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局部地区形势有所好转,但总体形势仍十分严峻突出表现为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巨大,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村生活污染局部增加,农村工矿污染凸显,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有加速趋势,农村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因此,与城市居民相比,由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更直接和更全面地依赖自然环境和资源,也更多地暴露于自然环境之中,因而环境污染对农民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全面的、无所不在的农村和农业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农村地区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环境污染不仅会给农民带来巨额的直接经济损失,也会严重破坏农村地区的生态和生活环境,对农民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危及农民的生存,甚至会危及国家的生态安全,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日益恶化的环境背后,不仅数亿农民的发展受到限制,而且千百万农民的生存也正遭受着严重的威胁当前,农村环境面临着如下三个突出问题1.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全国农村不少地区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水源地呈缩减趋势,据称不到60%。

      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要解决其余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难度更大,困难更多全国政协委员杨先民建议国家应加大对农村环境的投入,他收集到的数据是:全国仍有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达不到安全标准,其中因污染造成饮用水不安全的农村人口达9000多万人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污染治理不力,监测监管能力薄弱[1]2.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威胁农民健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大约要产生10亿吨的固体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以及600多亿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而这些废污水和固体废弃物中的绝大多数是被排放、倾倒或填埋于农村地区及城乡接壤的贫民居住区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市工业也在不断向农村转移和发展,城市环境污染也随之源源不断地向农村转移和扩散,农村环境状况因此呈现日益恶化的趋势,弱势的中国农民在环境方面又一次成为最大的受害群体这方面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在所谓“臭名昭著”的“三河”(辽河、海河及淮河)和“三湖”(太湖、巢湖和滇池)区域,典型例子就更多3.环境风险居高不下农村落后的经济现实迫使一些地方饥不择食,忽视环境保护要求,把那些化工、石化、冶炼等高危行业建在农村或农民饮用水源地、江河两岸等环境敏感地区,这些环境风险一旦发生,农村的生态环境将面临灭顶之灾。

      中国农民为中国现代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们却愈来愈被排挤在现代化成果之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的1.8:1,扩大到90年代的2.5:1,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2010年该收入比为3.23:1)[2]虽然城乡差距之比有所下降,但中国已变成“居民收入很不平衡的国家”农民在就业、教育、社保等方面成为二元结构的牺牲者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问题接踵而至城市的上空也并非一片湛蓝——坐在飞机上,穿越清晰的山水之后,瞭望到灰蒙蒙所弥漫的地方,那一定就是城市环保优先于农村的城市,其环境局部好转,整体依然严峻《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称,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农村工矿污染凸显,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有加速趋势”1.空气污染《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1年,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含部分地、州、盟所在地和省辖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为89.0%,超标城市比例为11.0%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源大致来自以下方面:一是工厂,很多城市的火力发电厂大量排放CO2、SO2等废气和粉尘;二是汽车尾气;三是家庭对能源的消耗;四是加油站汽油泄漏后蒸发形成的碳氢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五是各种喷雾剂,如空气清新剂、杀虫剂,这些化学制品增加了空气中原来没有的成分,造成污染。

      还有一种空气污染是使用空调造成的,制冷剂造成大气层上空臭氧层被破坏2.水污染《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1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突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内陆诸河十大水系监测的46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1.0%、25.3%和13.7%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生活中污水的来源常包括:一是剩饭、剩菜倒入下水道后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二是用洗涤灵洗碗,而洗涤灵浓度太高难以冲干净,对人体自然不利;三是盲目听从商家宣传,使用各种洗涤用品,比如洗衣粉;四是不珍惜天降之水,比如,为了交通顺畅撒盐除雪,容易污染那些非常好的淡水资源城市中的水污染,不光是地下水、地表水污染,还有天空中水的污染——众所周知的酸雨3.噪声污染国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把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城市环境噪声主要来自道路交通噪声、城市功能区噪声等方面噪声对人体健康最显著的影响和危害是使人听力减退和发生噪声性耳聋。

      噪声会使人体紧张,引起心律不齐,血压升高,诱发心脏病噪声还影响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引发疾病在噪声的刺激下,人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容易疲乏二 城乡环境不公正虽然城市和乡村均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但当前环境问题的一个新特点是,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而不是相反在当代中国,相对而言,城市的环境与乡村的环境,一清一浊,一起一落,一正一反,这究竟是环境的必然规律,还是人为制造的祸害?毋庸讳言,在某种程度上,城市环境的局部改善是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的例如,国家环保部在《全国城市环境管理和综合整治2010年度报告》中指出,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65.12%,比2009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72.91%,比2009年提高0.85个百分点垃圾不会自生自灭,“垃圾下乡”凸现城乡之间环境的严重不公正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万志在2007年全国“”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城乡之间的环境不公正问题表示了担忧,他说,现在城市垃圾不断转移到农村,城市整洁的代价是农村污染,垃圾下乡是典型的(城乡之间)环境不公正他还进一步指出,这些给中国农民带来的经济和健康损失,是比“农民负担”更为沉重的负担;环境污染这一越来越沉重的“变量”将使“三农”问题变成越来越难解的“中国结”,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值得高度关注。

      2008年他在“”期间再次强调指出,环保问题存在城乡、地域和阶层“三大差别”,而环境不公正加剧了社会不公正,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环境保护上的城乡不公平十分突出[3]由于对农村缺乏关注,农村的环境日益恶化,一些地区环境污染早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翻开报纸,常看到刺痛心灵的字眼:“癌症村”近年来,河南省沈丘县的东孙楼村、黄孟营村、孟寨村、孙营村等,癌症患者的比例均大幅度上升该县政协常委、民间环保组织“淮河卫士”会长霍岱珊提供的资料显示:1990~2005年间,2470人的黄孟营村,有116人死于癌症;2366人的孟寨村,有103人死于癌症;1697人的孙营村,有37人死于癌症;1300人的陈口村,有116人死于癌症;2015人的大褚庄,有145人死于癌症;1687人的杜营村,有187人死于癌症而据沈丘县医院记载,1972年当地120万人中,只发现癌症患者12人,发病率仅为十万分之一你们得利,俺们得病;你们升迁,俺们升天这是流传在沈丘县民间的一则顺口溜主要针对的是坐落在沙颍河流域大大小小的企业,其中不少为高污染企业,比如造纸、皮革、塑料、酒类等等这些企业的工业污水基本上都排放在了沙颍河中[4]诸如此类的报道近些年来不绝于耳。

      虽然城市通过污染企业搬迁,通过截污、治理,城区面貌可以改观,水质可以改善,但这只是短暂的如果我们只关注城市,而漠视乡村,城市在乡村包围中生存,农村都污染了,城市岂能独善其身?这些严峻的问题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2008年7月24日,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改善农村环境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会议”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大会上指出,我国仍然是农业大国,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绝大多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也发生在农村,做好农村环保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5]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实施“以奖促治”,着力解决严重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污染问题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55亿元资金支持农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