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江西省九江市彭泽中学高一地理测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2021年江西省九江市彭泽中学高一地理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列气候类型中,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参考答案:C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C正确;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影响,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北部的偏北风,A、D错;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或有高大地形阻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从而形成干燥少雨的气候特征,B错2. 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在迁出城市若干年后又迂回城市,是由于 A.乡村用地日益紧张 B.乡村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C.城市环境日益改善 D.城市地价不断上涨参考答案:B3. 读甲、乙两幅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1~2题:1.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较乙图大 B.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较甲图大C.EF处的坡度和E′F′处相同 D.EF处的坡度比E′F′处小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M点在N点的东北方 B.M点在N点的西北方 C.M点的海拔不可能是58米 D.N点的海拔可能是58米参考答案:1.B 2.A4.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判断1~3小题。
1.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图中②国最可能的是:A.印度0 B.德国 C.日本 D.中国3.图中属于人口增长模式中“低—低—低”模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1.B 2.A 3.D5. 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由不同状态和不同物质成分的同心圈层所组成的球体地面以上的圈层称为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3个圈层读图完成下题 有关地球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圈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能强烈吸收紫外线B. B圈层是规则且连续的圈层C. C圈层有破坏岩石的作用D. 岩石圈各地厚度均匀参考答案:CA圈层为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氧,而能强烈吸收紫外线的是臭氧;B圈层为水圈,为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圈层为生物圈,有破坏岩石的作用;岩石圈各地厚度不均,故C项正确6.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5. 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②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③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④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6. 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①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②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③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参考答案:15. C 16. D15.山上河谷养种鱼,不用捕捞,小鱼可以顺着河流流到稻田里放养.故①不符合题意.村寨秧田与育鱼苗,靠近居民区,便于管理.故②正确.山腰梯田种水稻,上下坡度大,不便机械耕种.故③不符合题意.稻田蓄水养成鱼,可利用稻田中的大量有机物质,为鱼类提供饵料.故④正确.②④正确。
故选C16.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受市场影响小;专业化程度低;此图说明生态农业,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使用的肥料是粪便无污染,农产品绿色无污染.③④正确故选D.7. 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 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便于农业生产,不适合发展城市B. 大多数城市要求有适度的降水和适中的气温,所以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平原地带C. 热带地区因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好,所以没有城市D. 运河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至今对城市城址的选择影响重大参考答案:B8. 某地正午时分,北京时间为15点,则该地的经度为( )A、115°E B、130°W C、75°E D、165°E 参考答案:C9.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如图3所示读图回答9—10题9.第一阶段各工业企业集聚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 B.加强相互竞争C.靠近原料产地 D.获取邻厂信息10.影响该园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劳动力和市场 B.市场和技术 C.劳动力和技术 D.动力和技术参考答案:A C10. 下图中左图为某半球甲地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甲地降水量月分配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甲地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10. 甲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A. 地中海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参考答案:9. D 10. A试题分析:9. 该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判读从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甲地处在大陆西岸且纬度接近30°±10°,气候可能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结合图2中甲地降水量分布图判断可知,其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应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故选D项10. 由上题判断可知,该地气候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正确答案是A项名师点睛】气候类型的判读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二、根据已知地点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来推断气候类型.在全球图或某一区域地图上,确定一点的地理位置,即该点的经纬度位置,然后推断该点的气候类型.1.先从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哪个温度带;2.从海陆位置看位于大陆西岸还是东岸;3.将已知地点落实到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三、根据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推断一地的气候类型.首先,要明确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依此确定该地所在的气候带位置.其次,要牢记大气环流对全球热量和水汽的调节与输送功能.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有哪些气候类型?在季风的影响下会形成什么气候类型?季风与气压带、风带的辅合影响下又是什么气候类型?最后,要根据地面状况对气候形成的作用,特别是海陆位置对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形成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做出判断.11. 右图为某交通运输方式以澳门为中心的等时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该交通运输方式为( )A.水路运输 B.航空运输C.铁路运输 D.高速公路运输19.如果以该图信息作为研究依据,则最能反映的问题是( )A.澳门工业原料的来源地范围 B.澳门工业产品的覆盖范围C.澳门农产品的来源地范围D.澳门旅游业的最优吸引半径参考答案:B D12. 正屋正脊是指主屋屋顶最高处的一条屋脊下图示意海南岛东北部山地地区的某乡村正屋正脊线与等高线的关系,等高距为100m据此完成下列小题5. 甲点的海拔可能为( )A. 650 m B. 750 m C. 850 m D. 450 m6. 海南岛乡村建筑不同于我国北方地区坐北朝南的布局,影响海南岛乡村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海陆 C. 地形 D. 交通参考答案:5. D 6. C5.根据等高线,该区域的海拔最最高处是西边山峰海拔923米,山峰外围的等高距为900米,和甲处相隔5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那么甲处的海拔小于500米大于400米综合选项,故本题选择D6.海南岛乡村建筑不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坐北朝南的布局,排列是正屋沿等高线平行或与等高线有一定角度排列,这样排列的主要是方便整个村落的通风散热,沿等高线,地面较为平坦,有利于缩小房屋间的相对高差。
所以受地形影响较大,故本题选择C13. 读 “人口增长模式与总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 某国2009年出生率4.4‰,死亡率4.3‰,该国处于图中A. 阶段Ⅳ B. 阶段Ⅲ C. 阶段Ⅱ D. 阶段I14. 阶段Ⅱ总人口的变化特点是A. 缓慢下降 B. 缓慢增长 C. 迅速增长 D. 保持不变参考答案:13. A 14. C13. 根据材料2009年出生率4.4‰,死亡率4.3‰,自然增长率为0.1‰,属于“三低”模式,图中阶段Ⅳ为“三低”模式,因此该国处于图中阶段Ⅳ,A对,BCD错14. 读图阶段Ⅱ出生率高,死亡率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开始增大,总人口在增加,因此人口的变化特点是迅速增长,C对,ABD错14. 读“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回答1~2题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平坦 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不足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A.甲地全部城市化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参考答案:1.C 2.D15.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
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①碰撞挤压 ②张裂作用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4. 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A. 渭河谷地的形成 B. 日本地震的发生C. 青藏高原的隆起 D. 东非裂谷带的形成参考答案:3. B 4. D【3题详解】根据材料分析,铝盆中由于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导致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移动,说明该实验模拟的是板块运动中的张裂作用,其边界是生长边界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4题详解】渭河谷地是地堑,是岩层断裂下沉形成的,故A错误;日本地震是因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故B错误;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因其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故C错误;东非裂谷带是由于非洲板块的内部张裂而形成的,故D正确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16. 2009年12月7日~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36题3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是( )A.植树造林 B.焚烧垃圾发电C.多食肉类 D.增加矿物燃料的使用量36.下列有关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影响农业产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