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主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情况对比.docx
27页国内外主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情况对比 为了解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先行城市的状况,借鉴其运营管理经验,本文以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东京、新加坡、伦敦和纽约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这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运营的部分指标,总结了可供借鉴的运营经验一 城市轨道交通基本情况本文涉及的国内外8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制式主要为地铁,不包括轻轨及有轨电车等其他制式表1给出了各城市地铁运营线路基本情况不难看出,北京、上海、纽约、伦敦的网络规模均在350公里以上,广州和东京的网络规模约为300公里,香港和新加坡网络规模约为200公里从发展看,北京、上海、广州未来网络规模仍会持续增长;香港和新加坡受区域面积所限,网络规模增长空间有限;纽约和伦敦的轨道网络已处于发展成熟阶段,规模不会有大的变化从表1的数据可以推算出,东京和纽约地铁网络的平均站间距分别约为1.07公里和0.89公里,新加坡和伦敦地铁网络的平均站间距约分别为1.41公里与1.49公里,而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地铁网络的平均站间距则分别为1.67公里、1.61公里、1.57公里和1.77公里显然,东京、伦敦和纽约地铁网络密度更高,客流覆盖条件好于其他5个城市。
表1 国内外主要城市地铁运营线路基本情况项目运营线路条数(条)网络运营长度(公里)网络车站总数(个)换乘车站总数(个)北京北京地铁15461.86327452北京京港4113.4007118上海14588.42236551广州10301.25019226香港11194.70011016东京东京地下铁9195.10017980都营地下铁4109.000106新加坡SMRT3137.3009121SBS261.90050伦敦11402.00027080纽约25417.000468206注:①香港10条铁路线为187.4公里,机场线(35.2公里)大部分路轨与东涌线共用,铁路系统总长230.9公里,其中轻轨36.2公里,因此10条铁路线加机场快线为194.7公里②香港线路车站数求和为113个,但机场快线与东涌线共用3个车站,因此网络车站总数为110个资料来源:北京、北京京港、上海、广州数据来源于2017年第二季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运营数据报告《港铁网站-公司刊物-业务概览》,http://.hk/archive/corporate/ch/publications/images/business_overview_c.pdf。
東京メトロホーム-企業情報-事業紹介,http://www.tokyometro.jp;东京都交通局:《2016経営レポート》;日本地下铁协会:《平成29年地下铁事业现状》新加坡数据来源于陆路交通管理局网站,https://www.lta.gov.sg/content/ltaweb/en.html;SMRT网站,http://.sg/;SBS Transit网站,http://.sg/index.aspx伦敦数据来源于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ndon_Underground,https://表1 国内外主要城市地铁运营线路基本情况二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及运营指标下面从网络和线路两个层面分析8个城市的客流及最小行车间隔指标一)网络层面客流指标表2给出了8个城市网络层面的部分指标可以看出,东京、上海、北京的网络日均出行量在500万人次以上,其中东京(含东京地下铁与都营地下铁)的网络日均出行量高达990.65万人次,高于其他城市纽约、香港(含本地及过境服务)、广州的网络日均出行量在400万人次以上表2 国内外主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指标项目网络日均出行量(万人次/日)网络平均乘距(公里/人次)网络客运强度[万人次/(公里日)]北京北京地铁447.78—1.83北京京港103.6716.881.74上海568.7815.811.64广州448.8912.492.58香港总计468.83 本地铁路服务433.48 过境服务30.95 机场快线4.41本地铁路及过境服务10.9,机场快线28.42.41东京东京地下铁723.98.003.21都营地下铁266.756.942.45新加坡309.5—1.55伦敦376.58.560.94纽约480.056.301.15注:①香港2016年总乘客人次为本地铁路服务(158652.2万人次)、过境服务(11327.4万人次)与机场快线(1613.3万人次)乘客人次之和。
日均乘客人次由总乘客人次计算得到其中港铁的本地铁路服务包括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东涌线、将军澳线、迪士尼线、东铁线(不包括过境服务)、西铁线、马鞍山线及南港岛线过境服务指目的地/起点为罗湖及落马洲站的列车服务②伦敦2016/2017年地铁网络年客运量13.78亿人次,年客运周转量11797百万乘次公里③纽约客运量数据,包括所有进站乘客人数(不含地铁员工),经其他线路换乘进站不重复计算平均运距由客运周转量和客运量计算得到资料来源:2017年第二季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运营数据报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市轨道交通2016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港铁2016年年报东京地下铁协会:《平成29年度地下鉄事業の現況》;東京都交通局官网;東京都交通局:《2017経営レポート》;https://www.kotsu.metro.tokyo.jp/about/information/keiei/新加坡统计局,Yearbook of Statistics Singapore 2017,2016年MRT的Average Daily Ridership数据英国统计局,www.gov.uk/government/organisations/department-for-transport/series/light-rail-and-tram-statistics。
MTA网站,http://web.mta.info/nyct/facts/ridership/#chart_b2016 Comprehensive Annual Financial Report,http://web.mta.info/mta/budget/表2 国内外主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指标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地铁网络的平均乘距[1]相对较长,均在10公里/人次以上,其中北京京港居首位,达到16.9公里/人次;东京、伦敦和纽约地铁网络的平均乘距为6~9公里/人次东京地下铁网络客运强度[1]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达3.21万人次/(公里日)伦敦地铁网络客运强度最低,为0.94万人次/(公里日)广州地铁是中国地铁网络客流强度最高的城市,达2.58万人次/(公里日),北京与上海近年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居全球领先水平,网络客运强度也处于中等水平二)线路最小行车间隔指标图1给出了统计到的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东京、新加坡、伦敦7个城市约80条线路的列车发车间隔数据其中,高峰时期最小发车间隔在200秒以内的有57条线路,其中发车间隔最小的为东京丸之内线,仅90秒;国内城市中,香港地铁和广州地铁的发车间隔最小,分别为112秒和118秒。
图1 国内外主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高峰时期最小发车间隔三 国内外主要城市轨道交通票价票制分析(一)主要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水平分析表3给出了8个城市的人口、GDP和人均收入情况,其中后三列为折合人民币后的数据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城市的人均GDP仅为其他城市的30%左右,人均收入约为25%表4给出了各城市的地铁运营公司折合人民币后的票务收入情况据此按客运量推算每人次票务收入,纽约、伦敦地铁的票务收入最高,分别约为13.27元/人次和15.82元/人次;香港(包括过境和机场线)和东京地铁的票务收入分别为8.70元/人次和7.76元/人次,收入水平居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地铁的票务收入分别为4.20元/人次、4.07元/人次和2.74元/人次,收入水平较低表3 2016年主要城市人均收入情况城市人口(万人)GDP(亿)人均收入单位合人民币**(万元)人均GDP人均收入纽约*853.77—64146.01(估计值)美元—44.50(人均收入)新加坡560.734102.7234.05万新加坡元35.1233.99(人均GNI)香港737.712491030.10万港元30.3730.40(人均GNI)伦敦8783757(估计值)25293(2015)英镑42.5825.17(人均可支配收入)东京(2014)1338.97949020451.2万日元36.1122.99(人均收入)北京2172.924899.352530元人民币11.465.25(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2419.727466.1554305元人民币11.355.43(人均可支配收入)广州1404.3519610.9446829元人民币13.964.68(人均可支配收入)注:“*”纽约市人均收入的计算见附表1。
计算汇率见附表2,均按此汇率换算表3 2016年主要城市人均收入情况比较按单位周转量测算的票务收入可以发现,各城市的排序情况类似,纽约和伦敦票务收入水平最高,东京其次,香港较低,上海和广州的票务收入水平最低表4 主要城市运营单位票务收入情况项目票务收入运营票务收入每人次票务收入(元/人次)每人公里票务收入(元/人公里)纽约地铁232.4613.272.10港铁本地铁路110.877.010.61过境服务29.0925.75机场快线8.9355.461.95伦敦地铁217.7515.821.85东京东京地下铁198.727.520.94都营地下铁81.838.401.24北京地铁18.054.200.25上海地铁21.234.070.26广州地铁11.772.740.23注:北京、上海、广州“运营票务收入”单位为亿元/季,其余城市“运营票务收入”单位为亿元/年表4 主要城市运营单位票务收入情况图2给出了主要城市每人次票务收入以及每人公里票务收入(以广州地铁数据为基准归一化处理)这两项指标占人均收入的比例情况,香港地铁占比最低,纽约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