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护理干预对在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影响效果观察.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1539530
  • 上传时间:2022-06-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5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护理干预对在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影响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在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抑郁症患者10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DS(抑郁自评量表)等评分变化以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前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较对照组82.0%显著较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在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影响效果显著,即可显著缓解患者抑郁症状,还能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关键词】在校大学生;抑郁症;心理护理干预;影响效果;观察[]R2[文献标号]A[]2095-7165(2018)15-0083-01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情感障碍,且多伴有孤独绝望、思维延迟、丧失自信心、食欲不振、对未来失去信心、睡眠不良,甚至产生轻生想法等症状【1】针对该病症,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即为心理护理干预,其可缩短由时间,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从而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工作和学习【2】。

      因此本文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抑郁症患者10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名,即对心理护理干预对在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影响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抑郁症患者10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名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19-24岁,平均为(23.1±1.7)岁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20-25岁,平均为(22.5±1.6)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即采用曲舍林口服治疗,45mg/d,持续治疗9w,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即合理指导和监督用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为:(1)认知干预即与学生加强交流和沟通,纠正其偏执、悲观想法,帮助正确认识抑郁症,给予其鼓励和安慰,以促使其形成正确认识2)心理放松训练即在幽静自然环境或安静室内环境中放松其心情,可播放一些舒缓音乐,以放松心情,放下心理负担,一般1次/d,40min/次3)行为干预即通过舞蹈、绘画、组织运动和室外活动等,转移其注意力,使其建立良好生活习惯,摆脱消极情绪4)个别心理护理即对少数不愿敞开心扉者,需采用友善语气和态度加以交流,相互之间建立信任关系,鼓励其述说心理所想,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疏导。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DS(采用抑郁自评量表【3】评定,分值高低与抑郁程度呈正比等评分变化以及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总分100分,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SDS评分对比两组干预前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表1两组SDS评分对比(,分)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3.讨论近几年在校大学生患抑郁症概率不断上升,大部分原因是由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所致此类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较低,社会经验少、社会化程度低,因而在面对复杂的环境或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时,则极易发生抑郁症该病症不仅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存在影响,严重时还会危及其生命而在治疗此类学生患者的过程中,对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即从认知、行为、心理等三个方面加强干预,不仅能缓解其抑郁症状,还能使其对该病症有正确认知,从而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治疗和预防同时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还能促使患者积极的融入到各种学校社会活动中,从而使其提前体验社会生活,进而掌握一定的社会经验【4】。

      本文的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较对照组82.0%显著较低(P<0.05)因此可以看出,对在校大学生抑郁症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对在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影响效果显著,即可显著缓解患者抑郁症状,还能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Reference[1]康翠华.心理护理干预对在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3):290-291.[2]邹欢艳.大学生抑郁症干预与自杀防控的学生工作介入——以抑郁症学生帮扶案件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05):42-46.[3]胡义秋,刘双金,朱翠英,刘衔华.clock基因rs3817444多态性与大学生抑郁症、原发性失眠的关联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03):435-438.[4]王从江.体育锻炼对我国普通大学生抑郁症影响的Meta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03):75-79.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