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大学考研复习指南+知识点简介.docx
36页重庆大学考研复习指南————金金属属学学与与热热处处理理一一、、学学院院内内部部信信息息介介绍绍1.1 学院实力分析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始设于 1935 年,经过 70 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211 工程”和“985”项目平台的建设,现已成为重庆大学教学科研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 2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相应的博士后流动站(涵盖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冶金、冶金物理化学 6 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相应的硕士点) ;拥有一个国家级镁合金工程中心,一个国家级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学) ,2 个重庆市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 ,2 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新型 建筑材料与工程重庆-建设部重点实验室、冶金工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在国内材料 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1.2 专业信息介绍重庆大学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分 5 个方向,分别为金属材料学(即材料科学专业 、材料加工、材料成型与控制、冶金、建筑材料其中金属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合称为金材,考研初试及复试科目都是《金属学与热处理》这本书材料加工工程方向的主干课程有:材料前沿专题、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现代测试方法、材料加工基础、计算机在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材料制备工程、材料成形力学、材料成形工艺学、材料成形机电设备一体化等。
就业方向:可在机械、冶金、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大专院校、研究院、政府 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工作及大专院校的教学等工作材料科学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有:材料前沿专题、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基础、材料现代测试方法、高等金属学、现代功能材料,材料力学性能、工程结构材料、复合材料、以及热处理原理、工艺及设备等就业方向:可在机械、冶金、电子信息、 化工等工程领域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材料的设计、研究、 生产、 开发、经营、管理工作及大专院校的教学等工作建筑材料工程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材料前沿专题、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 程基础、材料现代测试方法、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硅酸盐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 及应用、建筑材料性能学、混凝土工程与技术、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化学建 材等就业方向:可在各建筑工程公司、路桥工程公司、工程监理公司、建筑工程 及材料质检部门、研究所、设计院、政府机关、工厂等从事相应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及大专院校的教学工作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在全国重点高校的同类专业中,重庆大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很强实力,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迄今为止, 已经为国家培养了近 5000 名铸造、 锻压和焊接工程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拥有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1.3 就业情况/发展前景从就业的角度来看,重庆大学材料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找工作难度不算大,最理想的工作单位是进大型国企、研究院,工资待遇方面依各个地区位置有所区别重庆大学的招牌在中西部地区名头很响,但在东部地区其影响力逊于东南大学和上海交大等学校,但发展前景并不是完全由学校所决定,在相当程度上这还取决于你的个人能力及你在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1.4 导师情况材料学院下设材料科学系、建筑材料系、冶金工程系、材料加工系、装饰材料工程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材料测试分析中心 7 个二级单位,现有在岗教职工 187 人,其中教授 28 人(博士生导师 21 人) ,副教授 57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 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一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一人,特聘教授一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一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一人金属材料(含材加)这个研究方向主要有 2 个研究团队,刘庆教授团队和潘复生教授团队。
导师简介及个人信息可以在学院官网上的师资力量的一栏找到1.5 考研内部信息介绍总的来说,重庆大学材料学院考研初试相对于其他学校而说是很公平的,大家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都一样,主要都是历年真题以及在各类网站上自己搜索来的一些资料在之前几年,重大材料学院都会开办考研班,主要面向本校考生,但从 2013 年考研起这个惯例已经被取消,学校明令禁止学院老师以任何形式开办班,这保证了广大考生公平竞争!二、专业复习规划指导2.1 指定/推荐参考书目金材、材控 2 个方向的考生的初试专业课考试书目均为《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由崔中炘、覃耀春老师主编2.2 拓展适用资料书目初试可以买一本上交版的《材料科学基础》 (胡赓祥、蔡询主编) ,在碰到不懂的知识点时可以结合这本书寻找答案2.3 考试情况分析材料学院的考研初试题型每年都在发生变化,早年其题型分为 3 种――名字解释、填空题和简答题,2012 年出现了 6 道简答题考生任意选做 3 道的新方式及 10 年来未 出现过的选择题,2013 年又回归往年出题方式并且出现了大量的画图题15 年以来真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比较紧密,一般为某一生活现象,但是需要用书上的相关知识解答,而不是像以前直接考某个知识点。
出题人希望通过灵活多变的题型来全面考察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我们要重视历年真题,但万不能依赖于历年真题,要从真题考察的知识点回归到课本上,花时间吃透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从来才能在考试时做到游刃有余2.4 阶段复习规划第一轮复习,时间在 6 月-9 月:主要针对课本知识,整理知识点,理解难点,同时 以课后练习作为巩固这一轮复习属于基本功阶段,因此,2013 年的考生们应该根据自 己的实际情况,多花时间在这一阶段,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基础知识打牢了,在 接下来的几轮复习中才能如鱼得水第二轮复习,时间在 9 月-10 月:用 1 个月左右的时间来演练历年真题,遇到不懂 的知识点要及时回归书本寻找答案,对于真题里的问答题和名词解释要反复的背、抄、 记,做到烂熟于心,同时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图形比如铁碳合金相图要会默画第三轮复习,时间在 11 月份-考试:这段阶段我们对这本书的整体框架及各个知识点已经有了一个很全面的了解,利用考前的最后 2 个月左右的时间把书本从头到尾把 每个知识点梳理一遍,同时对一些需要记忆的考点进行背诵;在考前一周可以做 2-3 套模拟题练练手,把状态调整到最佳2.5 备考复习建议在备考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沉下心来,细细琢磨各个知识点,这一点很考验考生的意志力;第二,就是不能过分依赖这份资料,我认为最科学的做法就是考生专门准备一本专业课笔记本,结合课本和资料边复习边总结,把重点难点易考点摘抄在笔记本上,这样的笔记是最适合自己的,在第三轮复习时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三三、、考考后后复复试试及及应应对对策策略略3.1 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历年来材料学院各个专业(除冶金专业)复试分数线均与学校工科线持平,不实行二次划线冶金专业属于国家照顾专业,考试科目与其他专业不同,故而不予介绍年份201720162015201420132012复试分数线330320320320320330专硕复试线历年均为 300 分3.2 复试比例通常说来一般考研复试都在 1:1.2 到 1:1.6 之间,但是 2013 年重庆大学材料学院复试比例没有公布,在事实上已经达到了 1:2 以上17 年竞争较激烈学硕复试比 1:3 以上,专硕 1:23.3 复试形式考研材料学院的考研复试采取差额复试的形式3.4 复试内容复试内容包括外语听力(近几年没有考听力)、口语、专业课笔试、专业综合面试、同等学力考生(含本科结业、成人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加试两门专业课考试其中笔试(满分 100 分) ,面试(含专业综合面试,满分 100 分;外语听力、口语,满分 100 分) ,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 20 分钟复试总成绩=复试笔试成绩*30%+面试成绩*70%3.5 录取办法复试结束后,将考生的初试成绩与复试总成绩进行加权求和作为考生的最终考试总成绩(初试成绩权重占 50%、复试总成绩权重占 50%) ,并以最终考试总成绩进行排序,由高到低进行差额选拔录取。
复试成绩不合格者,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考核和体检结果不合格者以及同等学力考生、本科结业生、成人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加试课程不合格者,视为复试不合格,均不予录取3.6 复试参考书目金材的复试参考书目与初试完全相同,都是《金属学与热处理》这本书材控的复试参考书目是《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胡亚民 重庆大学出版社知识点概要晶向指数[UVW],晶向族;晶面指数(hkl) ,晶面族{hkl};六方晶系晶向指数[uvw]→u=(2U-V)/3,v=(2V-U)/3,t=-(u+v) ,w=W→[uvtw]空间点阵和晶体点阵空间点阵和晶体点阵 为便于了解晶体中原子排列的规律性,通常将实体晶体结构简化为完整无缺的理想晶体若将其中每个原子抽象为纯几何点,即可得到一个由无数几何点组成的规整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抽象出来的几何点称为阵点或结点由此构成的空间排列,称为晶体点阵;与此相应,上述空间点阵称为晶格热过冷热过冷 纯全属在凝固时,其理论凝固温度(Tm)不变,当液态金属中的实际温度低于 Tm时,就引起过冷,这种过冷称为热过冷晶体结构体心立方 bcc面心立方 fcc密排六方 hcp原子数246原子间距a23a22a配位数81212致密度0.680.740.74四面体间隙半径0.126a0.06a0.06a八面体间隙半径0.067a0.146a0.146a四面体间隙数1288八面体间隙数644成分过冷成分过冷 在固液界面前沿一定范围内的液相,其实际温度低于平衡结晶温度,出现了一个过冷区域,过冷度为平衡结晶温度与实际温度之差,这个过冷度是由于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成分差别引起的,称为成分过冷。
成分过冷能否产生及程度取决于液固界面前沿液体中的溶质浓度分布和实际温度分布这两个因素动态过冷度动态过冷度 当界面温度 Ti95%转变量)的温度共析钢的加热转变共析钢的加热转变从铁碳相图中看到,钢加热到 727℃(状态图的 PSK 线,又称 A1 温度)以上的温度,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这个加热速度十分缓慢,实际热处理的加热速度均高于这个缓慢加热速度,实际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高于 A1,定义实际转变温度为 Ac1Ac1 高于 A1,表明出现热滞后,加热速度愈快,Ac1 愈高,同时完成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时间亦愈短共析碳钢(含 0.77%C)加热前为珠光体组织,一般为铁素体相与渗碳体相相间排列的层片状组织,加热过程中奥氏体转变过程可分为四步进行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奥氏体晶核的形成由 Fe-Fe3C 状态图知:在 A1 温度铁素体含约0.0218%C,渗碳体含 6.69%C,奥氏体含 0.77%C在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过程中,原铁素体由体心立方晶格改组为奥氏体的面心立方晶格,原渗碳体由复杂斜方晶格转变为面心立方晶格所以,钢的加热转变既有碳原子的扩散,也有晶体结构的变化基于能量与成分条件,奥氏体晶核在珠光体的铁素体与渗碳体两相交界处产生,这两相交界面越多,奥氏体晶核越多。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奥氏体的长大奥氏体晶核形成后,它的一侧与渗碳体相接,另一侧与铁素体相接随着铁素体的转变(铁素体区域的缩小) ,以及渗碳体的溶解(渗碳体区域缩小) ,奥氏体不断向其两侧的原铁素体区域及渗碳体区域扩展长大,直至铁素体完全消失,奥氏体彼此相遇,形成一个个的奥氏体晶粒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残余渗碳体的溶解由于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速度远高于渗碳体的溶解速度,在铁素体完全转变之后尚有不少未溶解的“残余渗碳体”存在,还需一定时间保温,让渗碳体全部溶解第四阶段第四阶段: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即使渗碳体全部溶解,奥氏体内的成分仍不均匀,在原铁素体区域形成的奥氏体含碳量偏低,在原渗碳体区域形成的奥氏体含碳量偏高,还需保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