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小古文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595537733
  • 上传时间:2024-11-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09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小古文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五年级语文上册小古文专项训练练习题 一、小古文阅读 母鸡 母鸡孵卵,数周成雏①随母出行,未尝远离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若遇猫、犬,尽力护之与父母之爱子无异② 【注释】①雏:幼小的鸟②异:不同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横线里 ①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 ) A.它的,指母鸡的 B.它,指母鸡 ②若遇猫、犬,尽力护之 ) A.它,指母鸡 _________ B.它,指鸡雏 2.你还知道哪些经典的动物母子故事,请写在横线上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对儿女情深意长,本期课文中《 》,记叙了母亲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 对 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___ 二、小古文阅读 名人眼中的读书观 【材料一】 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①,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②取舍于其间。

      ——(宋)朱熹 【注释】①纷错:纷繁错杂②遽:仓促 【材料二】 读书名言 ①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宋)程颐 ②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③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 ④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1.阅读材料一,对话古人,完成练习请用原文中的关键词来填空) 你好,朱熹先生读了您的文章,我知道了读书想有“得”,第一阶段是“ ”,第二阶段是“ ” 是啊,那当你对文中的意思有疑虑的时候,你应该 _____________,不要匆忙地取舍 2.材料一中的读书方法和材料二中哪位名人的读书方法相似?( ) A.程颐 B.苏轼 C.王豫 D.毛泽东 3.材料二中,“外物之味"中“味”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读书之味"中“味”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 三、小古文阅读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①好龙,钩②以写③龙,凿④以写龙,屋室雕文⑤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⑥,窥⑦头于牖⑧,施⑨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⑩叶公非好龙也,好夫 似龙而非龙者也 ——汉代刘向《新序》 【注释】①子高:叶公的名字②钩:衣服上的带钩③写:画④凿:酒杯⑤屋室雕纹:房屋上雕刻的彩绘⑥下之:到叶公住的地方⑦窥:探望,偷看⑧牖:窗户⑨施:伸入⑩是:所以 夫:这,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_________________ ②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 "画出描写叶公平时“好龙”表现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叶公见了真龙表现的句子 3.通过这个成语故事,我们知道了叶公表面上 龙,实际上却 龙 四、小古文阅读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①友人家主人与食,嫌淡而无味主人闻,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尚尔②,况多乎?”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然食已口爽③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无益,反害之 【注释】①适:到……去②尚尔:尚且这样③爽:败坏(口味)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主人闻之 _________ ②益盐 ③缘有盐故 _________ ④愚人无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无益,反害之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愚人很愚蠢?(用原文语句回答) 五、小古文阅读 鸦狐 鸦本不善鸣一日,口衔食物,稳栖树上适①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②心生一计,曰:“闻先生有霓裳羽衣③之妙,特来一聆④仙曲,以清俗耳幸勿见却⑤!"鸦信为然,喜不自胜,遂⑥开声张口,其食物已脱落矣狐则拾之,谓鸦曰:“将来有羡⑦先生唱者,切勿信之,必有故也俗云⑧:甜言须防是饵 【注释】①[适]正好,恰好②[乃]于是③[霓裳羽衣]一种乐曲和舞蹈④[聆]听⑤[见却]推辞、退却⑥[遂]就,于是⑦[羡]爱慕⑧[俗云]俗话说 1.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写字句子后面的横线里 ①鸦本不善鸣___ ②无以为法 ③必有故也___ ④甜言须防是饵 2.“适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心生一计"请联系上下文,写一写狐狸的计策具体是怎样的 3.有关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D A.一切赞美的话都是谎言,我们绝不能相信。

      B.一个人如果赞美你、夸奖你,那他必有不良图谋 C.一个人要谦虚谨慎,不要轻易表现自己的才华,更不能卖弄 D.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特别是别人吹捧、奉承你的话,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六、小古文阅读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①以荻②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③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太夫人:这里指欧阳修的母亲 ②荻:一种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③闾:邻里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荻画地 以: B.教以书字 书: C.或因而抄录或:___D.及其稍长 及: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最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聪明过人___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间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唯读书是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哪一句话最能体现欧阳修苦读?用横线划出来 5.这则故事印证了《论语》中的一句话:“我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_。

      七、小古文阅读 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①少时,学书②不成,去③学剑,又不成项梁④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⑤ 【注释】①籍:项羽②书:指古书典籍③去:抛弃④项梁:项羽的叔父⑤竟学:学习完成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项梁怒之 B.学万人敌 C.又不肯竟学 2.解释下面句子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3.“志大才疏"已经成为成语,根据短文可以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项羽志大才疏的原因是 八、小古文阅读 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①、如爪②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③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注释】①丝:细丝②爪:蟹爪③性:本性 1.短文从香气、 _____________、颜色种类和 五个方面介绍了菊花菊花颜色多而艳丽,可以用“ ”这个四字词语来概括 2.“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一句中,“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中,作者将菊花与 进行对比,写出了菊花 的特点 3.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皆爱菊,在古诗词中留下了许多咏菊佳作请你读下面的诗句并从中选择喜欢的一句,在书签上工整地抄写下来,力求美观,注意竖写格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 九、小古文阅读 勤俭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量入为出,凑少成多唯勤能补拙,省俭可养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_____________,戒奢以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衣不求华,食不厌蔬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注释】修身:修炼身心 1.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充完整 2.请写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中的两对反义词 3.“唯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两句话告诉我们 4.根据意思写出文中对应的句子 在过富有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

      5.结合注释,写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的意思 6.请再写出一句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 十、小古文阅读 父子性刚 有父子俱①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②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③挺立良久④父寻至⑤见之⑥,谓⑦子曰:“汝姑⑧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选自明代冯梦龙《广笑府》 【注释】①俱:都②市:买③遂:于是④良久:很久⑤至:到⑥之:指他儿子与人相对而站⑦谓:对……说⑧姑:暂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值一人对面而来: 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十一、小古文阅读 文彦博①树洞取球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②取之,穴深,不能得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③浮出 【注释】①文彦博:北宋时期政治家②谋:商议③遂:于是 1.“群儿谋取之"的“之”,指的是:( ) A.文彦博 B.球 C.树洞 D.盆 2.文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的做法,运用的原理是:( ) A.球在水中的浮力___B.球的弹跳力 C.树洞的蓄水性 _________D.盆能盛水的功能性 3.这个故事主要表现文彦博是个( )的孩子。

      A.团结友爱 B.乐于助人 C.见义勇为 D.聪明过人 十二、小古文阅读 人有从①学者②,遇③不肯教,而云④:“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⑤渴⑥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⑦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从:跟随②者:的人③遇:董遇,人名④云:说⑤苦:苦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