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体验.doc
8页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体验我们学校是鹤岗一个偏远的矿区子弟学校,家长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这些年在生源自然减少的情况下,又有条件稍好一些的家长择校观念的增强,我们学校的入学学生的数量和质量都处于急剧下滑的局面,作为一个班主任与数学教师,我们的教学管理和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数学学科中的学困生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数学学科的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上课盼下课;应付写作业;考试心没底,老师家长直叹息,在课堂上,老师想:“不管怎样,我得把教学任务完成了所以就按部就班的讲课;与学困生保持半理不踩的关系,你要是不影响我讲课就好,否则有影响别人的举动,我就动用教师的尊严,来个风雷行动,弄得课堂成了批斗会久而久之,学困生有许多都形成了逆反心理,上课时的不守纪律行为更加严重,学困生的队伍如果不及时补救,甚至还要由学困 发展成“他困”例如辍学、去网吧、游戏厅等学困生的行为对其本人和班级影响的程度是很大的,针对班上的学困生,我在开学初半个月摸清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我为这些学困生每人建立了一个基本转化档案,把他的家庭状况、小学数学基础、爱好习惯一一作了统计,分析了可能导致他数学学习差的原因。
除了打或与家长直接见面沟通外,要求家长重视子女的学习和教育方式方法,我还有针对性的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去达到改变学困生现状的目的一) 让学困生爱上本来的数学,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1)数学是一门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要想学好它,除了尊重学科的本真特点外,教师还要消除学困生对它的恐惧,在教学时,用具体、生动的教学方式来诠释它的抽象;例如,我经常尝试用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媒介开展数学教学,它除了能增大课堂容量,还能对一些几何变式图形、代数中的实际问题等分析起来栩栩如生,如同欣赏动画般感觉,例如我讲一次函数时,就用了几何画板,既快捷高效,又生动直观,很快的吸引了学困生的眼球,利用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我鼓励他们在电脑课上学用几何画板解决数学问题、搞一些数学课题研究的幻灯片比赛等,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计算机知识,又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探索中体味者数学的神奇和快乐,他们开始觉得数学也很有趣2)课堂语言的幽默化例如我在讲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时,把方程一边项的位置变化叫“小移”,不变号,方程两边项的位置变化叫“大移”,要变号,无意之中被同学们叫成了“大姨”和“小姨”,大笑过后,同学们记住了移项法则与加法交换率的符号区别。
3)课堂批评的巧妙性用机智的语言提醒开小差的学生往往比直接批评效果要好的多,例如,我班的赵春祥数学课上又溜号了,我故意叫他起来答问题,他开始没答上来,周围同学小声提醒后,他答出了正确答案,我马上说:“赵春祥同学刚才正在思考另外一个数学问题,但还能把这道题答对,看来他挺聪明的,上一个问题下课可以讨论,跟上大家的思路才行啊!”他坐下的时候,目光里充满了感激,我从不利用上课的时间对学生讲一些空泛的大道理,而是“罚”不注意听讲的学生,作几道本节讲的数学题,答不出时也不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让他自己看例题,翻笔记,还不会时再请教别人,经历了这些,学困生会逐渐懂得学习是要靠自己努力,即内因才是变化的真正所在4)重视数学知识的运用,很多学生觉得学好数学目的就是为了考个高分,用分数刺激学习,而学困生大都成绩较差,所以往往对学习失去兴趣,我在备课时很留意搜集数学家的小故事,例如小欧拉智改羊圈的故事,几何之父欧几里德,西方的勾股定理之父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与数学的故事等激励学生学好身边的数学,学好数学是为了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增加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机会,例如:在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后,我曾鼓励学生回家帮家长计算使用哪种交话费方法更实惠,用统计学方法调查班级学生零用钱的使用情况等,都给学困生提供了课外学习的空间,这使他们感到,数学其实很实际,很有用,学习的时候也就更有了毅力和决心。
(二)改变学困生的偏执习惯(1)敏感自卑型这类学生害怕上数学课,怕老师提问,有问题也不敢问,怕遭耻笑2)过分好动型这类学生注意力时间较短,老师批评后仍我行我素,这两种情况的结果都是长期的压抑和逆反心理所致,数学学习随时处于停滞状态对策:(1)我采用了分组互助,分散“突围”的方法,我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学习组,选出小组长,每天的学习情况先由教师对小组长进行检查,尤其对学困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指导,然后再由小组长下去对学困生当天的学习情况给予检查指导,尽量做到堂堂清,课课清,周周清,这样分组管理,带动整体提高的方法目的是打破学困生原来学习的不良习惯定势,循序渐进的提高他们的成绩,改变知识断层现象,使之迅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对策:(2)分层作业 由于学困生的基础状况,意志力毕竟赶不上“正常生”,就象有些人说的,他们象生了霜冻的小草,要想缓过来,就的低标准,慢慢来因此作业就要防止大帮轰,作业要体现出层次感,我要求的作业组长需要做能力拔高题,普通同学可以选做拔高题,学困生只要求做必作题,在评价方面自然也要分层,做同样的题,组长的正确率需达到80-90%,普通同学需达到60-70%,学困生需达到45-60%。
3)学困生优先的原则,要求小组长要做到对学困生要优先提问、优先、优先鼓励,不断唤醒他们学习的热情以上做法的产生来自于我参加学校了《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课题研究和实验,通过学习和实践,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明显改观,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增强了,注意力变得集中了,不在害怕考试,作业也工整认真了许多,考试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家长的脸上又出现了久违的笑容,我知道,要想使个个学生都变成“数学迷”,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坚信只要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困生,师生、生生之间建立真正的平等,既重学科特点,又穿插教法灵活,既重基础,更重应用提高,在共性学习中突出个性,既分散突破,又大面积提高,在辛劳之余,我们也为这些学生的行为之转化感到快乐,我们相信,通过每个教育者的努力,这些受了伤的小草会早日焕发出蓬勃的生机黑龙江省教育学会25届年会论文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体验 鹤岗市第十四中学董 淑 梅2011年4月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25届学术年会成果申报表成果名称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体验类 型成长叙事作者姓名董书梅职务教师职称中教一级性别女年龄40单位鹤岗市十四中学通讯地址鹤岗市十四中学邮编154105联系13946759630邮 箱dongshumei1968@内 容 提 要《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已成为近两年来我们学校的省级课题,作为课题组成员,我承担了《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的子课题研究任务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数学学科的科学性、抽象性以及教师关注程度不够,以及教学方法的单调,评价形式的单一造成了学困生的产生,因此,我以调动学困生的兴趣为目的,以灵活多便的教学形式为手段,为学困生营造互帮互学的平等氛围,使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加顺畅。
单位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市(地)行业教育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初评意见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终评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盖 章 年 月 日注:此表“内容摘要”以前项目均由成果申报者本人填写清楚,作为申报成果的封面,附在申报的成果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