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

2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7083303
  • 上传时间:2021-11-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1.28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 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3. 使学生进-步认识“〉”、“V”、“ = ”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 小4.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5.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6. 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口常生活的密 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7.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 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而的健康发展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410的认识和加减法8、910数的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Z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全单元教材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这些内容 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 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 非常重要的地位1. 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 相对集中安排6〜10的认识教材改变了传统教学逐一认识10以内的数的作法,采用相对集中的办法,将6和7、8 和9分别放在一起认识,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 好地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大小由于数“10”是由两个数字组合而成的, 学生认识10特别是它的写法,相对要比前面所学的数困难一些,因此教材单独安排了 10 的认识,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10的概念2) 认数与计算紧密结合教材将6〜1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有机地结合起來穿插安排,学习一组数后紧 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或数的组成学习相应的加法和减法如6、7的认识和有 关6、7的加减法,教材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体会6、7的组成,然后通过学具拼摆引出 有关6和7的加法、减法计算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利用数的组成更好地掌握10以内数的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计算中加深数概念的理解3) 让学生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6〜10各数的认识,教材都给学生提供了经历数概念产生过稈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结 合生动的画面按照数数(通过具体实物与自然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而理解自然数所表示的基 数意义)一认识数字一数的顺序一比较相邻两个数Z间的大小一序数一写数字一数的组成的 顺序认识数,这个过程不仅从不同侧面展示了 6〜10各个数概念的丰富内涵,同时还给学生 提供了经历数概念形成过程的情境和机会,让学生有条件在现实背景中抽象出6〜10的数概 念,形成相应的数感。

      4) 教材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思考性木单元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都比较注意现实性,使教材内容成为学生主动从事 观察、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的有效素材首先,教材注意选择学生所喜欢的素材作为数学 知识的载体,如充分利用小动物图帮助学生认识数的计算,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英次,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学习如笫72页用小鸡觅食的生动画面 引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这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能直观地展示连加、连减的 计算过程及其算理再次,教材尽量避免直接向学生呈现现成的答案,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些 探索的线索,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答案另外,教材除在认数和计算过程中密切联系学 生的生活实际外,还两次集中安排了 “生活中的数”的内容,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自 己的身边,我们的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5)让学生在学生中体验教学的价值和用数学的乐趣本单元教材除集中安排了 “生活中的数”外,还安排了大量“用数学”的内容(如第 47页、第51页、第58页、第62页等),另外教材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充分体现数学价 值的习题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学的数学都是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 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 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教学内容的安排本单元教材由“6和7”、“8和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整理和复习”等七个小节组成下面对这些内容作一简要说明1) 6、7的认识和加减法其内容包括6和7的数概念,并根据数的组成介绍有关6 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最后还安排了用有关6、7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用数学” 的内容2) 8、9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6、7的认识和加减法基本一致, 所不同的是要求比前者略有提高如在6、7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中出现了 “一图两式”(即 根据一幅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而在本小节则出现“一图叫式”(即根据一 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另外,教材在第60页第5题中渗透了统汁思想, 以及在练习中安排了比多比少的内容3)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在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上与前两小 节基本一致,但有两个明显的区别:一是在认识数的过程中省略了 10的序数意义,这主要 是考虑到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经比较清楚了,教材没有把10的序数意义明确写出来 二是教材在第70页专门安排了填未知加数的内容,这一问题需要逆向思考才能解决,对一 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儿童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教材安排这一内容一 方面有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另一方面它可以为后面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 和退位减法做一些准备,这种准备不只是一种知识准备,更重要的是一种思考方法和解题策 略的准备,可以把它看成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提前孕伏和早期渗透4)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教材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内容的安排上充分利 用直观图,通过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尽管 如此,由于一年级儿童受年龄特点的限制,这部分内容同前面的"填未知加数” 一样,是学 生学习的难点这是因为连加或连减都是市两个计算步骤构成的一个连续的口算过程,在计 算中都要先记住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或相减)才能完成其 计算任务,一年级儿童容易出现由于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 象加减混合计算,更容易出现由于前后两个计算步骤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不一致使计算过程 不能顺利进行的困难5)整理和复习这部分教材分两部分安排:先是对所学内容的整理,使其系统化; 然后专门安排一个练习,让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其掌握水平这是学生第一次进 行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其内容包括“I〜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 减 法”两个单元,复习整理的重点是10以内的数概念和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这部分内 容教学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加深学生对10以内数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强化10以内数的 数感;二是进一步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并形成相应的口算能力教学建议本单元作为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 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來看,本单元的知识主耍是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的在教学中应 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以此丰富学生关于6〜10各数概 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的数概念和相应的加 减法计算方法观察和操作作为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要特 别注意以下两点1) 根据学习任务突出观察和操作的重点,如学生对第72页反映连加过程的小鸡图 的观察,重点就应放在走來2只小鸡和又走來1只小鸡的增加过程上,以此让观察更好地为 理解“5 + 2 + 1”的意义和计算顺序服务2) 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6〜10的数概 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彖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让他们有观察、操作的愿望 其次,全体学生都要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所参与的观察和操作活动 过程。

      中外要特别注意观察和操作要与思考结合起來,让学牛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2. 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教材在6和7、8和9、10的认识及有关计算之前都安排了一幅反映所学知识内容的主 题图,这些图除具有供学生数数、抽象数概念和理解计算过程及方法外,还有培养学生良好 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促进 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如认识6和7的主题图,教学时除了要发 挥它让学生数数,从中抽象出数6和7外,还要充分挖掘画面内容关于讲卫生、爱劳动、热 爱班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以此让学生在认识数6和7的过程中,同时 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3. 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6〜10各数,教材都是按照数数一认识数字一数的顺序一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 序数一写数字一数的组成的顺序去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方面反映了数概念的内涵,另一方 面也体现了教材对学生认识数的逻辑顺序的考虑教学时要注意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引导学 生有步骤地逐一认识、理解数概念的内涵,让他们感受到数的含义二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 施(如创设恰当的情境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活动过程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概念的 学习活动,让他们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4.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本单元的加减法计算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引导学生掌握的: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 减法,二是通过学具拼摆计算加减法,三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教学时 耍高度重视这些方法和途径,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选择自 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计算教学要充分体现《标准》关于“算法多样化”的 理念为此,如果部分学生不采用教材介绍的方法计算,而用数数的方法计算10以内的加 减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中逐步常 握其他计算方法5. 加强学生“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教材从本单元开始安排了大量“用数学”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教材通过具体画面创 设恰当的情境,用大括号“ ~v一^ ”表示总数(或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 ” 表示所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求出所要求的问题这对学生巩固加减 法意义和1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放手让学生去大担探索,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 面也要加强学生“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大括号和问题所表示的意义、怎样在问 题情境中去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 方法和途径,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6. 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材在本单元两次集中安排了 “生活中的数”,其目的是让学生把已学到的数和FI常 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中感受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时除用好这些材料外,还要注意充 分挖掘英他内容中有关学数学、用数学的资源,并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血去切实感受学数学、 用数学的乐趣1) 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如让学生在观察和学具拼摆的过程 中感受认识数和计算的乐趣2) 引导学生体会用教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乐趣,如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