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技术考核标准(孕产妇保健部分)A卷(100分).doc
9页操作技术考核标准(孕产妇保健部分)A卷(100分)考核单位:考评人: 考评日期:产科四步触诊法.听胎心法一、 适应证(1分)妊娠20周以后二、 准备工作(4分)用物:血压计、体重秤、皮尺、胎心听筒或多普勒胎心仪三、 操作方法包括测量血压、称体重、测量腹围、宫高、四步触诊、听胎心、骨盆外测 量(5分)1. 测量血压(5分):患者取坐位,手臂与心脏在同一水平,测量血压, 如产妇血压较基础血压增高时,应先休息15分钟后重复测量,并做记录2. 称体重(5分)3•测量宫高腹围(5分):孕妇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塑料软尺测量子宫底 到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此为宫高用软尺经脐水平测量腹周径,此为腹 围并做记录4. 腹部四步触诊法:孕妇同样是在排空膀胱,取仰卧位,两腿稍屈曲时检 查(5分)前3步手法,检查者面向孕妇(5分),第4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 孕妇右侧(5須第一步手法(5分):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底部,确定子宫底高度,估计胎 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再以双手指腹交替轻推,分辨宫底处是胎体的哪 一部分,圆而硬有浮球感的为胎头,宽而软且形状不规则的为胎臀第二步手法(5分):检查者双手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 深按检查,两手交替进行。
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各在母体腹壁的哪一侧,平坦 饱满部分为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后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 分为胎儿肢体,有时感到胎儿肢体在活动第三步手法(5分):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 握住胎先露部,经一步查清先露是头还是臀,再左右推动先露部,以确定是否 衔接能被推动,表示尚未衔接入盆若已衔接,则胎先露部不能被推动第四步手法(5分):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先露部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 深按,再一次核对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先露为胎 头时,一手能顺利进入骨盆入口,另一手则被胎头隆起部阻挡,该隆起部称胎 头隆突枕先露时,胎头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胎头隆突 为枕骨,与胎背同侧5. 听诊:使用胎心听筒或多普勒胎心听诊器在胎背一侧听取胎心,头先露 时胎心于脐下右侧或左侧;臀先露时胎心于脐上右侧或左侧;肩先露时,胎心 于脐周听到(5分),正常胎心120〜16 0次/分(5分四、注意事项1. 体重增加在孕期约12・5Kg,其中妊娠期平均每周增加0. 5Kg (5分), 如短时间内增加过快,应注意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妊娠水肿等,若体重增加 不多,或一段时间不增加,应注意孕妇营养状况及胎儿生长情况(5分)。
2. 血压:正常妊娠期血压不应超过140/90mmHg,或基础血压相比不超过 30/15 mmHg,于孕20-26周应测平均动脉压(MAP ),计算公式为舒张压+1/3脉 压,正常<85 mmHg,若^85 mmHg,妊娠晚期有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5 分)3. 用皮尺测量腹围和宫高时,皮尺松紧要适宜,如果腹围和宫高增长缓慢, 不符合人周,应注意胎儿生长受限(5分)4. 做腹部检查时,检查者手要温暖,用力度适当,不宜过重过轻(5分)5. 听胎心时,应注意胎心的频率、律是否齐,注意与脐带杂音、孕妇脉搏相鉴别(5分)操作技术考核标准(孕产妇保健部分)B卷(100分)考核单位: 考评人 考评日期: 骨盆外测量一、 适应证(5分)妊娠20周以后,为妊娠中晚期检查的内容之一二、 准备工作(5分)用物:骨盆外测量器、骨盆出口测量器三、 操作方法孕妇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露出腹部(5分)检查者位于孕妇右侧进 行检查(5分)1•骼棘间径(TS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骼前上棘外缘的距离(5分), 正常值23〜26cm ( 5分)2•骼皤间径(IC)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骼皤外缘最宽的距离(5分),正 常值为25 ~ 28cm ( 5分)。
3•紙耻外径(EC)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 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5分),正常值18-20cm (5分)第5腰椎 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或相当于骼皤后联线中点下1 ~l・5cm处(5 分)此径线间接推断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使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紙 耻外径于骨质厚薄相关,EC值减去1/2尺橈周径(围绕右侧尺骨茎突及橈骨茎 突测得的前臂下端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5分)4.坐骨结节间径(IT)或称出口横径(TO)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向腹部 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缘间的距离(5分),正常值&5~9. 5cm (5分)也可用检查者的手拳概测,能容纳成人横置手拳则属正常此径线直 接测量骨盆出口横径长度若小于8 cm因加测骨盆出口后矢状径(5分)5•耻骨弓角度)体位同上,用两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置于耻骨联合下缘, 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5分),正常值为9(r, 小于8(r为异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5分)四、注意事项1、 动作要轻柔5分)2、 注意保暖和遮挡病人5分)3、 测量数据要准确5分)操作技术考核标准(儿童保健部分)A卷(100分)考核单位: 考评人 考评日期: 体格测量一、 体重(40分)1 )测量前准备: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体重秤零点(5分)。
儿童脱去外衣、 鞋、袜、帽(5分),排空大小便,婴儿去掉尿布(5分)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 暖,让儿童仅穿单衣裤,准确称量并除去衣服重量(5分)2)测量方法:测量时儿童不能接触其它物体(5分)使用杠杆式体重秤进 行测量时,放置的袪码应接近儿童体重,并迅速调整游锤,使杠杆呈正中水平, 将祛码及游锤所示读数相加;使用电子体重秤称重时,待数据稳定后读数(5分) 记录时需除去衣服重量(5分)体重记录以千克(kg)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 位(5分)二、 身长(身高)(30分)1) 测量前准备:2岁及以下儿童测量身长,2岁以上儿童测量身高儿童 测量身长(身高)前应脱去外衣、鞋、袜、帽5分)2) 测量方法:测量身长时,儿童仰卧于量床中央,助手将头扶正,头顶接 触头板,两耳在同一水平(5分)测量者立于儿童右侧,左手握住儿童两膝使 腿伸直,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触双脚跟部,注意量床两侧的读数应保持一致, 然后读数(5分)测量身高时,应取立位,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挺起,两臂自然下垂,脚 跟并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跟、臀部与两肩胛间三点同时接触立柱,头部保 持正中位置,使测量板与头顶点接触(5分),读测量板垂直交于立柱上刻度的 数字,视线应与立柱上刻度的数字平行(5分)。
儿童身长(身高)记录以厘米(cm )为单位,至小数点后1位(5分)三、头围(30分)儿童取坐位或仰卧位,测量者位于儿童右侧或前方(5分),用左手拇指将 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处,经枕骨粗隆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 使软尺紧贴头皮,女童应松开发辫(20分)儿童头围记录以厘米(cm)为单位, 至小数点后1位(5分)操作技术考核标准(儿童保健部分)B卷(100分)考核单位: 考评人 考评日期: 体格检查(1) 一般情况: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面容、表情和步态5分)(2) 皮肤:有无黄染、苍白、紫纟甘(口唇、指趾甲床)、皮疹、出血点、瘀斑、血管瘤,颈部、腋下、腹股沟部、臀部等皮肤皱褶处有无潮红或糜烂10分)(3)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的大小、个数、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5分)(4)头颈部:有无方颅、颅骨软化,前囱大小及张力,颅缝,有无特殊面容、颈部活动受限或颈部包块10分)(5)眼:外观有无异常,注视、追视情况5分)有无结膜充血和分泌物,眼球有无震颤婴儿是否有(6)耳:外观有无异常,耳道有无异常分泌物5分)(7)鼻:外观有无异常,有无异常分泌物5分)(8) 口腔:有无唇腭裂,轄齿及轄齿数(10分)。
口腔粘膜有无异常扁桃体是否肿大,乳牙数、有无(9)胸部:胸廓外形是否对称,有无漏斗胸、鸡胸、肋骨串珠、肋软骨沟等,心脏听诊有无心律不齐及心脏杂音,肺部呼吸音有无异常10分)(10) 腹部:有无腹胀、疝、包块、触痛,检查肝脾大小10分)(11) 外生殖器:有无畸形、阴囊水肿、包块,检查睾丸位置及大小10分)(12) 脊柱四肢:脊柱有无侧弯或后突,四肢是否对称、有无畸形,有条件者 可进行发育性競关节发育不良筛查10分)(13) 神经系统:四肢活动对称性、活动度和肌张(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