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片教研工作总结10篇.docx
36页联片教研工作总结10篇 联片教研工作总结1 实验小学教育,是沁源教育中一片肥沃的土壤为了让教师释放夺目的光彩,我们片以“联片互动,区域推进”为切入点,建立了“实践反思、合作分享、专业支持”的联片教研机制,健全了县、片、学校三级教研网络,开展了“课题推进、行动—感悟、合作教学、反思实践、”等教学行为研究通过联片教研活动,广大教师尝到了甜头,体会到了成长的乐趣本学期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一、推进联片教研的行动策略 (一)领导机构成立联片教研领导小组,由实验小学校长孙世耀任组长,联片校王和中心校校长段玉书,官滩中心校校长胡建斌,景凤中心校校长南俊强任副组长,下设片中心教研组和联片校中心教研组,以教研员为桥梁或纽带,形成三级教研领导网络学校将联片教研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联片教研融为一体我校教务处和教研室具体实施,共同负责联片教研活动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和检查评估,对所联盟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调研指导,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开展领导小组以每月一次的“校本教研协作”工作例会为形式,及时对各联片校教研进行指导、协调 (二)校本教研联动协作、分片服务以“一月一个侧重,一校一个主题”纵向贯穿,以“一校一个特色,一片一种形式”横向联通,切实提升校本教研的研究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语文、数学学科,以实验小学、王和中心校为龙头,整合教师资源,以合作教学、反思实践为内容,达到资源共享、合作享受的目的;英语、数学学科,以官滩中心校,景凤中心校为主体,整合学科资源、教师资源,通过“课例教研、案例反思”的教学行为,促进片区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教学研讨、课题推进、举行“课题研究报告、学习交流反思”,挖掘学校研究资源、教师资源,为联片学校、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构建了联片教研制度体系 (一)职责制度 为使活动有效进行,我们明确了联片、学校中心教研组的职责,具体如下: ①联片领导:协调片区各学校关系,解决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好宏观管理工作,保证联片教研顺利开展 ②学校领导:校长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把联片教研作为学校工作的大事来抓,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制定发展规划和学期联片教研计划,组织协调,提供必备的经费和条件,保证联片教研的有效实施 ③教研员:负责本教研组计划制订、活动的过程管理、活动小结负责向联片中心收集有价值的相关材料 (二)活动制度 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联片教研的目标以实现高效教学为教研走向。
以启发教师自我反思为教研基础,结合实际,建立了制度一是建立了学习培训制度;二是建立了对话交流制度;三是建立教育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制度;四是建立评价激励制度等; 三、开展联片教研的具体做法及亮点 我们本着“一月一个侧重,一校一个主题”的.工作推进思路,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从XX起,我们在校本教研这块教师成长的沃土上,执著追求,辛勤探索开展了“合作教学、课例教研、案例反思”等各具特色的校本教学行动研究,课改正在健康发展,稳步推进联片教研,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 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下三种主要模式: 1、“读书沙龙型”——4月份,以由实验小学、王和中心校校长为代表直面教师需要的专题研讨──以解决教师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开展了“教研理论、师德论谈”为主的教师“沙龙”或对话活动这是基于教学情境的实践反思──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将教育教学闪光点与缺憾记录下来,形成研究轨迹如在实验小学举行的“师德沙龙”研讨中,将师德提升为“有血有肉”的师德、与时俱进的师德这种研究的着眼点是通过学习型的研究来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是研究结果的主要呈现样式。
2、“反思实践”型——以官滩中心校、景凤中心校为代表它以教学实践为切入点,进行自我反思以教师备课为生长点,实行同伴互助以课堂实践为归宿,实现行动跟进官滩中心校中心教研组的《爱我沁源共建家园》的校本综合课形式将某些“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展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案例教学为联片教研添了精彩的一笔 3、“行动—感悟”型——5月份,以实验小学为代表的二年级语文观摩研讨教学,杨永洁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语文课《我不是最弱小的》拉开了研究型教研的帷幕,它是以研为着眼点,教研活动间接服务于教学需要,强调树立问题意识、理论意识和成果意识其具体内容有:寻找自己的教学问题——设计自己的解决方案——展开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解决自己的教学疑惑——通过交流,留下了自己的教学感悟 名师的课给人以启示,普遍得到了一线教师的认可与欣赏6月5日、6月10日至11日,我校教师积极参与了沁源县教育局质量提升“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教师杨__、杨__、杨__、王__参与了与专家上同课异构课,达到了同台竞技,坦诚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它起到了骨干带动作用这次活动中,全县每所学校均推荐2~3名骨干教师参与观摩。
各片区协作组的教研员一道参与观摩活动,活动结束后,我校组织联片区教研员就本次“同课异构”课展开交流和学习,一道承担引导青年教师学会听课、说课、评课的任务通过这次活动,骨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自觉地将先进的教学方式落实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无论在本学校、所在片区校,都起到了骨干引领作用此次县级教研活动为我校校际联盟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我们一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在本校和同盟校之间大力开展这样有针对性的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实现了校际间资源共享,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总之,区域联动联片教研模式打破了“一校为本”,“单兵作战”的传统格局,增进了校际沟通,对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更多的为教师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整体提升了校本教研模式,有利于形成氛围,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深层次的同伴互助 四、开展联片教研的反思与提升 联片教研已成为我们我片校本教研行动的一个重要策略经过一年多的联片教研实践,我们认为: ①切实可行的联片教研制度是有效推进校本教研的保障进一步加强联片教研活动的管理与评价,给教师以人文的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的教研排忧解难,要为他们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教师的困惑及时得到回应,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因此,联片教研制度关键是看它能不能转化为校长的管理行为、教师的研究行动 ②专业引领是有效推进联片教研的关键问题式”的联片教研,主题的选择采用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的方法,是当前一线教师急待解决但又感到困惑的问题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言,有效的专业化引领应该能够进行教学现场的有效指导,因此,我们必须抓紧培养学科领头雁,把专业引领转移到片区内教学一线的专家教师 ③联片教研文化建设是有效推进联片教研的基础教研文化是一种超然与制度之上的有教研兴趣、教研意识、教研氛围、教研习惯所组成的学校文化教研文化发挥着对教师职业的系统性和基础性作用这种作用过程也是一种由表及里、由外而内、潜移默化的形象塑造的过程,一旦这种文化沉淀于教师身上,并成为自身的一种素养因此要致力于联片教研文化的建设,让教研文化贯穿于每一位教师的日常工作中 在联片教研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校本教研的优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把学科校本教研引向纵深发展,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实践,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个新课题在今后的“校本教研、联片互动”实践中,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索联片教研的模式,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使实验小学片区的教学质量能更上一层楼! 联片教研工作总结2 为了更好地整合校际间的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交流,发挥骨干教师专业引领的作用,提高学校教研活动实效,本学期数学学科在区教研中心的统一安排下开展了联片教研活动。
以老师们普遍困惑的问题为联片教研的研讨专题,以同题课堂教学展示为载体,深入研读教材,内化课标理念、提升专业素质 本学期小学数学学科共进行了6次联片教研,即三个片区4月份、5月份每月进行了一次集中研讨活动,在5月底进行了跨片区的两次全区范围的同题研讨活动各片区涉及的主题有:“观察和比较在概念教学中的重要性”、“关于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中位数、众数这两个统计量”、“如何应用现有资料突破《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重难点?”“如何通过动手操作引出概念?”、“如何唤起与提升学生‘认识时间’的生活经验?”、“《折线统计图》教学应注意些什么?”、“《解决问题》应注意些什么?”围绕主题对8个课题进行了的研讨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联片教研及同题研讨活动 一、联片教研促进了促进了校际交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各学校之间发展是不平衡的,那么在异质结组的联片组内,各校间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其中各校主抓教学的领导及骨干教师在活动中发挥了引领和带动的作用,在教材的解读、课堂教学的把控、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尤其是,农村学校的规模都比较小,各校一般都是单一制,教师没有平行班的同伴,那么对于教材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教师交流起来会受到阻碍,教师间缺乏有针对性的交流,联片教研让各校同年级教师的同伴多了起来,相同的年级,可交流的内容会更多,解决问题的措施更具体、更可行。
可以说“‘研’的群体增大了,‘研’的条件提高了 二、借助网络,让联片教研的研讨向前拓展、向后延伸 (1)集中教研活动前,网上研讨,让主题研讨向前拓展各联片校搜集有关主题的资料在网上上传,供老师们学习各校组织老师们在网上发表自己对主题的认识使老师们对这一主题的认识向前拓展,同时讲课教师在讲课前上传自己讲课的教学设计,片区内的同年级教师及时上网查看,以便更好的理解讲课教师的设计意图,分析设计的优劣,为研讨时发言做好准备 (2)集中教研活动时,观摩研讨,让主题研讨得以深入观摩同课题的两节课,讲课教师尽量用课来诠释自己对主题的认识,课后先进行反思听课老师再结合同题的两节课例面对面研讨,使老师们对这一主题的认识得以深入在渝东街片区进行的第二次联片教研,主题是“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结合三节课《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大家对“为什么提倡算法多样化、怎样让学生在多样的算法中不迷失,而有所获?”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对“算法多样化的理解”认识更准确更深刻了 (3)集中研讨结束后,网上研讨,让主题研讨向后延伸在集中研讨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整理,在网上上传自己的活动反思或课例研究报告,大家互相浏览彼此的反思,对主题及课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这样在联片教研活动中,讲课教师经过“校内备课、讲课、反思修改片区内二次讲课”的过程得到锻炼 其他参与教师经过了自我学习集中交流学习反思后,在认识上也有一个提升 三、融教材培训于同题研讨活动中 本学期各组的第一次联片教研均为区规定的五年级的教学内容,以新课程第一次推进年级中的新内容、教师普遍认为不好把握的内容为课题,以课例为载体解决教师的困惑,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进行教材培训其中《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与旧教材相比,变化非常大,不仅概念的名称由“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变成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而且概念的引出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铺地砖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求法也由过去的短除法改成了列举的方法,教师面对这样的新内容,不知该如何把握,片区内选取这一教师普遍困惑的内容非常有意义,在研讨中教师了解了教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