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相互作用》检测试题.docx
15页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 1 第三章《相互作用》检测试题《相互作用》检测题一、单选题1.有关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B .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 .可以用悬挂法测一切物体的重心2.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判断,正确的结论是A .弹簧的原长为 6 cm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1 N/mC .可将图像中右侧的图线无限延长D .该弹簧两端各加 2 N 拉力时,弹簧的长度为 10 cm3.有两个大小恒定的共点力,它们的合力大小 F 与两力之间夹角 θ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这两 个力的大小分别是A.6N 和 3N B.9N 和 3N C.9N 和 6N D.12N 和 6N4.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当悬挂 15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 0.16m;悬挂 20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 0.18m,则弹簧的原长 L 和劲度系数 k 分别为( )0A.L =0.02m0C.L =0.02m0k=500N/mk=250N/mB.L =0.10m0D.L =0.10m0k=500N/mk=250N/m1 / 95.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重物悬挂在轻质的支架上,斜梁 O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θ.设水平 横梁 OA 和斜梁 OB 作用于 O 点的弹力分别为 F 和 F ,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1 2A.F =2mgcos qB.F =1mgsin qC.F =mgcos θ 2D.F =mgsin θ 16.如图所示,在斜坡上放一物体静止不动,该物体受重力 G、弹力 N 和静摩擦力 f 的作用, 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大致正确的是( )7.如图所示,F 、F 、F 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顶角为直角).下列四个图中,这三个力1 2 3的合力最小的是( )A. B. C. D.8.如图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物体 A、B,A 悬挂起来,B 穿在一根竖直杆上,两物 体均保持静止,不计绳与滑轮、B 与竖直杆间的摩擦,已知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 θ,则物体A、B 的质量之比m : mA B等于( )A.cosθ:1 B.1:sinθ C.tanθ:1 D.1:cosθ9.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斜劈 P,两小长方体物块 a 和 b叠放在斜劈上,整个系统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 1 第三章《相互作用》检测试题处于静止状态,当 b 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作用力 F 时,整个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A . b 物块对 a 物块的作用力不变B . a 物块对 b 物块的静摩擦力大小可能减为 0C .斜劈 P 对 b 物块的静摩擦力方向一定发生变化D .地面对斜劈 P 的静摩擦力不变二、多选题10.在如图所示装置中,两物体质量分别为 m 、m ,悬点 a、b 间的距离远大于滑轮的直径,1 2一切摩擦不计,滑轮质量忽略不计。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由图可知( )A.α 可能大于 βB.α 一定等于 βC.a+b=120 °则 m =m12D.m 可能大于 2m 1211.如图所示,用 OA、OB 两根轻绳将物体悬于两墙之间,OA、OB 两根轻绳之间的夹角为 90° 当更换 OA 绳,使 A 点下移,直至轻绳 OA 为水平,在此过程中保持 O 点位置不变则在 A 点不 断下移到 A′的过程中,则 OA、OB 两绳的拉力( )A.OA 逐渐增大C.OA 先变小后变大B.OB 逐渐增大D.OB 先变大后变小12.大小不变的两个共点力 F 与 F 其合力为 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2A.合力 F 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B.合力大小既可等于 F ,也可等于 F12C.合力不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3 / 9D.合力 F 的大小随 F 、F 之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1213 .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体 c 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 b 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 滑的定滑轮与沙漏 a 连接,连接 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 a 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 a、b、c 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 .b 对 c 的摩擦力一定减小B .b 对 c 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C .地面对 c 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D .地面对 c 的摩擦力一定减小14.如图所示,物体 A、B 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 F 作用在 A 上,使二者一起向右做匀速直 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之间无摩擦力C.B 受到 A 的摩擦力水平向右B.A 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D.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左三、实验题15.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水平的圆形桌面上平铺一 张白纸,在桌子边缘安装三个光滑的滑轮,其中,滑轮 P 固定在桌子边,滑轮 P 、P 可沿桌边1 2 3移动.步骤如下:A.在三根轻绳下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调整滑轮 P 、P ,位置并使结点 O 静止;2 3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 1 第三章《相互作用》检测试题B. 在白纸上描下 O 点的位置和三根绳子的方向,以 O 点为起点,用同一标度作出三个拉力的图 示;C. 以绕过滑轮 P 、P 绳的两个力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作出以 O 点为起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2 3线,量出对角线的长度;D.检验对角线的长度和绕过滑轮 P 绳拉力的图示的长度是否一样,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1)第一次实验中,若一根绳挂的钩码质量为 m,另一根绳挂的钩码质量为 2m,则第三根绳所 挂的钩码质量 M 应满足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次实验时,改变滑轮 P 、P 的位置和相应绳上钩码的数量,使结点平衡,绳的结点2 3____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与第一次实验中白纸上描下的 O 点重合.实验中,若桌 面倾斜,_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的结论.16.如图(a)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 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1) 为完成实验,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_____;(2) 图(b)是弹簧所受弹力 F 与伸长量 x 的关系图线,由此可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k=_____N/m. (3)图线不过原点,原因可能是_____.A .测出弹簧水平状态下的自由长度作为原长B .所选的弹簧劲度系数太大C .所选的弹簧太长D .钩码的质量太小.四、计算题17.如图所示,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 a 点,将轻绳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 b 点,a、b 两点间距 L=0.5m。
把质量 m=2kg 的小球固定在轻绳和弹簧另一端,悬挂起来当 小球静止时,弹簧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60°,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0°,其中弹簧的劲度系数 k=200√ N/m,且该过程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求:5 / 9(1) 轻绳和弹簧对小球的拉力大小;(2) 弹簧的原长 x 018.如图,一放在水平地面的物体 A 重 G=200 N,右侧连一轻弹簧,已知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 因素 μ=0.5,弹簧的劲度系数 k=2000 N/m,可近似认为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 力现用力拉弹簧则:(1)当弹簧伸长 1cm 时,求弹簧弹力 F 和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f 的大小;1 1(2)当弹簧伸长 6cm 时,求弹簧弹力 F 和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f 的大小.2 2(3)若在 F 情况下把 F 撤了(物体还在运动)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f 的大小2 2 319.三条轻绳结于 O 点,通过一轻弹簧秤将一重物悬挂起来,如图所示.已知系在竖直墙上的绳与墙成 37°角,弹簧秤水平且读数为 3N,求重物的质量(g=10m/s2)五、作图题20.分别对如图 1 和图 2 所示的物体 A 做受力分析,已知物体 A 所有的接触面光滑,且物体 A 保持静止,正确标注力的符号,错画、漏画力不得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 1 第三章《相互作用》检测试题7 / 9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 1 第三章《相互作用》检测试题参考答案1.C 2.A 3.B 4.D 5.A 6.D 7.B 8.D 9.A10.BC 11.AB 12.BD 13.BD 14.CD15.(1)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