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面料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docx
5页衣服面料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郑惠【Summary】市场上有大量色泽鲜艳而且物美价廉的服装,这些服装深受消费者青睐事实上这些服装可能引起消费者身体不适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衣服面料的健康环保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重视本文主要探讨衣服面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对如何选择衣着面料,以及衣着面料的发展趋势做理论探讨Key】衣服面料 人体健康 存在问题 发展趋势G71 A 2095-3089(2017)29-0129-021.服装面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1.1面料吸湿透气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吸湿透气性是衡量衣服面料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吸湿透气性主要由纺织品的纤维性质决定首先,天然纤维中的棉、麻、丝等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能够及时的将人体汗液散发出去,对人体有较好的保护和调节作用其次,化纤面料的吸湿透气性相对就差一些例如,涤纶、腈纶、丙纶的吸湿性就较差这类面料不易汗液的蒸发,而且面料上带有弱电,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长期穿着有正电荷的衣服还会导致血压升高1.2面料柔软和刺激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同面料的柔软性以及对皮肤的刺激性是不同的,人们应当根据体质的特征来选择柔软性和刺激性较小的衣服面料。
首先,毛织品的柔软性较好,但是对人体皮肤会有较强的刺激感,可能会引起皮肤敏感人群的过敏问题其次,棉织物较细和柔软,适合用于制作贴身的衣服面料第三,化纤产品虽然色彩艳丽而且方便清洁,但化纤原料是在煤、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其原料的高分子化合物中有很多可导致过敏物质,如果使用接触不当,可能引导皮肤的瘙痒,肿痛等不适症状第四,丝制面料是公认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面料,而对某些皮肤病有治疗功效2.服装面料的主要污染类型2.1衣面面料染料的致癌性染料致癌最早在生产染料的德国被证实和发现的,染料主要是从煤焦油中提取的芳香胺而形成的1969年的国际职业卫生大会就对联苯胺、乙萘胺等对人体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予以公布,并对其致病机理做了清晰描述,充分说明了染料会随着人体的皮肤、唾液等浸入人的体内目前世界各国都对已发现的可致癌染料停止生产,并且实施了较为严格的染料管控标准2.2面料染整助剂的污染衣服面料不仅在染色时会有污染,而且染色后对衣服进行整理时使用的染整助剂也会产生污染其次,印染加工的各环节以及各道工序中的金属络和剂也都有有害物质第三,纺织原材料中的铅和汞等如果清除不彻底也会引起皮肤中毒问题2.3衣服长期使用的污染衣服的长时间使用也会导致衣服面料上积聚各种污染物,从而导致对衣服面料的污染问题。
首先,皮肤中代谢的汗液、皮脂等也会对衣服面料产生污染其次,环境中的灰尘、微小颗粒会破坏衣服纺织物中的孔隙,从而影响衣物的透气性能,为病虫害的滋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三,在有害环境下作业的人员,工作服上可能随时沾染大量的可吸附的有毒有害物质,而且毛纺织品的吸附能力会更强,当这些污染物与其衣服共同干洗时,就会与干洗剂中的三氯乙烯造成化学反映,从而释放出影响人体健康的污染物3.服装面料生态化发展策略3.1天然原材料的广泛使用首先,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要合理使用杀虫剂等成份,切实减少农药残留在衣服面料当中,避免因农药残留引发哮喘等疾病其次,天然彩色棉花是天然纤维的代表,天然彩色棉花可以不用染色就进行服装面料生产,虽然天然棉花的技术水平还待提高,但是天然棉花仍然是棉花的主流发展趋势之一第三,使用质地较好的动物中的羊毛、绒毛中有色彩的品种也得到服装界的重视大量针织面料服装中使用的动物纤维,不经过染色加工就可以直接进行纺织,因此有着十分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3.2充分发挥天然材质美感任何服装面料的加工都可能导致有害物质残留在服装内并且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有些不易分解的化学物质还会长期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为了避免服装面料污染给人体带来的伤害,应当在服装设计过程中根据面料的质地、性能进行设计。
首先,发挥设计师灵感的同时,强调运用面料的天然特质,展现出天然面料的自然肌理,达到设计与面料浑然天成的效果其次,衣着风格的设计要本着穿着更舒适、风格更纯朴、设计时更注重协调性的原则3.3化缺点为亮点的设计首先,设计师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衣着面料的研究上,将衣着面料当成表达别样审美效果的原素,例如,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设计的褶皱服装,使人们感受到了衣服平整光滑之外的褶皱美的特质其次,综合考虑人体的运动特点,直接按照人体的曲线对衣服面料进行处理,力求更符合人的实际应用需要第三,服装面料使用过程中要盡量避免浪费,促进面料的全面运用,注重做到服装制作过程的生态化,能将剩余的面料合理运用在服装上,进一步达到环保和节约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衣服面料正在不断的涌向市场,人们对衣服面料的追求也从以往的美观耐用到健康舒适,相信随着时代的变迁,衣服面料的选择会更加多样为了有效控制衣服面料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应当在严格制定行业标准的同时,大力普及面料选择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对衣服面料选择的辨识能力,从而选择适合消费者的服装Reference:[1]杨华.新型服装面料开发与展望探讨[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5(06)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