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曲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二十一【清代】蒲松龄课件.ppt
8页蛙曲蛙曲 聊斋志异聊斋志异 卷二十一卷二十一清代清代 蒲松龄蒲松龄聊斋故事聊斋故事原文原文王子巽言1:“在都时,曾见一人作剧于市2携木盒作格,凡十有二孔3;每孔伏蛙以细杖敲其首,辄哇然作鸣或与金钱,则乱击蛙顶,如拊云锣4,宫商词曲5,了了可辨6注释注释1王子巽:见前念秧注2作剧:玩杂耍3凡:总计4拊:敲击云锣:与编钟相应的一种乐器以多面(十、十二、十五、二十四面不等)大小相同厚薄殊异的小铜锣悬系于带格的木架间;架下有长柄,左手持之,右手用小木棰击锣作响5宫商词曲:谓词曲习用的声调宫、商,代诣音乐声调6了了:清晰译文译文王子巽说:“在京城时,曾见到一个人在街市上演杂耍他带着一个木盒子,里面做了许多格子,共有十二个孔每个孔格里都趴伏着一只青蛙演杂耍的用细棒敲青蛙的头,青蛙就呱呱鸣叫若有人给他钱,他就乱敲青蛙的头顶,如同打击云锣奏出的乐声,五音曲调,一一可辨,听得清清楚楚蛙曲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赏析赏析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帐归家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作者简介作者简介THANK YOU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