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江苏省).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江苏省)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江苏省地方标准)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检查、预防、灭治、验收和档案管理 2 模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只要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全体的修改单(不包括校正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激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只要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 50286-1998 堤防工程设计模范 SL 62-199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模范 SL 210-1998 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泥线、泥被 堤坝白蚁在外出活动时,工蚁用平匀小土粒加上它的唾液制成的薄层泥皮,厚度1mm左右,笼罩在取食物上或土面上形成的泥线成条,泥被成片 3.2 分群孔 白蚁巢内发育成熟的长翅繁殖蚁,在分群季节里,举行移殖分飞专用的孔道其外形因蚁种而别黑翅土白蚁的分群孔呈圆锥形凸出地面的小土堆,黄翅大白蚁的分群孔呈半月形凹下于地面,一个群体的分群孔,少那么三、五个,多那么十几个或几十个,甚至达百个以上。
3.3候飞室 又称待飞室,分群孔内有扁形、上拱底平的小空腔,位于分群孔与主道之间,可容纳一片面发育成熟的长翅繁殖蚁,是它们分飞前暂时停 留的场所 3.4蚁道 主蚁道和采食道主蚁道是菌圃联系主巢及由巢腔外出采食的主干道,其断面外形为马蹄形,拱高大于底宽采食道是主蚁道通向采食点的通道,其断面外形为扁平形,形似韭菜叶 3.5巢腔 由主巢和若干副巢组成成年主巢有菌圃、泥隔膜、泥骨架和蚁王、蚁后居住的王室(又称王宫)副巢内有菌圃,无菌圃的称为空腔 3. 6菌圃 质轻、多孔海棉状的疏松组织对于不同的蚁种,其型状也有差异,黑翅土白蚁蚁巢里菌圃数量多,为半球形,菌圃孔为圆筒形黄翅大白蚁蚁巢里菌圃数量比黑翅土白蚁少,其外形成不规矩的块状,菌圃孔为椭圆形菌圃是堤坝白蚁蚁巢的主体,既是白蚁的“粮食”,又是白蚁居住、培育幼蚁的场所,也是蚁巢内温度、湿度的调理器 3.7鸡丛菌 白蚁伞属,生活在土栖白蚁菌圃里的菌体,在适合温、湿度气候条件下,其菌丝穿过土层长出的伞形子实体,呈单生或丛生,菌盖中央突出,外观为灰褐色菌柄圆形或稍扁,白色实心,生长于浅层活蚁巢上生长期为每年5月下旬至10月上旬。
3.8鸡丛花 白蚁伞属的一种小型伞菌菌盖灰白色,直径1cm-2cm,中部尖菌柄白色,修长,生长期每年7月至8月群生,数朵至上百朵,生长于蚁道上 3.9炭棒菌 又名地炭棒,鹿角菌呈丛状分布白蚁死亡后,蚁巢内的湿度、空气成份发生变化,菌圃中的真菌开头生长,菌丝穿出地面,初出土为 灰白色,形似针、鹿角、棒棰等,颜色由灰白逐步转变为棕色到黑色生长期为每年5月至10月 3.10红垂蘑菇 又名红垂幕,为在适合温、湿度气候条件下,死亡的浅层蚁巢长出的子实体,其外形为蘑菇状,颜色橘红生长期为每年5月至10月 3.11蚁患区 白蚁已对堤坝工程安好造成危害或隐患的区域其区域范围水库大坝一般为坝体及护坝地,坝两端向外30m;河湖堤防一般为堤身及护堤地 3.12蚁源区 白蚁对堤坝工程安好存在潜在影响的区域其范围一般为大坝蚁患区向外延迟300m-500m,其中大中型水库向外延迟500m,小型水库向外延迟300m;河湖堤防蚁患区向外延迟20m-50m,其中流域性堤防向外延迟50m,其它堤防向外延迟20m 4检 查 4.1检查范围 堤坝蚁患区和蚁源区检查的范围按表1的规定举行 工程 工程类别 水库大坝 堤防 堤身及护堤地 20m-50m 蚁患区 坝体及护坝地、坝两端向外30m 蚁源区 4.2检查时间 300m-500m 每年4月至10月;4月至10月为白蚁外出活动期,其中5月至6月、9月至10月为白蚁外出活动颠峰期。
4.3检查次数 4.3.1蚁患区白蚁外出活动期每月检查不少于两次,白蚁外出活动颠峰期每月检查不少于三次 4.3.2蚁源区每月检查不少于一次 4.3.3雨后应增加检查次数 4.4检查内容 4.4.1直接查看,察觉堤坝漏水、湿坡、管涌、跌窝等现象务必判断是否因蚁患所致 4.4.2查看修筑泥线、泥被土料的粗细、分群孔的外形、工蚁和兵蚁的体形、体色等特征,初步判断危害堤坝的蚁种黑翅土白蚁的泥线泥被颗粒粗、数量多,黄翅大白蚁的泥线泥被颗粒细、数量少 4.4.3查看白蚁外出活动时留下的泥被、泥线在堤坝上的分布密度、分群孔展现的数量和真菌指示物等,综合分析堤坝工程遭遇白蚁危害的程度 4.4.4查看堤坝上展现炭棒菌的数量,判断被灭杀死亡的蚁巢数量 4.5检查方法 4.5.1直接查找法 查找堤坝蚁患区及其蚁源区的泥线、泥被、分群孔和真菌指示物,探索白蚁喜食物里有无白蚁在活动或活动时留下的痕迹 4.5.2引诱法 ----引诱坑在水库大坝背水坡、河湖堤防内外坡挖长、宽各30cm、深5cm-10cm的坑,将引诱材料放置在坑内 ----引诱堆铲除草皮,将引诱材料直接放在土层外观,盖上草皮或其宽笼罩物。
----引诱桩用白蚁喜食带皮的干木桩,长50cm、直径5cm左右,插入堤坝坡内约30cm 4.5.3探测法 应用电导率、探地雷达等技术探测堤坝内白蚁蚁巢 4.6现场标记与记录 4.6.1在有白蚁活动痕迹或探测到有蚁巢迹象的位置作好标记,记录桩号和高程 4.6.2将检查的处境登记在现场检查记录表上,见附录A,并将其位置标注在平面图上 5 预 防 5.1 创办期白蚁的预防 5.1.1 新建、续建堤坝工程时,应将白蚁防治列入工程创办的内容,施工前对根基及周边的白蚁举行检查,见附录B,并提出防治措施 5.1.2堤坝工程扩建或除险加固时,应对原堤坝内的白蚁隐患举行检查和处理 5.1.3变更堤坝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采用生石灰、煤渣(灰)或粗砂在大坝背水坡反滤层以上或堤防内外坡建筑20cm厚的防蚁层 5.2 运行期白蚁的预防 5.2.1白蚁分群季节(5月中旬至6月中旬)堤坝蚁患区及蚁源区探索分群孔,将长翅繁殖蚁歼灭在分群之前,将刚脱翅的繁殖蚁歼灭在挖洞筑巢之前 5.2.2 白蚁分群季节,遏止在堤坝上开灯,汛期应急检查和工程抢险除外。
5.2.3养护和利用螳螂、蟾蜍、青蛙等白蚁的天敌 5.2.4整治堤坝环境遏止在堤坝上堆放木材和柴草,除掉堤坝上及其周边白蚁喜食物,抑制白蚁的滋生和曼延 6 灭 治 6.1诱杀法 6.1.1诱饵剂类型 采用经有关权威部门鉴定的低毒、环保型诱饵剂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