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推进黑龙江省对俄机电产品合作研究汇编.docx
10页新版推进黑龙江省对俄机电产品合作研究汇编 摘要:黑龙江省对俄机电产品合作基础雄厚,呈现额度大、产品集中和形式多样的特点俄罗斯供需空间广阔,双方可通过优化合作模式、强化沟通协调、承揽大型工程和用足两国发展政策等措施,扩大在机电产品领域的合作 关键词:机电产品;黑龙江省;俄罗斯 黑龙江省对俄机电产品合作基础雄厚、前景广阔,将成为贯彻“一带一路”战略和推动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亮点加大对俄机电产品合作,不仅能促进全省外贸调结构,还可促进经济发展转方式,提高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缓解工业下行压力,提振发展信心为此,黑龙江省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对俄机电产品合作的档次和水平 一、黑龙江省对俄机电产品进出口现状及特点 (一)贸易额由增转降 对俄机电产品贸易额以202x年为界,呈现出两种不同局面202x-202x年,黑龙江省对俄机电产品进出口无论在总量还是增幅上都呈现较快增长总量由202x年的5.73亿美元增至202x年的23.82亿美元,年均增幅达33%该时段机电产品进出口,成为推动全省对俄贸易增速的重要力量(见图1)从自俄进口机电产品贸易额看,黑龙江省自俄罗斯进口的机电产品较少,与对俄出口额相比,二者相差悬殊。
202x年底,黑龙江省对俄机电产品出口总额23.78亿美元,同比增长81%;自俄进口机电产品总额仅0.04亿美元,同比减少27%,下降幅度较大(见表1) 202x年1-7月受地缘政治及卢布贬值等因素影响,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46%,其中.出口下降60%,进口下降39%受大环境影响,黑龙江省对俄出口机电产品仅19.2亿元,同比下降64.6% (二)出口产品种类和额度较为集中 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出口的机电产品以照明设备和工程机械为主,额度较大202x年出口俄罗斯超过亿元的商品依次是照明装置(6.27亿美元)、金属制品(3.72亿美元)、仪器仪表(3.55亿美元)、工程机械(1.59亿美元)、汽车及配件(1.58亿美元)这五大类商品占黑龙江省对俄机电出口的70.72%,而其他产品出口额度较小(见表2) (三)出口市场以俄罗斯为主 202x年,黑龙江省对俄机电产品出口增速达82%贸易额高速增长的同时,市场也趋于向俄罗斯集中,俄罗斯成为黑龙江省开拓较为成功的机电产品出口市场202x-202x年出口累积数据表明,虽然黑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市场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俄罗斯占出口累积额的41%,将近一半,与其他一百多个国家出口额总量相差无几(见图2)。
(四)出口方式多样化 黑龙江省经过多年对俄经贸合作,对俄机电产品合作,已经实现了由过去单纯的一般性商品贸易,向对外投资、相互投资、海外兼并、工程总承包、劳务合作、共同生产等多种形式转变,企业开始尝试由单纯的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劳务输出和产品输出并举转变哈电气工程、佳联、天狼星等公司通过工程承包等方式带动技术和设备的出口黑龙江省的乌苏里斯克、中俄(滨海边疆区)现代农业经济合作区和俄罗斯龙跃林业经贸合作区等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过程中,也带动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木工设备等产品的出口 二、黑龙江省对俄机电产品合作的潜力 (一)俄罗斯具有较大供需空间 一是从俄罗斯需求空间看,潜力较大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经济技术合作和一般商品贸易陷入停滞,俄罗斯出现商品短缺,依靠西方供货的大型工程技术项目停工待料,急于寻找新的供货渠道和合作伙伴当前,俄罗斯机器制造业产品进口比重保持在60%~90%,其中机床制造业产品进口比重高达90%,无线电电子行业产品进口比重为80%~90%,医疗器材工业产品进口比重在70%~80%水平上俄罗斯机电产品市场出现的巨大需求空间,需要质优价廉的产品去填补,因此黑龙江省对俄机电产品出口具有较大机会。
中俄机电商会统计数据表明,俄罗斯通过从中国大量进口来弥补缺口202x年中俄机电产品贸易额为25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占同期双边贸易总额的26.4%其中,我国对俄机电产品出口246.9亿美元,同比增长9.2%,占同期对俄出口总额的46.0%(见表3) 俄罗斯一些领域的机电设备须更新换代,急需借助外部市场来弥补俄罗斯电力工业设备供给严重不足,固定资产平均老化率已经达到45%~47%,发电厂用电和上网损耗已达23.1%,电能和热能生产技术指标严重恶化俄罗斯主要农业机械保有量仅为202x年的一半,且呈逐年减少趋势(见表4)上述数据表明,俄罗斯在机电产品方面有很大需求,且多数需要进口,因此,黑龙江省有更多机会进入俄市场 二是从俄罗斯供给能力看,合作空间广阔俄罗斯承继了苏联雄厚的工业基础,工业门类齐全,特别是一些高科技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如航天、核能、冶金等行业在两国“政经两热”的形势下,加强引进俄罗斯先进技术,促进机电产业相互融合和配套,既能克服西方技术壁垒,又有利于两国技术提升我国市场对直升机、金属冲压设备、核电机组等俄优势机电产品需求呈明显增长态势,进口步伐加快202x年我国自俄进口机电产品5亿美元,同比增长10%,占同期自俄进口总额的1.2%(见表5)。
与俄罗斯进行经贸合作,黑龙江省具有历史、地缘和人脉等优势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我国156个大项目中有22个在黑龙江省境内,而且其中很多企业,如哈飞、哈电机厂、哈锅炉厂等仍然是支撑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点企业,很多企业与俄罗斯母企业还保持着合作交流,为引进俄罗斯航天、核能、机器人等领域的产品和技术提供了合作空间 (二)黑龙江省具备雄厚的合作基础 一是黑龙江省具有优质的对俄出口产品黑龙江省大型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产品质优价廉,电子产品也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对俄出口潜力巨大大型电站成套机组、压力容器、连铸连轧设备、重型数控机床、核电设备、支线客机、直升机、精密轴承、铁路货车、精密量具刃具和部分电子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该类产品在国内外占有较大市场份额,而这些产品也是俄罗斯当前急需的,对俄出口潜力巨大 二是黑龙江省具有经验丰富的生产企业黑龙江省对外出口企业以国有、大型、生产型企业为主,已经有哈电、一重、哈飞、齐轨交通、哈量等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产品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合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此外,哈尔滨光宇、纳诺、广旺及齐齐哈尔精铸良等一批民营企业正在努力拓展国际市场。
该类企业不但可以进行产品输出,而且能够进行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和售后服务,只要具备条件,与俄罗斯深度合作是可能实现的 202x年,黑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超过500万美元的企业有15家,其出口占比为96.22%,出口企业集中度较高其中,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出口2.72亿美元,占全省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28.01%,居第一位;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出口2.45亿美元,占25.24%,居第二位(见表6) 三是黑龙江省具有稳定的对俄展销平台黑龙江省定期举办农机、机电等展会,为中俄机电产品交流、贸易、合作搭建平台中国—俄罗斯博览会每年开辟有机电产品专门展区,为服务中俄合作发展搭建桥梁中俄博览会、佳木斯农机展和东宁机电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在改善中俄贸易结构、创新贸易体制、规范贸易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得到中俄两国领导人和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 (三)中俄机电产品合作日趋紧密 一是从国家层面看,中俄两国机电产品在对方市场发展空间增大在高科技领域合作,中俄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巨大目前,中俄已执行数百项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涵盖航空、能源与节能、新材料、生物、信息、化工、机械制造、电子等领域,成果丰硕。
在成套设备领域,中国大型成套设备制造行业在三十多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我国企业关注并积极参与俄罗斯高速铁路、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等现代化战略涉及的项目 二是从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合作看,机电科技领域合作成效好其一,构建了多元化信息交流平台黑龙江省中俄科技合作信息网、东方一号网、中俄经贸科技合作共享平台与多家俄罗斯以及独联体国家信息网站建立起链接,为我国投资者开展对俄科技合作提供大量信息,成为中俄开展机电科技等领域合作交流有效的信息媒介其二,取得多个领域合作成果黑龙江省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与俄罗斯诸多研究院所和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航空航天、船舶、海洋、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方面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研究工作其三,形成了机电科技领域的互动渠道黑龙江省初步形成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批国家重点院校为主体的高端国际合作研发体系,以哈尔滨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一批国家级开发园区为主体的国际科技合作承载体,以哈尔滨飞机制造集团公司等一批企业为主体的国家科技合作成果落地转化体系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等200多家俄罗斯、独联体国家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企业建立了联系,与110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双方专家互访年均近千人次,一批合作项目正在联合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巨大的供需空间和良好的合作基础为双方机电产品领域深度合作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合作中须改进,如企业开拓市场动力不足,产品竞争力不强;支持政策不足,政策效应发挥不够;进出口不平衡,存在矛盾隐患;合作模式单一,无序竞争突出 三、扩大对俄机电产品合作的建议 (一)优化合作模式,推进产能配套发展 一是重组优势要素应以哈电机厂、哈飞飞机集团、哈锅炉厂等苏联援建企业为主,联合省内大中型国企、央企重点与俄在航天、核能等领域进行产业内合作和研发二是营造信任基础双方机电产品配套合作建立相互信任是合作的基础,也是建立长期合作必要的条件机电产品配套合作应考虑双方利益,联合攻关,成果共享,建立起紧密的伙伴关系三是创新合作形式双方合作既可以采取生产优化组合,也可以采取零部件制造合作,还可以共同组建科技研发中心,联合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合作研制开发关键技术 (二)强化沟通协调,务求取得实效 一是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与中俄机电商会、中方驻俄使馆、俄方中俄机电商会和俄罗斯技术集团公司等机构密切沟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促成更多中俄企业间合作。
二是以中俄博览会为平台,组织黑龙江省电力制造、航空、轨道交通、数控机床及配套等行业和企业赴俄洽谈合作项目,确保大项目合作得到有效落实,带动相关产品出口俄市场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采购和展示作用,定期开办机电产品、零配件及服务等网上展销会,拓宽机电产品营销渠道,促进对俄出口 (三)承揽大型工程,带动机电产品出口 一是积极参与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及联合体在俄重点承揽油田开发、铁路、公路、机场、输变电等领域的工程,带动黑龙江省机电产品及其零部件和设备出口提升企业境外供应管理、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专业维修等综合性服务水平,推动从单一工程承包向总承包方向转变推动哈电气工程、佳联、天狼星、省轩辕、东宁华信与俄罗斯康华、俄新西伯利亚工商会等联手合作二是充分发挥黑龙江省石化、电站等产业优势,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神华集团等央企合作,共同参与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油气、煤炭资源开发,带动油田勘探、抽油机、电泵、管材等产品出口三是依托哈电站设备、哈飞汽车、齐重数控机床、轨道交通产品、佳木斯农机产品等品牌优势,积极参与俄下布列亚水电站和乌苏里斯克火电站工程总承包、莫斯科至喀山高铁等项目建设,扩大投资合作项下机电产品出口规模。
(四)扩大进口,促进省内产业发展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