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回忆我的母亲》优课一等奖教案.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送你****花
  • 文档编号:344310269
  • 上传时间:2023-02-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15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1.通过对母亲一生主要经历的回忆,感受朱德母亲的精神品质,形象特征2.了解回忆录的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抒情、议论3.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 通过对母亲一生主要经历的回忆,感受朱德母亲的精神品质重点)2. 了解回忆录的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抒情、议论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堂课我们学习新课《回忆我的母亲》,这是一篇写真人真事的回忆录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并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母亲钟太夫人以85岁高龄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当年就写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文章真实而细致入微地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追述了母亲对他的深刻影响,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与感激之情二、初读感知1.了解回忆录这种文体明确:回忆录,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一般运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或社会活动回忆录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内容真实可靠,不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全过程,也可以记录某些生活片段。

      以记叙为主,可兼有描写、抒情和议论语言表达上追求朴素自然,不求过于华丽2.初读文章,把握大意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第二部分(第2—15段),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2—8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第二层(第9—13段),母亲理解儿子,鼓励支持他投身革命第三层(第14—15段),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这两段也可归入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3.把握文章感情基调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明确: 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感谢”等其中,“爱”是基本感情,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三、再读探究1.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件?明确:记叙了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和气待人,周济亲戚等小事。

      记叙了母亲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的事情2.结合事件的具体内容,概括朱德的母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明确:优秀品质:①勤劳(第4、5、13段);②俭朴能干(第6、12段);③宽厚仁慈(第7段);④坚强(第8段);⑤有远见(第10段);⑥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第12段)3.体会选材特点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件来写呢?这些事件又是如何串联起来的?明确: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在文章中这些事件又不是零碎的、孤立的,文章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如课文第二部分中,记叙了庚子年(1900)受灾农民“吃大户”,乙末年(1895)除夕被迫分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母亲送子读书等,甚至引用侄儿、外甥的来信,也标明时间这样,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事件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四、深度感知提问1: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明确: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母亲留给儿子的这些,确实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价值,写了自己的深切感受,从而对母亲发出由衷的感谢之情提问2: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的含义?明确: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情和无限热爱的真挚的感情提问3: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谈谈你在这方面的体会明确:朱德是领袖,是革命家,他心里不仅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就要寻找补救之法,以报答母恩于万一于是,从母亲的平凡,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再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再通过一个设问句,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五、品味语言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明确:用词准确,语言朴实但深藏着朱德因母亲去世的悲痛,和对母亲无限的怀念。

      2. “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明确:语言朴实无华,表现了母亲识大体、吃苦耐劳的高贵品德和儿子对母亲的敬佩、感激之情 3.“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明确:一个“竟”字,含义非常深刻,既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4.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明确:以“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等来表达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真切、真实、真挚在实实在在的叙述中,充满对母亲的深深敬爱和怀念之情5.“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明确:生活中,人们表达对亲人的感情都是无须多加修饰的,同时又是最生动的此段平白如话的语言,把一个儿子在失去母亲以后的悲痛表达得十分深切提问5:这篇课文是回忆录,主要记叙母亲的生平事迹,但有的地方有议论请找出来,看看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议论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六、体味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1.本文在记叙中适当穿插一些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明确: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一些对人物、事件的议论,抒发作者的感情,这是传记体文章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特点。

      这些议论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本文第14、15段正是这样,这两段承前文所叙,以抒情的笔调,写出母亲所给的宝贵财富,在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感情真挚深沉,并点明了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2.文如其人朱总司令朴实、谦逊、忠厚诚恳,写出的文章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情澎湃的语言,没有运用很多的修辞手法有的同学因此认为本文不是一篇好文章,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的看法明确:本文的内容是表达母亲去世后儿子对母亲的怀念,而母亲又是一位勤劳朴实的农民,所以在写法上语言质朴,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也没有激情澎湃、慷慨激昂的语言,更没有抒情性很强的句子,但这并不影响作者抒发对母亲的感情如果运用华丽的语言,反而不得体作者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把自己心头对母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抒发出来,把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渗透在对母亲的回忆之中,自然成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无心于语言的考究,真情实感更加动人,质朴自然七、课堂小结《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学习的难度不是太大,主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不需要做过多的分析。

      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但是在教学中,学生整体气氛显得不那么活跃,积极性不够个人认为,在提高学生积极性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同桌之间讨论等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八、布置作业完成本套资源中《回忆我的母亲测试训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