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齿轮》教案.doc
3页《齿轮》教案《齿轮》教案【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青岛出版社·六年级上册)【本课教学目标】1.在做齿轮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研究齿轮作用的过程中,学会设计和制定实验方案,并养成做好实验记录的习惯3.探究齿轮这种简单机械的作用,了解使用齿轮能传递动力、改变力的方向及改变转动速度活动过程描述】一 谈话导入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来了几个模型,知道是什么吗?看来大家对齿轮并不陌生那位同学来说一说,哪里用到了齿轮?实际上,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和杠杆、滑轮、轮轴、斜面一样,也属于简单机械那作为简单机械的齿轮在工作中会起到哪些作用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猜一猜二 探究活动一:做齿轮,感受齿轮的特点1.激发做齿轮的兴趣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老师认为,只要你们做个齿轮模型体验体验齿轮的特点,再利用它来研究研究,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你们能行吗?2.学生动手做齿轮 学生进行做齿轮的活动教师在结束前1 分利用课件上的小闹钟加以提示,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3.转动自制齿轮,初步感受齿轮的特点请同学们互相配合,把你们的小齿轮组合起来,转一转,看有什么发现?学生把齿轮在泡沫板上进行固定、组装,并进行操作与观察,谈自己发现。
学生制作的小齿轮普遍存在不够圆、齿不均匀,齿轮组合在一起时,相邻的两个齿轮不能互相咬合,个别同学还会存在固定齿轮时轴没有插在圆心上的问题,同时呈现用于做齿轮的材料也不够坚硬与结实等一系列问题目的是通过此交流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意识到制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会影响齿轮的正常工作同时体会到正常工作的齿轮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三 探究活动二:利用齿轮模型 探究齿轮的作用1.设计研究方案齿轮究竟有哪些作用呢?现在,我利用自制的齿轮模型,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齿轮模型来研究你们准备怎样组装齿轮进行研究呢?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研究方案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证探究的效果,有必要让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方法进行设想2.探究齿轮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设想的方法去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实验记录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报告单)“齿轮作用的研究”实验记录单组装方法我的发现其他小组的发现 学生做实验,并认真填写记录单3.汇报研究发现。
请各个小组汇报各自的研究和发现,同时还要注意把兄弟小组的研究与本组做对比,记录有价值的发现①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②根据小组的发现,结合其他小组的发现,再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齿轮的作用适时板书:传递力、改变转动方向、改变转动速度)【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将实验中的观察记录作为指导重点,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搜集观察实验中的大量信息,以便为学生互相交流、归纳结论提供事实依据汇报中,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记录、积累别的小组的发言,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不仅知道了齿轮能传递力,还发现了它能改变转动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四 拓展活动:创新设想1.学以致用,科学猜想出示一个钟表)同学看,这是一块普通的钟表,它的里面就有齿轮,齿轮的转动带动了钟面上的指针请同学们想一想,要保证时针、分针、秒针向同一个方向也就是顺时针转动,你认为至少要有几个齿轮?它们是怎样组合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这一问题,学生的意见可能各不相同,教师不给予肯定与否定,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回答中互相启发,碰撞思维的火花。
这一设计的目的是将学生探究出的齿轮的作用在实际中进行应用加深学生对齿轮的作用的认识,同时也渗透了培养学生善于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服务于生活2.引出新问题,拓展延伸到课外探究钟表里究竟有几上齿轮?它们到底是怎样组合的?又是怎样工作的呢?那样组装有什么道理?还有没有更好的组装方法?这些问题请你们课下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解决它下节课我们再来重点交流恰当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拓展活动,活动主题即为课上探究活动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利用了学生强烈的揭谜心理,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将探究活动持续到课下,达到使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及各项探究能力的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