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月经异常与情绪障碍相关研究.doc
6页女大学生月经异常与情绪障碍相关研究【摘要】 目的:了解月经异常与情绪障碍的关系,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月经的影响方法:抽取200名在校女大学生作月经状况问卷调查, 采用焦虑、抑郁量表(SAS、SDS)与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组测定结果:对象中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痛经及停经等异常率为32.5%;月经异常组在SAS、SDS量表分及精神症状阳性症状总分、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因子分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结论:女大学生在出现月经异常时,心理活动也随之改变,对月经异常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也是同样必要 【关键词】 女大学生;月经;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情绪障碍 月经是妇女正常生理现象,经期也是女性身体和心理卫生的敏感期[1]大学学习阶段既是人生观和世界观趋于定形时期也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时期,研究女大学生经期心理卫生问题和相关危险因素,对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她们情绪障碍发生率,促进女大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现将对女大学生月经异常与情绪障碍所作专项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6年10月至12月在某一综合学院1年级~4年级女生中,随机抽取200名为调查对象,对象年龄(22.1±1.98)岁。
1.2 方法 组织该院校部分女生干部参与调查,调查前统一培训,统一指导语和指导方式,方式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调查,所有问卷均以无记名方式,学生当场填写后并立即回收;自编经期心理卫生影响因素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特征、月经情况、学习状况、恋爱状况、日常行为、师生关系、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方面;采用Zung焦虑、抑郁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2]、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3],在心理教师指导下,由女大学生自己于月经来潮前后1周及月经中各进行1次标准化操作与评定分析,所得数据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学处理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9.0统计软包进行资料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月经异常率 200名对象中出现经量过多(>150 ml)17例、经期延长(≥1周)16例、痛经28例,停经4例,总异常率为32.5% 2.2 SAS、SDS量表分比较 2.2.1 经期和非经期SAS、SDS量表分比较 200名对象经期前后SAS、SDS量表分分别为(31.87±1.41)分、(42.24±9.45)分,月经中SAS、SDS量表分分别为(42.08±6.34)分、(46.95±7.56)分,t值分别为10.04和12.53,P均<0.01,可见由于内分泌变化,女大学生经期和非经期SAS、SDS量表分差异明显。
2.2.2 焦虑及抑郁现患率 以对象中65名月经异常者为观察组,其余135名的月经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SAS、SDS分值,经统计学处理,月经异常者SAS和SDS分值均高于月经正常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详见表1 表1 月经异常者SAS、SDS总分值与月经正常者比较(略) 以SAS≥45分和SDS≥50分为界值(±s)200名对象中,焦虑的人数为32例,焦虑现患率为16%;抑郁的人数为29例,抑郁现患率为14.5%其中,月经异常组焦虑现患率为44.6%(29/65),抑郁现患率为38.4%(25/65);对照组焦虑现患率为2.22%(3/135),抑郁现患率为2.96%(4/13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13.53,P<0.01;χ2=87.24,P<0.01) 2.3 SCL90统计结果 2.3.1 总体评价 因子分≥3为症状中等程度,女大学生经期阳性检出率为24.35%,其中, 月经异常者为38.53%阳性检出百分比(%)较高的项目:人际关系敏感(7.60%),强迫(6.96%),抑郁(5.04%),其余项目在1%以下 2.3.2 各项因子分平均值 见表2。
表2 SCL90因子分平均值组问比较(略) 注:(1)女大学生经期与非经期比较,②③④⑤项P<0.01,①⑥⑦⑧⑨项及总分P>0.05;(2)经期月经异常者与月经正常者比较②③④⑤项及总分P<0.05,①⑥⑦⑧⑨项P>0.05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200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经期和非经期的SAS、SDS测定,结果经期的SAS、SDS量表分均明显高于非经期,这说明月经期作为女性一个特殊生理时间段,机体的生理变化的同时也关联性地产生了心理感应上的不适和疾病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调节轴周期性的影响着体内各种性激素的分泌和反馈[2],在完成人际交往过程中,身心的不适也是影响交往质量的一个要素,不舒服的情绪往往会被认为是对他人的不满或不尊重,可见,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危险系数较高,是影响经期心理健康的很重要因素[3],另外,长期的紧张和疲劳如果在经期得不到适当的松弛和调节,显然会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4],这一现象应受到大学教师的重视,要引导让学生学会在经期时处理好学习和休息的关系,在重要场合或时间学会调节自己的机体状态,为自己创造好的外部环境,进而加强自身的自信,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有效地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在本研究中发现,月经不规律者的女生产生心理问题危险性远远高于月经规律者的女生,因此,提示月经异常的女生既存在躯体不适,又可能有情绪障碍,而躯体不适又可进一步加重情绪障碍,造成恶性循环教师及学院医务工作者要注重对月经异常的女生给予身心双重治疗,既要通过药物治疗调节他们的内分泌,又要多给予耐心解释、疏导,分散其注意力,鼓励多参加适当的文娱活动,可减轻躯体不适和情绪障碍,使其精神活动恢复正常另外,我们在调查前普遍关注的生殖生理知识及健康教育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并没有成为影响因素之一,我们分析这可能与医学专业的学生她们的生殖生理知识较丰富,知道并能对待因体内激素变化带来的某种兴奋和冲动,对经期身体变化不会出现压抑或过于冲动,故而未产生多少负作用,但这也从另一方面提示我们,对其它非医学专业的女大学生加强生殖生理知识讲解及健康教育可能会更好地有助于调节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促其顺利成长参考文献】 [1] 薛晓鸥,艾浩,张丽娟,等.女大学生经期心理健康及干预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6 ):748750. [2] Kaltiala H R,Marttunenm M.Early puberty is associated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middle adolescence[J].Soc Sci Med,2003,57 (6):10551064. [3] 马梁红.十五种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96. [4] 武红利,康文丽,高伟,等.心理因素与青春期女性月经异常关系的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2):7376.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