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t锅炉本体安装方案.doc
59页1.编制依据1.1锅炉安装质量管理手册Q/HAS-961.2奥斯龙公司194T/H碱炉本体图纸1.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3.1DL/T5047-95锅炉机组篇1.3.2DL5031-94管道篇1.3.3DL5007-92火力发电厂焊接篇1.4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1.6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1.7化工工程建设起重施工规范HGJ201-831.8炼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SHJ505-87、HGJ233-812.工程概况2.1该项目位于日照市经济开发区北京南路日照木浆厂内,装置名称:碱回收,工程名称:燃烧工段碱炉,业主为日照木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为齐鲁监理工程公司,整套装置引进芬兰技术,由芬兰奥斯龙公司总体设计供货2.2燃烧工段194T/H碱炉是与日产500吨漂白硫酸盐木浆相适应的现代化装置,日产过热蒸汽4656吨,处理黑液固化物1204tds/d,预计安装产值740万元2.3主要技术参数2.3.1锅炉参数A、额定蒸发量: 194T/HB、锅筒压力: 8.7MPAC、过热蒸汽压力: 6.8MPAD、过热蒸汽温度: 480℃E、给水温度: 120℃2.3.2主要尺寸:钢架外型尺寸 33870*26174*60150MM炉膛宽度 894MM锅炉深度 8944MM锅炉宽度 9144MM锅炉长度 20992MM锅筒标高 50470MM顶梁标高 57328MM2.4工程特征及特点钢架总计1100T,由大型方钢、H型钢构成;汽包为前置悬吊结构,省煤器、水冷壁均为膜式壁管屏结构,过热器为蛇形套管结构,其中省煤器168片,过热器108片,水冷壁49片,锅炉管束45片,全部悬吊于锅炉炉顶大板梁,省煤器周围设置墙板,和水冷壁一起组成炉膛,炉膛设置刚性悬梁加固,受热后整体向下膨胀。
本体结构示意图如下:本体结构立面示意图2.4.1施工作业集中在碱炉框架内,工作量大,作业空间小;钢架最大高度60.15M,汽包、省煤器、过热器、管束等主要集中在+49M平台,高空作业多;设备材料运输只有一条通道,受综合楼的影响,车辆进入非常困难2.4.2工程综合性强,工序深度交叉,管、钳、铆、焊缺一不可,各工种必须配合好,否则下道工序根本无法进行2.4.3焊口数量多,密封焊接量大,焊接空间小,焊接位置狭窄,焊工施焊难度大;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为膜式壁,对口难度极大2.4.4炉膛体积大,找正难度高,安装质量要求高受热面工作均在高温状态,受热面的膨胀间隙必须保证;受热面除省煤器外,焊口全部为100%射线探伤检查2.4.5汽包安装标高高,受安装场地的限制及自身结构的特殊性,汽包等设备的安装就位难度较大2.4.6省煤器、过热器、锅炉管束等管屏长度较长,运输和安装过程易产生变形,垂直度难控制2.4.7受热面管道及本体管道清洁度要求高,以保证炉水品质2.5供货方式及到货期限碱炉钢架单构件供货,分两批进场,第一批2000年8月20日,第二批10月10日;汽包;裸装到货,内件散装到货,供货时间2001年1月20日;受压部件分片供货,本体管道半成品供货,供货时间2001年2月15日前。
2.6锅炉本体工艺流程简述给水系统及过热蒸汽系统:设置两台电动给水泵及一台蒸汽透平给水泵(备用)进行锅炉给水,软水经一级省煤器至淡水冷凝器,调节后进入Ⅱ级省煤器,预热后的软水进入汽包;水在汽包内进行再分配,大部分水进入下降管,经主进口集箱进入水冷壁吸热后流回汽包;汽包上部的饱和蒸汽进入过热系统,产生6.8MPA,480℃过热蒸汽送至汽机发电烟气系统:蒸发工段浓黑液至碱灰黑液混合器与碱灰及芒硝混合,进黑液加热器加热后入炉燃烧,产生的烟气顺水冷壁上行,经遮焰角到炉顶经过热系统进入锅炉管束,然后经省煤器系统进入烟道,经静电除尘后进入烟囱放空3.施工工序、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为了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各工种施工顺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其施工工艺流图如下:施工准备 设备材料检验 基础验收钢架安装汽包、集箱的安装 省煤器的安装锅炉管束安装后墙管屏安装管束前墙安装炉膛上、中部水冷壁安装炉顶水冷壁安装过热器安装下、底部复合水冷壁安装炉膛组对成型连通管、下降管安装本体管道安装本体水压试验炉门类及密封安装燃烧器安装3.1施工准备3.1.1安装前对下列随机技术资料进行审查:3.1.1.1锅炉图样(包括总图、安装图和主要受压部件图)3.1.1.2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3.1.1.3锅炉质量证明书(包括出厂合格证、金属材料证明、焊接质量证明和水压试验证明);3.1.1.4锅炉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3.1.1.5受压元件的重大设计更改资料;3.1.1.6锅炉热力计算书或热力计算结果汇总表;3.1.1.7热膨胀系统图;3.1.2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方案及大板梁、汽包等大件的运输吊装措施。
3.1.3向建设(监理)单位办理工程开工报告,到当地技术监察部门办理锅炉施工审批手续3.1.4拟定安装人员名单,对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资格进行审查3.1.5对施工机具、计量器具进行检查确认,所有计量器具应在有效检定周期内3.1.6绘制现场施工平面图,报建设单位批准,严格按其布置图进行施工3.1.7按已批准的施工方案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3.1.8搭设施工平台,根据锅炉结构制作检验样板3.2设备、材料的验收3.2.1根据零部件明细表、装箱清单和图纸对设备、材料进行认真清点,清点完毕后派专人保管3.2.2按照总图和零部件图核对实物和结构是否相符,核对零部件的规格和数量是否一致,质量是否符合要求3.2.3复验高强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3.2.4检查焊缝、筒壁、接管、受热面管、钢结构有无损伤、凹痕、毛刺、沟纹、咬边、锈蚀、重皮、严重变形等现象3.2.5复查受压元件的材质和尺寸,对合金钢材质进行光谱复查,确认其材质正确无误3.2.6管道附件(阀门、法兰、连接件、弯头、三通)查明其规格、钢号、公称通径、公称压力符合图纸设计要求阀门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3.2.7炉门和窥视孔内外表面无伤痕、穿孔的砂眼,开闭灵活3.2.8对检查中发现的严重质量缺陷做好记录,同时向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报告3.3基础验收3.3.1基础验收方法3.3.1.1确定锅炉基础纵向中心线并进行复测,在炉前放出与纵向中心线相垂直的横向基准线3.3.1.2用水准仪找出基础标高,将标高基准点标记在基础上,确定出锅炉钢架立柱底标高位置3.3.1.3用盘尺测量各立柱基础相对基准线的偏差,立柱基础对角线的偏差,用拐尺配合测量立柱基础地脚螺栓相互尺寸偏差及标高偏差3.3.2基础验收的技术要求3.3.2.1混凝土表面不应有蜂窝、麻点、裂纹等缺陷,并清除基础表面、地脚螺栓上的杂物3.3.2.2 预埋地脚螺栓上的螺纹应无损坏,双螺母应旋拧灵活3.3.2.3立柱底板标高是用地脚螺栓下螺母调整,螺杆上螺纹的长度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3.3.2.4基础验收允许偏差符合下表要求: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柱中心线偏差±52每组中的螺栓相对尺寸偏差±43每组螺栓对角线偏差±24螺栓标高±105相邻地脚螺栓组中心线偏差±53.4钢架安装3.4.1施工顺序材料接收检查塔吊安装第一部分(+11M以下)钢结构安装基础二次灌浆+5M、+10M平台混凝土浇注+5M+10M平台设备安装第二、三部分(+33.9M以下)钢结构安装 +19.1M+28.6M平台混凝土浇注+19.1M+28.6M平台设备安装第五部分(+54.762M以下)钢结构安装汽包吊装 房顶钢结构安装钢架总体验收3.4.2钢构件的检查与校正3.4.2.1安装前按出厂装相清单清查数量,并根据图纸检查几何尺寸。
经检查钢构件的变形量超出规范的允许值时,应进行校正3.4.2.2钢构件的检查和校正应在现场搭设的钢平台上进行,要边检查边校正3.4.2.3钢架及有关金属结构的校正方法:A.冷态校正 变形量较小、钢性较小的钢构件采用冷态校正法,可在钢平台上用大锤敲打,较大的构件可焊制型钢框架采用千斤顶校直B.加热校正 对于变形量较大,钢性较大的钢构件,采用加热校正法,即在钢构件上进行局部加热3.4.2.4钢构件冷态校正不得有凹凸、裂纹等损伤;钢构件材质均为碳钢,热校正时的加热温度不宜超过735℃;加热法采用氧乙炔火焰加热,加热长度控制0.5M左右,如变形部位较长,可分段校正;用测温笔测加热温度3.4.3钢结构的吊装3.4.3.1碱炉钢结构外型尺寸33087*26174*60150MM,是由标高为+11、+20.1、+33.9、+46.1、+54.762及房顶钢结构六部分组成,其高度高,跨度大若采用吊车吊装,移位次数多,随高度增加,不断更换大型吊车;受周围作业区施工影响采用塔吊吊装,能够避免上述不足,又具有高空作业优势:作业面大,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定3.4.2.2选用塔吊型号为H3.36B,塔吊布置见附图。
分两次安装,第一次安装钓钩高度38M,吊装+33.9M以下钢结构,然后将塔吊提升至钓钩高度65M增加附着,吊装+33.9M以上钢结构塔吊性能一览表工作半径M20253035404550吊装载荷T1210.18.27.16.04.854.0注:塔吊吊钩高度为65M3.4.2.3刚构件的主要柱、梁均采用单根吊装,对于较轻的刚构件可考虑成片组对吊装,但其总重不应超过塔吊负载大板梁R02是钢结构中最大的刚构件,重15T,采用人字桅杆和塔吊抬吊3.4.3钢构件的就位3.4.3.1第一部分钢结构立柱吊装前,去掉预埋地脚螺栓上的上螺母,用水准仪将下螺母调整到立柱下底板的底标高3.4.3.2在立柱底板上划上十子线,并根据立柱上的托台标记出柱子的南北方向,就位后划线要与基础上的划好的十字线相重合,检查方向是否正确3.4.3.3拧上地脚螺母,用线坠初找柱子的垂直度,通过紧固地脚螺栓螺母调整3.4.3.4先将与立柱相连的一次梁吊装到位,螺栓临时固定,然后安装二次梁,三次梁,斜撑3.4.3.5第二部分柱子吊装就位,应以柱子中心线与第一部分柱身中心线对齐为准,若底板上的螺栓孔不合适,可做少量的修磨,修磨采用内磨机进行。
然后对穿螺栓并拧紧最后按顺序安装横梁,斜撑按此方法以次安装余下各层3.4.3.6每部分钢结构的吊装,应先将六根锅炉主柱就位,再就位框架立柱,梁的安装按图纸中标明的顺序进行,施工中不得擅自改变此顺序3.4.3.6根据设计要求,柱1C1位置为运输通道,预先将其就位,倒运受压部件时拆除,待受压部件安装后恢复其地脚螺栓螺纹部分应加黄油,包裹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