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地理学第一二三章幻灯片课件.ppt
240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学技术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社,19831983年年1212月月崔功豪王本炎等:城市地理学,江苏教育出版崔功豪王本炎等:城市地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社,19921992年年 5 5月月许学强周一星等: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许学强周一星等: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社,19971997年年 7 7月月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1995年年7 7月月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1999年年1111月月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商务印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商务印书馆书馆,1999,1999年年1111月月可阅读的文献资料现代城市研究、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问题、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书报资料中心、 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 城市规划、经济地理 人口与经济、地域研究与开发崔功豪:男,1934年生,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研究和规划工作,专著有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地理学、中国城镇发展研究等,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有关学术论文数十篇柴彦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 闫小培:中山大学港澳洙江三角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顾朝林: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第二节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三节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第四节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7n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n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n考察城市的两种视点:考察城市的两种视点:宏观与微观宏观与微观“点点”与与“面面”区域中的城市区域中的城市 城市中的区域城市中的区域n n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分支学科,是研究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形,是研究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空间分布和内部结构变化成与发展、空间分布和内部结构变化规律的理论科学规律的理论科学n n学科特性:学科特性:n n社会性社会性 (历史性)(历史性) n n综合性综合性n n区域性区域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9n2、城市地理学的任务n 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n 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制定科学的城市政策提供参考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一)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二)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二)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三)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三)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四)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四)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五)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五)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区域城市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城市问题: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n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还包括以商业网点为核心的市场空间,由邻里、社区和社会区构成的社会空间,以及从人的行为考虑的感应空间的研究n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市场空间、商业空间的研究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内容涉及商业网点的布局、CBD、消费者行为等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在引进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社会空间和居住空间、感应空间、城市意向、迁居、城市环境质量地域分异和流动人口得城市的影响,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新的研究领域,如社会极化、社区、犯罪和社会公平等。
n城市政策研究n“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如大城市发展规律、形成机制、发展战略,小城镇的发展条件、功能、发展前景、战略地位、功能结构、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与政策等n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国际性大都市的发展条件、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以及如何建设国际性大都市、小城镇建设、功能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成为研究的重要方面n港口城市、煤矿城市、油田城市等的现状和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发展的区域基础、发展规律、内在运行机制、可持续发展研究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n随着经济关系的改变和调整、土地关系和土地政策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进行土地政策调整和人口政策调整、调整遵循的原则、相关政策的配合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城市政策研究的重要方面n城市规划、城市管治等工作的展开n新领域、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n新的研究领域:城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和城市的现代化、管治、体制与政策研究、城市犯罪地理研究,以及现代服务地理研究等领域n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量方法、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城市职能划分、土地定级、城镇等级结构分析、城市系统演化规律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的计量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地理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应用能力。
n技术:遥感技术、GIS技术的逐步推广和二者应用的相互结合,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尤其应用于城市布局、城市形态及其演变、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研究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研究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5第二节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n n一、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n 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n 地 理 学n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理信息系统n n经济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政治地理学第一章绪论普通自然地理学普通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地貌学陆地水文学陆地水文学气候学气候学海洋地理学海洋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聚落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图图1-11-1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地地 理理 学学动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村落地理学村落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偏重空间组织和设计,工程性较强城市形态学城市景观:街道布局、建筑风格、土地利用。
侧重各部分的联系和形态演化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经济学城市财政、城市管理、城市建设投资城市社会学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会组织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20n 1、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n 城市经济学起源于城市土地利用和房地产的研究70年代以来,它才逐渐成为综合研究城市特有经济关系,即城市固有的经济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n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经济问题(如城市的财政税收,城市土地管理,城市建设的投资来源等)与城市的发展休戚相关,研究成果有可能直接解决城市固有的经济问题,给城市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城市经济学与实际结合更紧密n 城市地理学在研究城市时,往往把经济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分析,或是研究经济问题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由于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所以城市地理学十分注意吸收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反之,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经济学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一章绪论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21n2、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n 社会学以研究社会问题为己任,而城市以人口密集为首位特征因此,许多社会问题都较为集中地发生在城市里,这些问题也称为城市问题。
n 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的学科在城市里,不论什么事,只要构成“问题”,必然与城市居民发生联系,必然是个社会问题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城市问题也成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在研究方法上,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互相取长补短,在研究内容上相互融合n 两门学科的区别仍十分明显,城市地理学研究社会问题的目的在于探索规律性,强调问题产生和解决的空间性,为政府决策作参考;而城市社会学则注重社会实践,探讨促进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社会进步的具体政策第一章绪论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22n3、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n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是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n n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而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n 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但是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等,工程性较强。
n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相互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的进展中汲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而城市规划学则需要以城市地理学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并具体运用到规划实践中去但是,两者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指导与应用关系第一章绪论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23n4、与城市生态学的关系n 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科学主要研究城市中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生物群落与人类社会,物理生物过程与社会经济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n 城市生态学源于帕克、伯吉斯等人于本世纪20年代创立的人类生态学他们多以社会现象来类比生态世界,认为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与居民活动中,存在着与生态学中相似的模式与联系城市生态学到5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问题日趋增多和严重而大规模发展起来n 早期的城市生态学对城市地理学家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建立地域结构模式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使地域结构成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50年代以来,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都迅速拓展,并相互交叉城市生态学的“系统”和“平衡”的思想为城市地理研究所吸取,并融汇在有关城镇体系、城乡关系、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城市中心作用和中心城市作用等研究之中。
第一章绪论城市地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城市地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1 1 聚落的发展与演变聚落的发展与演变2 2 人类活动空间的重心转移人类活动空间的重心转移 农村农村城市城市3 3 城市主导人类生活的时代城市主导人类生活的时代4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第三节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25n 西方城市地理研究根据研究重点不同可以分为四个阶段n一、1920年以前n城市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至今不过半个多世纪之前,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或称居民点地理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n19世纪前后,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开始以空前的速度向外扩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出现了飞跃般的增长n到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形成了许多世界瞩目的特大城市与此同时,欠发达地区也出现了一批繁华的港口城市,尽管这些城市中的多数,带有严重的殖民主义色彩第一章绪论1、1920年以前聚落地理学工业革命、城市发展城市区位城市内部形态2、19201950年帕克、沃斯、伯吉斯(20年代)住宅区、中心商业区、工业区土地利用模式克里斯塔勒(1933年)南德的中心地中心地等级体系对物质环境约束条件的认识;对成因的分析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