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计算题型.ppt
18页中考化学计算题型分析中考化学计算题型分析及解题策略及解题策略双龙镇初级中学校双龙镇初级中学校 (一)考查范围(一)考查范围一、中考化学计算最后一题的一般特点一、中考化学计算最后一题的一般特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关于溶液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关于溶液计算的综合计算计算的综合计算(二)考查内容(二)考查内容1.1.一般会给出两种以上的物质,在解题过程中可能需要判断是那些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一般会给出两种以上的物质,在解题过程中可能需要判断是那些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一般会给出两种以上的物质,在解题过程中可能需要判断是那些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一般会给出两种以上的物质,在解题过程中可能需要判断是那些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1 1)给出三种物质,但其中一种或者是杂质(一般会说明该杂质)给出三种物质,但其中一种或者是杂质(一般会说明该杂质不参加反应),或者不参加反应,但最后会是所得溶液的溶质,不参加反应),或者不参加反应,但最后会是所得溶液的溶质,比如给出比如给出NaNa2 2COCO3 3和和NaClNaCl的混合物与稀盐酸反应,的混合物与稀盐酸反应,NaClNaCl虽不能与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但最后所得溶液是稀盐酸反应,但最后所得溶液是NaClNaCl溶液,其溶质必须包含原溶液,其溶质必须包含原混合物中的混合物中的NaClNaCl。
2 2)给出三种物质,相互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但反应的现象明)给出三种物质,相互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但反应的现象明显不同2.2.反应后生成物中一般会有一种是沉淀或者气体,而且一般会给反应后生成物中一般会有一种是沉淀或者气体,而且一般会给出这种物质的质量,或者可以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等进行十分简出这种物质的质量,或者可以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等进行十分简单的计算得出其质量,这往往是解题的重要信息单的计算得出其质量,这往往是解题的重要信息3.3.问题一般提问题一般提2-32-3问,其中必有一问涉及溶质质量分数,在计算中问,其中必有一问涉及溶质质量分数,在计算中要特别注意把所有的溶质都算上要特别注意把所有的溶质都算上一、中考化学计算最后一题的一般特点一、中考化学计算最后一题的一般特点请注意(三)考查导向(三)考查导向 降低了对计算过程的要求,加大了对学生降低了对计算过程的要求,加大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力度由过去的单一考查审题能力的考查力度由过去的单一考查学生学生“读题读题”能力,转变为综合考查学生能力,转变为综合考查学生的的“读题读题”、、“读图读图”、、“读表读表”能力一、中考化学计算最后一题的一般特点一、中考化学计算最后一题的一般特点(四)试题题型1.文字叙述型2.图像型3.表格数据型4.实验探究型一、中考化学计算最后一题的一般特点一、中考化学计算最后一题的一般特点(一)“读题”题(文字叙述型,注重应用性) 这类题目以文字叙述的方式给出相关信息,其中一般会给出或者间接给出一种反应物或者生成(多为生成物)的质量,可以通过这个量去计算其它相关物质的质量,因此找到这个量,对解题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题眼”。
二、中考化学计算最后一题的一般呈现二、中考化学计算最后一题的一般呈现方式及其解题策略方式及其解题策略•取若干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在试取若干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在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将试管内的剩余固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冷却后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冷却后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固体体3.25g3.25g,还得到,还得到100g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分数为7.457.45%的%的滤液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滤液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1) (1)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推断试管内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为推断试管内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为多少克?多少克?•(3) (3) 计算氯酸钾的质量及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计算氯酸钾的质量及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4) (4) 计算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原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解析:该题涉及到先是固体反应,后又配成溶液,题中已知物质种类2种,数值3个;确定发生的反应,物质的溶解性,溶质的质量分数。
从而找到一种物质的纯量进行计算 解决文字叙述的综合计算的一般思路:解决文字叙述的综合计算的一般思路: 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确定发生的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确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涉及到的物质种类、状态、数化学反应,涉及到的物质种类、状态、数值,寻找其中某一个纯净物质量(纯量),值,寻找其中某一个纯净物质量(纯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别求解相关纯净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别求解相关纯净物的质量物的质量 (二)“读图”题(函数图像型,强化综合性) 这类题目除去以文字叙述的方式给出部分信息外,其余信息以坐标的方式给出,在化学教学中,只有在溶解度的学习中接触到过坐标系,化学计算用到坐标系的情况比较少见,这就使部分学生“望图生畏”,从而削弱解题信心 二、中考化学计算最后一题的一般呈现二、中考化学计算最后一题的一般呈现方式及其解题策略方式及其解题策略在一烧杯中盛有100 g 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总质量是______ g (2)在实验过程中加入80 g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的pH是____7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80 gNaOH溶液时,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像的分段,能够意识到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能够理解几个特殊点的化学含义 •图像题的一般思路:图像题的一般思路:•第一步,理清楚题目中涉及哪几个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第一步,理清楚题目中涉及哪几个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如果需要,还要判定它们反应的先后顺序;程式,如果需要,还要判定它们反应的先后顺序;•第二步,直角坐标系题的解题要点在于解题时要求学生首第二步,直角坐标系题的解题要点在于解题时要求学生首先弄清楚自变量和因变量到底是什么,注意理解起点,终先弄清楚自变量和因变量到底是什么,注意理解起点,终点,转折点的含义;点,转折点的含义;•第三步,将已知物质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求出未知量。
第三步,将已知物质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求出未知量需要注意的是,溶液质量的求法一般是:进入反应容器的需要注意的是,溶液质量的求法一般是:进入反应容器的物质总质量减去沉淀质量、杂质质量和气体质量;求溶质物质总质量减去沉淀质量、杂质质量和气体质量;求溶质质量时,要特别注意溶质包括哪几块质量,不要有遗漏质量时,要特别注意溶质包括哪几块质量,不要有遗漏 (三)“读表”题(表格数据型)这类题目除去以文字叙述的方式给出部分信息外,其余信息以表格的方式给出,表中的量多是按一定规律变化的,一般会要求学生判断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的质量,由此进行其它的的计算因此抓住这个变化规律并做出正确解读,是解这类题目的关键二、中考化学计算最后一题的一般二、中考化学计算最后一题的一般呈现方式及其解题策略呈现方式及其解题策略•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的质量分数,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不参与反应)的质量分数,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取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取1212..5 g5 g样品研碎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样品研碎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2020..8 g8 g稀稀盐酸后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盐酸后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请计算:请计算:⑴⑴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⑵⑵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析:解决有关数据分析处理的综合计算题型,将定量分析与我们的解析:解决有关数据分析处理的综合计算题型,将定量分析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巧妙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计算生活生产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巧妙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计算和物质组成的认识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计算能力的掌握程度,虽然难度和物质组成的认识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计算能力的掌握程度,虽然难度不大,却对考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大,却对考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表格数据分析题一般思路:表格数据分析题一般思路:•一是要掌握反应原理,正确判断可能发生的反应一是要掌握反应原理,正确判断可能发生的反应•二是提高数据分析能力,要会比较相同的数据,二是提高数据分析能力,要会比较相同的数据,体会相同数据代表的意义;要会比较相邻的数据,体会相同数据代表的意义;要会比较相邻的数据,特别是相邻数据差异的原因要弄清。
特别是相邻数据差异的原因要弄清•第三,在解题过程中还要关注解题格式规范,不第三,在解题过程中还要关注解题格式规范,不能随心所欲,要细致书写,力求准确完整能随心所欲,要细致书写,力求准确完整(四)结合实验示意图型化学计算,渗透探究性二、中考化学计算最后一题的一般二、中考化学计算最后一题的一般呈现方式及其解题策略呈现方式及其解题策略• •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实验:取该合金样品30g30g放入烧杯中,让后将放入烧杯中,让后将200g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919..6%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验数据如下:• • • • • • • •请计算:请计算:⑴⑴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 • • •⑵⑵该合金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该合金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 。
写出过程)写出过程)• • • •⑶⑶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分析:结合实验示意图型计算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对比分析每个装置变化前后的质量差,再寻求关系式或数据进行逐个求解•实验探究计算题的一般思路: 一是不管是什么图,一定要看懂,流程怎样 二是寻找分析数据及其相互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