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实验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8页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实验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法律文化然而,近代尤其是“五四”以来,诸多学者认为儒家奉行人治,与现代法治的精神是对立的,实行法治必须摒弃儒家思想,不少人一提及古代的法律文化,即认为其与封建皇权专制相关联,对今天的法治建设并无益处诚然,法治的概念是一个外来词,中国虽然有法制,但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自清末变法以来,我们的法律制度也主要是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经验,从而也被纳入大陆法体制之中我们在今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过程中,面临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问题,是应当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是应当全盘照搬外国的法治经验?这是我们的法治建设无法回避的问题人类社会的法治文明发展史表明,尽管一个国家的法律观念和制度最初可能是外来的,但成功的法治文化必须是本土的法治文明既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成果,又要尊重和挖掘本土资源正如沃顿所指出的:“每一民族均有她自己的法律,如同其语言,烙有其特定的民族精神的印记。
正是在民族的共同意识里,实在法①获得了自己的生存之处,并以激励一个民族所有成员的共同精神为导向,逶迤前行千百年来,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因此,我们在法治建设中,应当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我们的法治文化,否则,法治就会像浮萍一样没有根基,难以真正形成法治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法治建设也是如此,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我们说在法治建设中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就意味着既要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也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出发,法治的大树必须植根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上诚然,儒家文化中确实有不少思想与现代法治理念是不相符的例如,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这种无讼思想其实过度强调道德教化,忽略司法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显然不符合现代法治的精神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和主张是能够为现代法治建设所吸收的近几十年来,与我国近邻的一些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厉行法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足以说明,我国传统文化是可以和现代法治建设相衔接的如果简单地将儒家文化归结为人治,并将其与法治相对立,那么我们可能将要在一片荒地上建设法治,此种看法也与法治发展的经验不符 节选自《王利明:儒家文化对法治的影响》①实在法:各国或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制定或认可的法律,符合特定国家或民族自身的实际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中华文化是以儒学为代表的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法律文化自清末变法以来,我们的法律制度主要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成文法经验B.因为法治的概念是一个外来词,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所以我们的法律制度被纳入到了大陆法体制之中C.沃顿认为,如同每一民族的语言烙有其特定的民族精神的印记一般,一个民族的法律同样有其民族自身的文化特点D.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绵延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许多学者认为儒家奉行人治,与现代法治的精神是对立的,作者对此并不赞同。
B.人类社会的法治文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的法律观念和制度可以是外来的,也可以是本土的,但成功的法治文化必须是本土的C.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决定了其发展道路的特色,法治建设也是如此D.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只要将法治的大树植根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就能建设好现代法治文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法治建设中,既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并去其糟粕,也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成果B.在法治建设中,如果不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并在此基础上培育我们的法治文化,法治就会像浮萍一样没有根基,难以真正形成法治文化C.孔子的无讼思想太过强调道德教化,忽略司法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这说明儒家文化和现代法治精神显然是相对立的D.与我国近邻的一些国家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法治,这足以说明儒家文化和现代法治并不对立参考答案:1.B2.D3.C1.【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此题选项B强拉因果2.试题分析:“只要”唯一条件,而“将法治的大树植根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只是“建设好现代法治文化”的其中一个条件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D混淆范围3.试题分析:孔子无讼思想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并非相对立,不能证明儒家文化不重视法治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C项曲解文意2.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顾笃璜,留住昆曲的原汁原味顾笃璜是江南著名的顾氏家族后人他的高祖顾文彬是清代道光年间的进士,当过主管海关的宁绍道台顾文彬喜好书画收藏,晚年建造了苏州园林之一的怡园,并修建了过云楼用于书画收藏。
过云楼顾家”由此出名到顾笃璜的祖父顾麟士这代,过云楼的收藏以及文化事业都达到巅峰在顾笃璜的眼里,顾家的知名度主要在文化方面论经济实力,苏州有钱人家多得是,顾家算不上什么顾家主要是搞收藏,并利用收藏搞社会活动顾家藏书画,用来教育子孙,每10天拿出来一次,给后辈讲解书画的好处另外就是让有才能的画家来临摹,还给穷画家提供生活费,“待遇和账房先生一样”后来又在过云楼藏品的基础上,办起怡园画社顾家的优雅生活,被抗日战争粗暴打断抗战时,顾家逃难到上海等战争胜利后回苏州,大家族已经四散1946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迁至苏州拙政园,学校设有艺术教育系家学深厚、爱好美术的顾笃璜去报考,第一志愿是美术,录取上的却是第二志愿戏剧新中国成立后,组织上给了顾笃璜几个选择,可以继续读书,或者去北京,也可以留在苏州他选择了第三条路1955年,他成为苏州市文化局副局长,也是从这时起,他生命的重心转向了昆曲小时候我对昆曲有点印象,就觉得这种艺术形式非常美,唱腔华丽、念白儒雅,还知道它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但真正接触是从事了这个工作以后我并不迷恋昆曲,研究昆曲完全出于一种责任感我自以为美术上的成就比戏剧还高一点,但为了昆曲我把美术放弃了。
搞美术的人很多,搞昆曲的人太少了1957年,顾笃璜辞去官职,到戏曲研究室工作他搜集民间戏曲资料,把老剧本都印出来没有经费,就先把资料印出来卖给各地图书馆,赚了钱再印 顾笃璜的一生,都在守着一个梦:保护最纯正的昆曲遗产1981年,他重建昆剧传习所随着老艺人日渐凋零,他把重点放到了抢救剧目和表演手法上2001年,昆曲被宣布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此后,国家对昆曲的保护给予了高度关注,苏州建了昆曲博物馆如今最让他担心的是“戏都被改得变了样”像一些“新派”的昆曲剧目,顾笃璜认为“应该允许存在”,这是“迎合时代,用某些昆曲元素创造出的一个新品种”,但要说这就是“原汁原味”、“保护遗产”,他直摇头比如《游园惊梦》,原来的表演是,杜丽娘见到柳梦梅马上用手遮住脸,柳梦梅想看她的脸,用袖子压下她的手,她立刻又换了一只手来遮住柳梦梅拉她,她不肯走,但心里又愿意,就把袖子垂下,让柳梦梅牵着她的水袖,半推半就可现在改编的《游园惊梦》,杜丽娘坐到了柳梦梅的大腿上这不是改进,是‘改退’为什么要抢救最传统的表演手法?”这是顾笃璜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他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坚持昆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就是唱念做打,而不是其剧本或者曲谱。
比如兰花指,这是从文人执笔的动作来的,所以着力点在中指,其它手指都是松弛的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录像都不会了解,老先生讲了才知道昆曲有各种化妆方法,可现在一律是浓妆杜丽娘一起床,就是满头珠翠,难道她戴着这些东西睡觉的?都不合理还有演员涂口红,涂成‘血盆大口’,这是从好莱坞学的,中国女性是‘樱桃小口’这是不是该恢复?现代人是想看纯粹的昆曲还是百老汇化的昆曲?肯定是前者顾笃璜一直在为昆曲忙,“我一生没有旅游过,只去过庐山和雁荡山,都是演出时当地招待的有人称顾笃璜是“江南最后一个名士”,他摇摇头,“士有‘隐士’的意思,是出世的,而我是入世的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顾笃璜家学深厚,他的祖上在书画收藏等方面有建树家庭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让顾笃璜从小便对美术和昆曲等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B. 抗日战争的爆发,让顾笃璜曾经富裕的大家庭变得四分五裂迫于生计,顾笃璜回到苏州之后选择了报考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艺术教育系C. 顾笃璜安土重迁,他留在家乡苏州,把生命重心投在了昆曲研究上为了保护最纯正的昆曲遗产,他收集民间戏曲资料,翻印老剧本,并重建了昆剧传习所。
D. 抢救传统剧目是顾笃璜昆曲研究的一个重点,但他并不因此而全盘否定那些迎合时代,用某些昆曲元素创造出的“新派”的昆曲剧目E. 顾笃璜潜心昆曲研究,心无旁骛,被人称誉为“江南最后一个名士,但他并不接受这样的称誉,觉得自己入世的行为不符合“士”的标准(2)顾笃璜走上昆曲研究道路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3)顾笃璜在昆曲研究方面有哪些主张?请简要说明6分)(4)有人说,顾笃璜既然自以为“在美术上的成就比戏剧还高一点”,但为了昆曲又放弃了美术,这实在有些遗憾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⑴D E ⑵答案示例:①顾笃璜担任苏州市文化局副局长时,认识到搞昆曲的人太少,出于一种责任感,觉得自己需要保护最纯正的昆曲遗产 ②顾笃璜自小便对昆曲又印象,觉得昆曲这种艺术形式非常美,后又在艺术教育系学习了戏剧 ⑶答案示例:①允许一些新派的昆曲剧目的存在 ②应保护好昆曲的原汁原味,传统的剧目、表演手法和化妆方法应得到抢救 (4)答案示例 观点一:责任高于一切,人活着应该有一种责任感,应对国家、对人民以及社会尽到自己的责任,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才有意义,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