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金税工程总体设计规划.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li****52
  • 文档编号:250997362
  • 上传时间:2022-0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98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金税工程总体设计规划房地产企业纳税计划与风险规避(一)税务稽查应对房地产税务稽查应对第一部分 稽查应对基本理念第二部分 房地产所得税政策变迁第三部分 房地产稽查应对之收入部分第四部分 房地产应对稽查成本费用扣除部分第五部分 房地产税务稽查应对知识开篇语为什么06、07年地产税务稽查力度空前加大?一、社会背景(一)(一)房地产高利润高利润引发社会分配不公(一个故事讲起)(二)高房价(二)高房价成为“新三座大山”之一(三)(三)“官商勾结官商勾结”频频涉及地产业(四)(四)“拆迁矛盾拆迁矛盾”影响和谐社会(五)(五)新闻界高调炒作高调炒作成为催化剂开篇语为什么06、07年地产税务稽查力度空 前加大?二、深层次原因(一)分税制分税制改革使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二)经济出现过热苗头,需要宏观调控宏观调控 (三)中央宏观调控措施,屡屡受挫,地产成为中央与地方博弈战场博弈战场 开篇语为什么06、07年地产税务稽查力度空前加大?三、税务系统因素(一)税务部门作为国家职能部门,“讲政治”(二)税务稽查由“收入型”向“执法型”转化(三)税收任务不均衡性,使部分地区执法更加严厉(四)近年来,大案不断,引起高层重视。

      要求严格执法 8.07、7.26、“雷擎一号”、“利剑二号”等以上因素造成地产业成为税务稽查风险最大之一 2001年,八部委对房地产业的整顿,引起地方政府首长的重视 中央问责决心加大!地产税务稽查形势持续恶化!第一部分:稽查应对基本理念从案件的三种类型说起一、稽查应对基本理念二、税务稽查的基本程序三、税务稽查的基本方式四、税务稽查基本特征五、“送礼”同“送礼貌”的关系六、危机公关技巧七、“找关系”同“做好业务”的关系八、避免被定性为偷税第一部分:稽查应对基本理念案件的三种类型1.“精心策划型”2.“明目张胆型”3.“疏忽大意型”稽查应对基本理念一、稽查应对基本理念稽查应对应具有全方位的知识结构 (一)“政策变动”情况(二)“政策变动”趋势(三)“稽查力度”动向(四)“查前、查中、查后”应对技巧(五)如何进行“ 危机公关”稽查应对基本理念要做到以上各点,就需要 1.良好的业务水平2.熟知法律的一般原则3.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4.对稽查动向的高度敏感性“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稽查应对的最高境界”稽查应对基本理念二、税务稽查的基本程序(一)稽查局“四项程序”(二)税务稽查和企业相关的处理文书稽查应对基本理念三、税务稽查基本方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顺查2.逆查3.银行账号检查4.银行卡检查5.对账单核对检查6.网络协查7.外出调查8.电子查账9.乔装打扮10.询问套话检查11.突击“两套账”稽查应对基本理念四、税务稽查基本特征“稽查人员个人素质决定稽查结果”1.手段强2.。

      刚性大3.涉及企业利益大4.尚未形成规范的稽查实体程序(一)稽查人员的个人水平(二)敏锐观察稽查人员关注点稽查应对基本理念五、“送礼”同“送礼貌”的关系反对“送礼”,必须“送礼貌”“祸起送礼”的案例“不送礼貌”的案例稽查应对基本理念六、“危机公关”基本技巧反面案例 “再造楼兰筹划”(一)政策模糊点解释法(二)案例解释法(三)法律位阶抗辩法(四)避免定性偷税法稽查应对基本理念六、“危机公关”基本技巧(五)法律救济法(六)审时度势法(七)实质重于形式法稽查应对基本理念七、“找关系”同“做好业务”做好业务永远是第一位的!小编国正在由“人治”转向“法治”的路上,因此 关系和业务要并重 “法治”和“人治”都是治理国家的手段 人类活动的实习证明,“法治”正在战胜“人治” “包青天”PK“法律”稽查应对基本理念八、避免被定性为偷税第二部分 房地产所得税政策变迁一、内资地产所得税(一)1994年-2001年从94税改到2001年 这一阶段并没有完全针对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房地产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税收原则 事实上房地产企业的收入确认、成本核算等完全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没有量体裁衣的税收政策,等于国家放弃了对房地产企业的税收追索,形成了其“经济的巨人,纳税的侏儒”形象。

      第二部分 房地产所得税政策变迁一、内资地产所得税(二 )2001年制定了国税发200183号文件,专门针对房地产企业制定了企业所得税政策 本政策参照了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国税发【2001】142号文件,对内资企业的预售收入开始征税,该文件的发布,有力的加强了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稽查 第二部分 房地产所得税政策变迁一、内资地产所得税(三)国税发【2001】31号文的制定 83号文件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 在税务系统强调精细化管理的大前提下,国家税务总局与时俱进,于2001年制定了31号文件,剑指房地产偷税黑洞,但是31号文件一些提法仍然有不完善之嫌 31号文件的制定与实施,对房地产业税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房地产业税收来说,怎样形容31 号文件的重要性也不为过 第二部分 房地产所得税政策变迁二、外资企业所得税(一)国税发【1995】153号文件,首先提出了预售收入征税的概念,房地产业所得税政策同其他企业产生重大变化 (二)国税发【2001】142号文件的颁布,使外资企业房地产所得税政策进一步明确。

      但是随着31号文件的颁布,内资房地产税收政策更加详细明确,内外资差异增大 第二部分 房地产所得税政策变迁问题 房地产企业做内资企业好,还是做外资企业好?计划“外资企业”身份的必要性有多大?答案 收入部分稽查应对结构一、31号文件的特点及其对稽查影响二、31号文件的结构三、31号文件及其他地产文件稽查视角解读四、税 务机关如何查地产收入第三部分 收入部分稽查应对一、31号文件的特点(一)对以往的经济行为有一定溯及力 1.法律的基本规则是“法不朔及及往”2.31号文件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 2001年1月1日以前,没有明确规定,尚未进行处理的税务事项,按31号文执行 3.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31号文件之前,很多事项没有明确规定,或政策不明确存在争议 本规定,实际上可解决稽查中的税企争议 第三部分 收入部分稽查(二)剑指房地产偷税黑洞,但又不乏温情脉脉的一面,有所谓人性化规定 1.设立了完工标准 2.提高了预计毛利率 3.对关联交易做了限制 4.不允许预提配套设施成本。

      5.新办企业 广告费、业务宣传费规定合理化 6.合作建房的纳税时点规定,非常人性化 第三部分 收入部分稽查二、31号文件的结构一、收入问题(一)预售收入(二)预售收入转化销售收入(三)销售收入(四)预租收入(五)视同销售收入二、成本费用扣除(一)六大扣除原则(二)十四项扣除项目三、特殊经济业务税收规定(一)合作建房、土地使用权投资(二)代建房屋第三部分 收入部分稽查一、关于未完工开发产品的税务处理问题开发企业开发、建造的住宅、商业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附着物、配套设施等开发产品,在未完工前采取预售方法销售的,其预售收入先按预计计税毛利率分季(或月)计算出当期毛利额,扣除相关的 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后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待开发产品结算计税成本后再行调整 第三部分收入部分稽查一、关于未完工开发产品的税务处理问题(一)房地产税收政策的适用范围开门见山,说明小编们31号文件政策不仅仅针对住宅,而是包括了商业用房、配套设施等所有的开发产品,避免了争议 本句话,着重说明的是31号文件不仅仅适用于住宅,如今比较流行的商铺等也遵循31号文件。

      第三部分收入部分稽查(二)预售收入的理解1.开发产品未完工前取得的收入,均为预售收入 包括定金、订金、合同保证金等均为预售收入 2.无论是否取得预售许可证,实际取得的款项均为预售收入 税务机关不是区分合法收入与非法收入的有 权机关 第三部分收入部分稽查3.预售收入是收付实现制原则计税 销售收入为权责发生制计税 以“拆迁补偿款”为例 4.预售收入征税是房地产企业独特的纳税规定 这主要是由于地产企业产品周期长、地产企业又以预售方法为主的双重特征决定的 地产所得税稽查解读(三)(三)“预计计税毛利率预计计税毛利率”的理解的理解这里是“预计计税毛利率”,而不是“利润率” 83号文中表述为“预计营业利润率”1.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31号文表述为毛利,意思是说还没有扣除期间费用和税金及附加,要另外扣 2.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费用税金及附加83号文件的解释,销售收入乘以利润率,已经减 去了费用及税金,不能再减 地产所得税稽查解读例 某企业预售收入为1000万元,预计计税毛利率为20%,期间费用为80万,税金及附加为55万,则预售收入缴纳税款计算如下 按照31号文件 应纳税所得额=1000*20%-80-55=65万如利润率为20%,按照83号文件 应纳税所得额=1000*20%=200万实际上总局在83号文件中的本意也是允许扣除期间费用和税金的,但是表述有误,就不能扣除了。

      事实上,如果不允许期间费用及税金扣除,由于内资企业不完全按照项目清算,很难实施 地产所得税稽查解读问 如果06年以前,企业计算税金的时候已经扣除了期间费用和税金,如何处理?回答 问 外商投资企业 在预售阶段,是否可以扣除期间费用?回答 地产所得税稽查解读(三)“扣除相关的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操作问题 预缴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是否可以扣除呢?回答 可以扣除,属于时间性差异 回答 可以扣除,属于时间性差异 会计处理 会计处理 1.预售实际缴纳时预售实际缴纳时借 应交税金借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应交营业税100万万贷 银行存款贷 银行存款100万万2.达到完工标准时 达到完工标准时 借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借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00万万贷 应交税金贷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应交营业税100万万此时,不能再重复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属于纳税调整项目 此时,资产负债表以 负数列示,纳税申报表属于调减项目。

      地产所得税稽查解读问题 如果企业未按照以上会计处理方式,而是在预售阶段直接将缴纳的营业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扣除,如何处理?请大家回答 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绝不会这样做,想想看为什么?地产所得税稽查解读(四)“应纳税所得额”的解释31号文,用“应纳税所得额”,看似平凡,实际蕴含着丰富的含义,暗藏杀机 内外资所得税预售收入纳税概念比较 1内资所得税是实际征收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