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诗歌研究综述.docx
5页冰心诗歌研究综述 冰心是“五四”文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她倾其一生为中国文坛奉献了大量优秀作品冰心诗集的问世,造成了“小诗的流行的时代”本文则从冰心诗歌创作思想的讨论;冰心诗歌艺术风格、审美特征的讨论;冰心诗歌继承与比拟方面的讨论;其它角度的讨论,四个方面对八十年月以来冰心诗歌讨论成果作一番梳理、评述,从而展现新时期冰心讨论诗歌的概貌 冰心是有着全国乃至世界影响的闻名作家从初登文坛到仙逝,冰心笔耕不辍,倾其一生为中国文坛奉献了大量优秀的小说、诗歌和散文作品,与此同时,始于中国文学建立初期的冰心讨论也走过了近一个世纪,使“问题小说”、“春水体”小诗、“爱的哲学”、“冰心体”成为每一个冰心讨论者和文学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名词,特殊是2022年以来,冰心讨论进入了一个学术讨论的新时期随着时代的嬗递,宽容、客观的文学评论气氛的形成,冰心讨论渐渐呈现崭新的面貌本节则从诗歌的角度对八十年月以来冰心讨论成果作一番梳理、评述,从而展现新时期冰心讨论诗歌的概貌。
相对于上世纪80年月以来,冰心小说讨论和散文讨论所呈现的富强局面而言,冰心诗歌讨论在近十年才渐渐受到讨论者的关注,从讨论成果的数量和深度综合来看,仍滞后于冰心小说和散文的讨论然而纵观冰心讨论的历史,冰心诗歌早在上个世纪20年月初期就受到了评论者关注,直到近年来其讨论的视角和范围仍没有长足的突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讨论 一、冰心诗歌创作思想的讨论 二十世纪30年月初,阿英提出“爱的哲学”的概念用以概括冰心早期作品的特点从今“爱的哲学”成了冰心讨论的热点话题他所归纳的母爱、自然之爱、儿童之爱贯穿于冰心的整个文学创作因此,讨论者就将这三个方面作为冰心诗歌讨论的切入点绽开争论,此类的文章有曾雄伟《一曲母爱、童真、自然的美丽赞歌—冰心〈繁星〉〈春水〉小诗论析》他在文中指出:母爱、童真、自然的热忱讴歌构成了《繁星》、《春水》两部小诗集的主旋律和主要内容,并对“爱的哲学”的根源作了初步的探讨陈艳玲《冰心〈繁星〉、〈春水〉的优美世界》中则认为冰心诗歌是“爱的歌吟”、“忧的微叹”、“欲说还休的情怀”张京华《繁星·春水·泛神》则针对冰心《繁星》、《春水》的思想倾向、文笔特征以及其中的“泛神因素”进展探讨。
二、冰心诗歌艺术风格、审美特征的讨论 优越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训练,使“爱的哲学”始终贯穿于冰心的整个文学创作,再加之创作技巧的娴熟使用,于是形成了冰心诗歌淡雅、率真、纤柔、富有哲理的艺术风格有大量的文章都对冰心诗歌的审美艺术风格进展了分析探讨:王富仁《中国现代诗歌的“芽儿”—冰心诗论》中指出冰心的哲理小诗不仅做到诗歌形式、语言与哲理性的统一,还使小诗具备了形象性,并将冰心视为“胡适之后有突出奉献的第一个中国现代新诗人”许华斌《冰心“小诗”简论》一文探讨了冰心独特艺术风格所形成的社会、家庭、训练环境,认为“冰心小诗重在独创,贵在独创,她继承我国古代诗词优秀传统,汲取外来诗歌的有益养分,创作了根植于我国民族、生活、艺术土壤的之中的小诗”并对冰心小诗只是泰戈尔影响下的产物这一观点进展了反对卓如在《冰心小诗的艺术魅力》一文中认为冰心小诗表达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思想与文化的渗透,具有鲜亮的时代特征她以开放的思维定势,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分散成富有哲理的诗行”抒写着多元的内容,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长久的生命力钱静、李天福《芙蓉出水、秀韵天成—试论冰心小诗的审美风貌》则通过对冰心小诗创作的缘起、趣味、原则的探讨来提醒其小诗独特的审美风貌。
王锐《论冰心小诗美学风格》、王列娟《论冰心小诗的美学特征》、刘青《浅谈冰心诗歌作品的艺术魅力》等,都是对冰心诗歌审美艺术风格的讨论,从这一系列的讨论文章来看,冰心诗歌审美艺术风格的讨论是现阶段一个比拟热门的话题,而之前对冰心诗歌的讨论往往局限于对其思想价值特点的评价和形式创新意义的确定上而今,由于切入的角度和讨论的方法不同,使冰心诗歌讨论呈现五彩斑斓的景象 三、冰心诗歌继承与比拟方面的讨论 这一方面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对冰心诗歌和泰戈尔诗歌的继承关系的探讨及与泰戈尔和其它诗人诗歌的比拟上王毅《论〈飞鸟集〉对冰心诗歌的影响》一文从冰心与泰戈尔的成长历程、家庭环境、宗教思想等角度对其绽开了比拟,确定了冰心诗歌对泰戈尔诗歌的继承与突破李骞在《泰戈尔与冰心诗歌宗教精神的比拟分析》中认为,冰心诗歌受泰戈尔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诗歌构造上的单向仿照,而且冰心诗歌在宗教精神上承受了泰戈尔的影响并有所突破,特殊是“泛爱主义”的宗教哲学和“神的万能论”的宗教精神两个方面李娟、廖峰《冰心小诗与泰戈尔、松尾芭蕉》一文将冰心、泰戈尔和日本“俳圣”松尾芭蕉三位东方小诗的代表作家的创作观念、艺术特色进展全方位的比拟,进而探讨冰心小诗在中国现代小诗创作中的得失。
此外张学君在《生与死的颂叹—艾米丽·狄金森与冰心诗歌中的主题和意象之比拟》中对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女诗人的诗学观点和艺术风格进展比拟,进而探讨他们诗歌中所表达的不同主题和意象 四、其它角度的讨论 从其他方法、角度讨论冰心诗歌的文章有:陈桐《论冰心诗歌的人道主义魅力》陆正兰《冰心诗歌中的母亲形象及其文化含义探寻》、邓卫望、熊辉《译诗对冰心诗歌创作和翻译的影响》陈增福、索瑶《冰心小诗中的生态意识》等此外,还有少数文章是关于冰心诗歌意象的讨论,如周洋《冰心小诗中的单一意象论》、郭玉华、孙恒存的《冰心小诗中的海意象探析》、韩丽丽、袁洁《冰心作品中的〈圣经〉意象》三篇周洋在《冰心小诗中的单一意象论》一文中认为,冰心小诗主题的多样化、情感的丰富、艺术风格的独特,在肯定程度上得益于单一意象的取用,并分析了单一意象对各个特点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缺乏;郭玉华、孙恒存的《冰心小诗中的海意象探析》一文则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冰心诗歌中的海意象进展解析,认为海意象中隐喻着“爱的哲学”; 韩丽丽、袁洁《冰心作品中的〈圣经〉意象》一文认为,冰心作品中圣经意象的运用是受基督文化影响的结果,其早期的文学作品除了有较强的宗教颜色和生命意识之外,还带有深厚的儒家文化的颜色,是儒家文化的基督化。
纵观冰心诗歌讨论的文章,可以看出冰心诗歌所呈现的特点:1、讨论文章多集中于近十年,即近十年冰心诗歌相对受到重视;2、冰心诗歌讨论的内容多集中在创作思想、审美艺术风格的探讨,而从语言与修辞的角度进展冰心诗歌讨论的文章几乎没有;3、尽管冰心诗歌近十年才渐渐受到重视,但是由于讨论视野的不断拓展,总体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4、相对于冰心小说、散文讨论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冰心诗歌讨论鲜有突破原来的讨论范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