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鼠疫流行病学.ppt
82页人类鼠疫流行病学,,鼠疫是人类最早认识的传染病之一,其病原菌目前仍然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许多自然疫源地,这些疫源地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许多国家鼠疫菌(Yersinia pestis)是引起鼠疫的病原体,它长期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啮齿动物宿主种群中循环繁衍鼠疫是一种野生和∕或家栖啮齿类动物的疾病,主要通过染疫跳蚤的叮咬、互相咬食或可能污染的土壤在啮齿类动物中传播,也可通过染疫跳蚤叮咬或处理(剥皮、切肉等)染疫动物传染给人野鼠鼠疫可不依赖于人类及其活动而在其自然疫源地中独立存在,而家鼠鼠疫由于与人的密切关系,在动物鼠疫流行时往往发生人间鼠疫流行历史上鼠疫流行曾经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是严重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著名的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其死亡人数以亿万计鼠疫在中国流行的历史也很悠久,早期的中医经典中就有类似鼠疫病状的记述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时期,中国都发生流行,而且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就是开始于我国的云南、广东和香港鼠疫是目前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必须向世卫组织(WHO)报告的传染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规定为甲类传染病,《国境卫生检疫法》和《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将鼠疫规定为检疫传染病。
一、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鼠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这三次大流行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第一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发生在公元6世纪(527~565),几乎蔓延到当时世界所有著名国家,死亡约1亿人这次大流行导致东罗马帝国的衰退,以“贾斯丁尼安(东罗马帝国皇帝)瘟疫”载入医学史册第二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发生在公元14世纪(1347~1350),波及欧洲、亚洲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这次大流行欧洲死亡2500万人,占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在医学史上称为“黑死病”1361~1480年间,英国全国性或地区性的流行每2~5年发生一次,大多数受传染的地区在流行后,估计有10~15%的人口死亡流行一直持续到17世纪据信第二次大流行加速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世界经济、社会、政治、宗教和医学体系的重大变化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发生于19世纪末开始于我国云南(1894年),持续到20世纪中叶,波及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几乎遍及当时全世界沿海各港口城市及其附近内陆居民区本次流行是有可靠记录的世界大流行,1500万人死于本次鼠疫流行本次大流行初期(1894),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和法籍瑞士人耶尔森在我国香港发现了鼠疫菌,随后(1897)绪方氏发现了跳蚤能传播鼠疫,从而初步明确了鼠疫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使人类与鼠疫的斗争进入了科学阶段。
二、世界鼠疫流行简介,,1、世界鼠疫疫源地分布,鼠疫作为啮齿类动物的疾病无疑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地球北纬55°至南纬40°之间的广大地区(除澳大利亚)分布有各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鼠属的家野两栖鼠类从原栖息地的亚洲迁徙至世界各地,并伴随着城市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其种群数量在城乡地区日益剧增鼠疫从其野外的疫源地常常侵入城市鼠类种群,因此一般而言,野鼠鼠疫是原发性的,而城市鼠疫则是继发或暂时性的世界鼠疫疫源地分布,(1)亚洲:有23个国家存在鼠疫疫源地中国、俄罗斯、印度、缅甸、越南、老挝、尼泊尔、伊朗、伊拉克、蒙古、叙利亚、土耳其、也门、巴基斯坦、阿富汗、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2)非洲: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22个国家 南非、赞比亚、坦桑尼亚、扎伊尔、毛里塔尼亚、马达加斯加、摩洛哥、津巴布韦、埃及、纳米比亚、利比亚、肯尼亚、刚果、加纳、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塞内加尔、博茨瓦纳、安哥拉、牙买加、马拉维、莫桑比克3)美洲: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在8个国家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美国鼠疫疫源地—中西部17个州,欧洲:欧洲仅俄罗斯存在鼠疫疫源地,分布于里海低地和高加索东麓,欧亚交接区域的伏尔加河、顿河和乌拉尔河之间地区。
欧洲东部的疫源地主要分布在草原地区,并且由草原延续至森林草原区这些疫源地分布在俄罗斯等国家,有里海西北部疫源地、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山地疫源地、乌拉尔河左岸疫源地和外高加索高山疫源地2、世界鼠疫流行概况,由于特效抗生素的发现和杀虫剂的使用,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鼠疫仍然在世界各地不断发生,有时形成较大的流行根据WHO对报告病例的统计,在1954~1997年(44年)期间,38个国家报告80 613例鼠疫病例,死亡6 587例大部分病例来自亚洲,占58.4%,非洲和美洲分别为27.8%和13.8%这44年中的1967~1971年,越南的鼠疫病例占大多数,共发生21 716例,占同期亚洲病例的97.2%和世界病例的89.2%这主要是由于多年战争造成了经济、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崩溃,引起鼠疫流行亚洲8个国家报告鼠疫病人6823例,美洲5个国家报告 鼠疫病人3094例,非洲14个国家报告鼠疫病人36626例,,,美国人间鼠疫流行地区(1970—1997),,病死率,这44年鼠疫的世界平均病死率为7.4%,1961年最高为23.8%,1970年最低为2.4%,给人的印象是鼠疫的病死率比较低。
但是如果以不同的大陆或国家分析,其病死率仍然较高,如亚洲1982年为32.6%,非洲1971年为45%美国的病死率为15%因此,目前尽管使用了多种高效抗生素,但在许多国家鼠疫的病死率仍然很高,如我国西部旱獭疫源地鼠疫病死率仍在50%以上流行趋势,这44年中有3个鼠疫活动高峰期,即1960年代中期,1973~1978年,1980年代中期进入1990年代后,鼠疫报告病例数持续上升,1990~1994年这5年期间报告病例数占1980~1994年15年病例总数的57%一些地区的疫源地经过10年或更长时间的静息后,突然暴发了鼠间或人间鼠疫如在1994年,经过15~30年的“静息”期后,印度、马拉维和莫桑比克出现鼠疫暴发和流行1994年印度鼠疫暴发,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印度曾发生大规模鼠疫暴发流行,死亡1 300余万人1966年之后,仅发生个别疑似疫情,如1983年在喜马歇尔邦发生疑似病例22例,死亡17例虽然印度未进行系统深入的鼠疫疫源地调查,但也曾证实某些地区(Mharashtra State)存在疫源地,但印度学术界许多人士认为印度的鼠疫是外来的,不会再发生鼠疫然而在相隔28年后的1994年8~10月印度突然暴发肺鼠疫,疫情首先发生在古吉拉特邦的苏拉特市,由于应急措施、专业人员和技术的缺乏,控制不力,引起群众恐慌,该市包括鼠疫病人在内的几十万人四散逃亡,把疫情传播到全国各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洪灾引起鼠疫暴发,大灾之后有大疫引起这次疫情的直接原因是该地区降雨引发的洪水过后,发现许多死鼠和其它死亡动物,清理现场的人员在接触这些死亡动物后被感染,加之此后不久节日大量人群聚集,引起疫情迅速传播这次疫情发病876例,死亡54例这次被称为“苏拉特风暴”的鼠疫流行,给了国际社会极大的警示有学者指出,印度鼠疫的暴发再次提醒我们,过去数十年鼠疫也许减弱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为了发现、监测并与许多新发现和重新流行的疾病做斗争,必须加强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并建立一支传染病防治技术骨干队伍三、中国鼠疫流行简介,1、鼠疫流行史,我国中医典籍中就有鼠疫病症的记载,第一、第二次也有流行1793年云南赵州(今祥云、弥渡)师道南的《鼠死行》真实描述了鼠疫流行的悲残情景:“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步,忽死两人横截路夜死人,不敢哭,疫鬼吐气灯摇绿,须臾风起灯忽无,人鬼尸棺暗同屋鸟啼不断,犬泣时闻人含鬼色,鬼夺人神白日逢人多是鬼,黄昏遇鬼反疑人,人死满地人烟倒,人骨渐被风吹老田禾无人收,官租问谁考?我欲骑天龙,上天府,呼天公,乞天母,洒天浆,散地乳,酥透九原千丈土。
地下人人都活归,黄泉化作回春雨”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1855年左右开始于我国云南省,数年后传至东南沿海各省和广州、香港,继而借海运传遍世界各大港口城市1910~1911年,我国东北发生肺鼠疫大流行疫情于1910年10月8日开始于满洲里狩猎旱獭者感染鼠疫后,继发肺鼠疫,疫情迅速传播,并沿铁路扩散蔓延,波及6个省(区)83个县,死亡60 468人,是20世纪最大的一次肺鼠疫流行 伍连德博士受清政府委派全权处理这次疫情,他于12月20日到达哈尔滨,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焚烧尸体、封锁疫区和交通检疫等措施,进行社会动员和人员培训,在短短3个月内就基本控制了疫情并且于1911年4月在奉天(沈阳)召开“万国鼠疫研究会”,有10个国家的科学家参加,伍连德被推举为大会会长,这是一次有深远国际影响的会议解放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鼠疫流行史调查,从1900年至1949年的50年里,有20个省(区),501个县(市、旗)流行过鼠疫,发病1 155 584例,死亡1 027 408例,病死率为88.91%中国科学防疫第一人——伍连德,伍连德的专著《鼠疫概论》和《霍乱概论》,成为被世界同行广泛引用的经典他一生获得荣誉医学博士和苏联科学院荣誉院士等十几个荣誉称号。
伍连德在祖国整整30年辛勤工作,为中国的预防医学事业作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1983年由著名的流行病学家J.M. Last主编的《流行病学词典》中,他是惟一被列入的中国流行病学家 作为一位爱国的科学家,他晚年撰写了600多页的英文回忆录《鼠疫的战斗者——一个中国现代医师的自传》在序言中,他深情地写道:“我曾将我的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成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往事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新中国政府的成立,将使这个伟大的国家永远幸福繁荣2、鼠疫疫源地,至2005年,已判定19个省(区)的286个县(市、旗)为鼠疫疫源县,疫源地面积约121万余km2,占国土面积的12%存在鼠疫疫源地的省(区)是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四川、陕西、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和贵州中国鼠疫疫源地分布,3、鼠疫流行概况,1991~2004年11月止,我国鼠疫疫源地的人间鼠疫也处于流行抬头趋势与前10年(1981~1990年)比,我国鼠疫疫源地的人间鼠疫不论在发病人数上,还是死亡人数上均有所增加1991~2004年期间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共发生人间鼠疫746例,其中死亡68例,病死率6.67%。
特别是2000年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人间鼠疫呈暴发流行趋势,发病人数达254例,是1955年以来发病人数最多的年份我国人间鼠疫的地区分布,1981-2004年9个省(区)147县(市、旗)次发生人间鼠疫895例 1981至1990年的10年间,全国发生人间鼠疫29县次,鼠疫病人149例旱獭疫源地发生20县次和65例) 1991至2004年的14年间,全国发生人间鼠疫118县次,鼠疫病人746例南方家鼠疫源地79县次622例),,,,,,青海5个县发生人间鼠,发病20例,死亡9例 9县有动物疫情,新疆11个县发生动物疫情,甘肃1个县发生1起人间疫情,4个县有动物疫情,西藏14个县有动物疫情,云南7个县有 动物疫情,内蒙古1个县有人间疫情,11个县有动物疫情,吉林长岭血凝阳性,四川石渠血凝阳性,宁夏海原血凝阳性,,,青海5个县发生人间鼠,发病20例,死亡9例 9县有动物疫情,新疆11个县发生动物疫情,甘肃1个县发生1起人间疫情,4个县有动物疫情,西藏14个县有动物疫情,云南7个县有 动物疫情,内蒙古1个县有人间疫情,11个县有动物疫情,吉林长岭血凝阳性,四川石渠血凝阳性,宁夏海原血凝阳性,,2005年中国鼠疫疫情,截止2005年,在青海、西藏、云南3省(区)6个县发生人间鼠疫6起,发病11人,死亡4人。
在内蒙古、河北、云南、宁夏、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和四川9省(区)56个县(市、旗)发生动物鼠疫或有动物鼠疫流行指征,分离鼠疫菌379株,检出血凝阳性材料127份、反向血凝阳性材料3份 判定西藏的洛扎县、谢通门县和新疆的博乐市为新的鼠疫疫源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