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上航吸收合并企业效应分析经济管理论文.doc
4页东航、上航吸收合并企业效应分析_经济管理论文 【摘 要】文章分析了东航、上航两家大型民航上市企业重组的动因及重组方案的价值,又对比重组后东航、上航的股价,分析了重组后东航的承运量、资源使用率、营运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协同效应,为国内其他航空公司联合发展提供了可借用的运作模式 【关键词】航空重组;并购;协同效应 东航、上航两家大型民航上市企业重组方案2009年12月正式获批,合并成为统一的东航公司,此次合并作为国内首次上市民航企业间的重组,其交易规模更是涉及了1500亿元资产,启动之初便已成为市场焦点吸收合并后,国航、南航、东航三大国有航空公司的相对优势将发生变化,东航运输能力跃居国内第二位经过近两年的初期调整、融合阶段,东航与上航在各方面的资源整合、配置已基本完成,两家公司重组后的承运量、资源使用率、营运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初步显现 目前,我国民航业整体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还比较弱,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天空管制的放宽,国际航空业在客货运输、航线、机场设施等方面的争夺必将日趋激烈为了适应国内外民航运输行业严峻的竞争态势,中国民航早已开始了全行业的整合重组,并组建了以国航、东航和南航为核心的三大航空集团,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了我国航空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2010年,国航、东航、南航合计净利润近246亿元,远远超过2009年民航全行业122亿元的利润水平中国民航业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业务规模实现快速增长,2010年,整体运输总周转量538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68亿人,年均分别增长15.6%、14.1%运输机队总量达到1597架,五年内增长1.85倍东航、上航两大民航上市企业重组的实质在于能够使企业通过快速发展的运作手段,获得规模、市场份额扩大后带来的协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三大航空集团乃至整个航空业的规模实力和竞争能力的跨越式增强,形成更加合理的行业格局,使我国航空运输业整体在国际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一、重组动因 (1)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实现规模经济随着国际经济波动和不稳定因素增多,航油价格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民航企业主要运营成本大幅攀升,加之国内小型廉价航空公司崛起,以及铁路、公路运输网络在短途运输方面的竞争,势必使得过度竞争的民航运输业盈利能力普遍减弱,经济效益不强东航、上航这两大民航企业通过重组的方式扩大运输规模,整合国内外航线资源,形成规模经济,有效降低管理、营销、研发等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企业运转能力和利润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2)扩展航线布局、提高市场覆盖率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航空公司对航线资源的争夺愈发激烈,拥有更高的市场覆盖率,就意味着拥有了更为广泛的客源,将会为航空公司平稳持续的盈利能力提供保障目前,三大航空公司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中,东航和上航合并之后,对其市场份额的影响尤为明显,东航拥有运输机队约300架,增加了25%,居三大航空公司第二位;国内航线份额将增至22%,仅次于南航,其中,上海份额由40%上升近50%;国际航线份额达到34%,仅次于国航东航的主要基地上海机场定位为国际航空枢纽,但国际长航线却很匮乏重组后,东航将优化、整合航线资源,发展枢纽网络战略,打造上海航空枢纽港,扩大市场覆盖率,逐步提升市场份额,实现东航枢纽网络型民航企业战略目标3)财务状况根据东航、上航财务报告分析,2008年国内外经济大幅波动,航空客运量明显下降,加之航油成本不断上升,一方面企业收入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受成本上升带来的经营压力,两家大型航空公司的各项运营指标均出现较大程度下滑该年度,东航涉及金融衍生品账面浮亏近14亿元,净亏损达140亿元,每股净收益-2.86元,总资产为731亿元,总负债84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15%。
上航净亏损14亿元,每股净收益-1.16元,总资产142亿元,总负债138亿元,资产负债率97%东航、上航均已陷入长期资不抵债的财务困境,尤其东航持续不断的净利润负增长和居高不下的负债率,迫使国资委不断对其进行注资,也成为两家公司重组的重要衡量因素4)提升企业竞争力随着国内航空业资源不断整合,以及向国际市场逐步开放的行业发展趋势,国际航空市场的激烈竞争对国内航空公司经营模式和管理水平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较高标准东航、上航的全方面整合,将企业内部的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聚集,促进两家航空企业核心能力的互补和发展,并且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资信度、拓宽融资渠道,使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多资金,增强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实力的跨越积累和快速扩展通过协同效应,优化、配置整合后东航的行业地位及资源要素,巩固企业形象,进一步促进企业成长和整体实力的发展,为东航带来长期、稳定的发展动力,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重组方案分析 (1)重组方案交易方式比较采用现金收购的方式,东航选择以换股形式重组上航,更适合两家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金流动性情况东航以1.3股的股份换取上航1股股份,东航向其大股东东航集团等定向增发A股和H股,筹资约70.85亿元。
东航募集资金补充了企业流动资金,降低短期债务融资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对经营业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使整合后的东航营运资金压力得到缓解东航、上航的换股吸收合并方案,同时衡量了企业经营情况及后期发展等内外因素,可以认为是相对合理交易结构方案2)重组方案定价方法本次重组换股吸收合并的价格为东航、上航双方的A股股票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的交易均价,东航5.28元/股;上航5.50元/股同时,作为对上航股东的风险补偿,将给予约25%的风险溢价,为上航6.88元/股,由此确定东航与上航的换股比例为1.3:1,每1股上航股份换取1.3股东航股份东航以非公开发行A股13.5亿股,发行价格4.75元/股;定向增发H股4.9亿股,发行价格1.56港元/股,合计募集资金约70.85亿元,总股本增至96亿股东航、上航重组后,东航新增17亿股A股股票,总股本达到113亿股东航、上航的换股定价方案以及换股价格的确定充分反映了市场的合理预期,并在换股比价中充分考虑了对上航股东的权益补偿3)重组方案企业价值东航、上航双方航线互补性是此次重组的重要因素之一,东航、上航均以上海为航空运输基地和重要的区域运输枢纽,航线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
两家航空公司合并后,东航将作为存续公司,上海航空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并入东航或者其全资子公司东航通过合并上航可以优化航线网络、扩展运输基地容量,产生规模经济,提高资源效率,并降低营运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可以创造更多的利益,提升企业价值 三、市场反应及协同效应 东航、上航两家国内大型航空公司重组后,可以通过扩大规模与市场占有率,整合航线、运力等资源,充分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同时,借助企业协同效应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从而实现大幅提升企业盈利能力通过对吸收合并方案公告期间东航、上航的股价表现分析,反映出市场对此次东航、上航吸收合并方案的积极态度2009年7月12日“东航换股吸收合并上航公告”正式对外公布,13日东航、上航A股股价大幅上涨5.07%,而且方案公布后三日内平均涨幅都达到5%以上,比较月均0.64%、0.45%,及交运指数、沪深300指数涨幅比例,两家重组航空公司股价波动明显,足可见市场投资者对东航、上航整体合并后,公司整体发展及业绩提升的认可和关注 表1 东航、上航股价表现 为此次吸收合并方案的实施,东航于2009年上半年,非公开增发A股及定向增发H股募集资金约70亿元补充公司流动资金,资产负债水平明显下降,2009年底,东航、上航通过换股形式正式合并完成,统一为东方航空公司,其资产规模迅速增加,大幅改善了公司财务经营状况。
根据东航财务报告,截至2010年底,东航总资产由合并前的874亿元增加至1,008亿元,增幅近15%,负债总额由980亿元下降至842亿元,降幅达-14%,资产负债率由重组前的115%下降至84%2010年,东航净利润由上一年的6亿元上升至57亿元,增幅达9倍之多,每股收益由0.08元,增至0.48元此项吸收合并不仅为东航、上航补充了流动资金,缓解了营运资金压力,同时更加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改善了抗风险能力,使得整合后东航的财务状况全面提升,为未来公司发展提供了保障 经过重组后仅一年的运营,东航运输机队超过300架,仅次于南航居国内第二位,上航枢纽港50%占有率,上海航空市场的客运份额从32%上升至47%,货运市场从18%上升至27%,进一步增强了规模优势;建立起以上海为基地向外延伸的航空公司2010年东航客运量增幅达47%,总周转量增幅达59%,客座率提高8%东航通过整合公司航线、营销等资源,加强集中采购、融资等成本控制,协同效应突显,使公司运输能力显著提高 东航、上航吸收重组后,2010年国内三大航空公司市场布局,东航在上海客运市场份额为38%,国航在北京市场份额为42%,南航在广州客运市场份额为52%,远远低于国际大型航空公司在各自基地的运营规模。
目前,国内主要大型航空公司与国际行业水平相比较,突显总体规模小,行业集中度偏低等差距而全球各大型航空公司通过重组迅速发展壮大,跨国并购趋势明显民航总局局长李家祥在2011年“民航发展论坛”上,提到要鼓励中国航空公司联合重组,应尽快通过以战略为导向的兼并重组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正是我国航空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东航、上航国内两家大型民航上市企业此次吸收重组,为其他航空公司联合发展提供了可借用的运作模式,为公司整合资源配置,通过协同效应提升整体运营能力树立信心,更将有助于国内航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够取得优势打下坚实基础 参 考 文 献 [1]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J].中国民航局.2011(5) [2]曾菱,赵素君.东航并购上航终成事整合难点颇多效果年内难显[J].路透中国.2009(7) [3]刘伟勋.中国民航国际竞争力弱鼓励联合重组[J].经济观察网.2010(12)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