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版.docx
12页2023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版 2023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学段目标与内容 北关小学 李娟 1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2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
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 3 活动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成长记录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以外,还可用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并提出建议。
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应性,在评价的客观性和深刻性上也各有差别,因此,评价设计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戒繁琐,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根据需要,可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争取社会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 (五)具体建议 1.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 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
4 第 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 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 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第四学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会写2500个字对学生写字学习情况的评价,当以本标准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为依据 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 2.关于阅读的评价 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的要求可以有所侧重。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 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 5 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略读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浏览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第一学段侧重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第 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3.关于写作的评价 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 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 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