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有趣的磁铁》教案与教学反思.docx
10页《有趣的磁铁》教案修改后教学内容:三年级科学下册《有趣的磁铁》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生活中磁铁的应用.2、能力目标:能相互配合,协作完成探究工作;学会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娱乐中发现和了解磁铁的性质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磁铁曲别针铁夹木条橡皮铁钉钥匙皮筋木块泡沫塑料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玩,你可别小看玩,因为我们玩的过程中可以提出 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发现很多科学道理.今天,我们就是要通过玩的活动来进一 步认识一位老朋友出示磁铁),问你们认识这些物体吗?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与磁铁有关的知识二.自主探究:(一)观察交流,认识各种磁铁.lo课前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磁铁,让我们仔细的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 么?比一比谁观察的最仔细?2.汇报观察结果3o统一命名4o认识磁铁的两个磁极教师将一块磁铁放到实物展台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磁 铁,看看磁铁上有什么?(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板书:SN如学生不能说到“磁极”,教师可直接 讲解给学生)小结: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S” “N”是磁铁的两个磁极,"S"又称为 南极,“N”又称为北极,各种各样的磁铁都有南北两极。
二)探究磁铁的性质谈话:同学们的观察非常仔细,刚才我们认识了各种不同的磁铁你们想不想玩一玩这些磁铁?请同学们注意,在玩的过程中把你们的玩法和 发现及时作好记录,看哪个小组发现的最多?如果你们感到这是一个重大发现, 可用☆表示出来.1.出小玩法提(1)用一块磁铁研究,怎样实验,能发现什么?(2)用两块,三块磁铁……,怎样实验,又能发现什么?(3)各小组结合玩法,合理分工4)把你的玩法和发现及时填写在“磁铁游戏记录表”中.2 .小组活动活动结束,教师组织学生把材料放回实验盘,并提示学生把没记完的记录 抓紧时间填完,记完的小组再充实一下3 .汇报交流发现哪个小组最想说说你们是怎么玩的?有什么重大发现?交流的时候,发言 的同学要清楚地说明你们的发现,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在别人发言 结束后进行补充和质疑1)被磁铁吸住的东西是铁制成的教师适时总结:就像你们概括的一样,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材料做成的 物体,这种性质叫做磁性.4o大家真是善于发现的小科学家,谁再来说说你还有什么发现?(1)把磁铁用线吊起来,总是S极指南方,N极指北方2)N极和N极,S极和S极相互靠近时,会马上分开.N极和S极靠近时, 会吸在一起.(3)同极相斥,异极相吸.(4)磁铁的两极吸的图钉比中间吸得多。
说明磁铁两极磁力比中间大5)能隔着物体吸铁6)我还有不一样的发现呢,我把磁铁吸起的曲别针一个接一个吸了一大 串这个发现真不错,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这种现象属于磁化小结:刚才,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磁铁的好多秘密,实际上这些都 是磁铁的一些性质,好多的科学家费尽周折才研究出来,可我们一节课就发现了 磁铁的这么多性质,而且都是“重大发现”,太了不起了.三、生活应用,课后拓展1 .现代生活中,磁铁的用处非常广泛,你知道磁铁应用在哪些方面了吗?(学生举例)小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生活中好多物品都用到了磁铁,而且磁铁正越来 越多地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垃圾处理场用大磁铁分离出垃圾内的废 铁、废钢等金属,科学家还应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制造出了磁悬浮列 车,……课下要注意观察,了解更多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四、巩固练习一)我来填一填.lo不论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个磁极,分别是O极,用表示,0极,用O表示2o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相同的磁极(),不同的磁极().3.磁铁的两端吸图钉多,是因为()当好小法官lo把磁铁摔成两半,这时就会形成两块只有一个磁极的磁铁2o将磁铁放在水中,它就不能吸铁制品了.。
三)科学与生活将铁屑和炭末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如何能很快地将它们分开?五、本堂小结六、板书设计:5有趣的磁铁磁极:S南极N北极磁铁的性质:有磁性能吸铁制品七、修改说明与教学反思课堂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科学探究过程更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 过程整个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 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研究,并有一定的收获.完成了学 习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 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 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教学中学生能否进行自主探究, 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探究的氛围,一种探究的情境我在组织 教学时,注意了从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创设了 “钓鱼比赛”的情境,激起 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一 一磁铁2.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探究活动顺利展开的前提在科学课教学活动或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中,教师应考虑到:他们需要哪些 材料?学生可能对什么感兴趣?他们会有什么发现?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课前 进行充分的预测,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些准备是多个层面的,有材料准备、也 有知识储备方面的准备,更有课堂预测方面的准备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 无课,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为了上好这节 课,课前进行了两方面的材料准备:一是布置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磁铁; 二是我准备了各种形状的磁铁(条形、环形、马蹄形、圆柱形、方形、不规则 形等)铁屑、细绳、铁器、铜器、、铝器、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塑料棒、 小车、泡沫塑料、水槽等,并且保证每组材料的数量充足.由于材料准备充分, 学生在课堂上才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玩各种各样磁铁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磁铁的性质,还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 探究能力3、让学生自主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主 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由于学生平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较熟悉,特别是磁铁能吸铁一类物体 的本领只不过他们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没有向更深层次研究 所以在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我尝试着引导学生在简单了解了几种常见磁 铁的形状及名称后,直接放手让他们玩一玩磁铁,也没有提任何要求。
给学生 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充分的探索时间课堂中留给学生二十分钟的时间投入“玩磁铁,找发现”的课堂探究活动之 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实验、去发现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在探究活动中解 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经历了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问题是 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又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的主体性得 到了充分的发挥.玩了近20分钟后,整理好材料开始交流交流也是探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 个组成部分,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见解,而交流能使 这种差异成为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得出磁铁有磁性 (能吸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有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4.让学生将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传统的课堂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问题解决了,探窕活动结束了,课也就圆满 结束了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到最后,学生已没有了问题,只有 等待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学生成了问题的奴隶,课堂的附属品.现代 教学理念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 习的主人,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课堂在结束之时,教师提出问题:“对于 磁铁,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在学生进行了充分、自主的探究与交流研讨之后, 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兴奋与活跃状态,在这时学生就会提出大量的、有价值的问 题,课堂在这时结束,学生的就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时还打破了课堂与课外 的界限。
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势必促使学生将探究活动延伸到了课外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总体效果较好,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于以后教学 中改正由于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开放性,而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自我约 束能力较差,在探究活动中个别学生有漫无目的的瞎玩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 活动中,我会注意在学生需要时给于适当的提示,增强实验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