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研究分报告材料公共文化.doc
25页word艺传静安 让文化无所不在——国际静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十二五〞期间,静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建成“十分钟公共文化圈〞为目标,鼓励静安市民扩大与文化的接触,与传承艺术,保障多元、共享的群众文化权益,营造文化无所不在的气氛,让公共文化服务达到深耕社区,精耕生活之目的,满足生活在静安、工作在静安与消费在静安的大众的文化需求所谓“十分钟公共文化圈〞,即区内居民只要步行10分钟就能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在完善城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市民文化艺术中心、区图书馆、区文史馆为龙头,五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区图书馆网群、文化名人名街为主体,七十二个居委会活动室为根底,兼容区域内市属文化资源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根底上,通过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让文化特色区建设为国际静安和谐共同体的建设营造和谐的文化气氛、滋养所有静安人的文化生活本文所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公共文化产品的配送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保障体系〔经费保障机制、评价考核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一.环境分析静安区位居上某某西开展主轴的中枢,是某某开埠以来最早的中心城区之一从文化辐射力和控制力的角度来看,正是这一区位优势,为静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良好开展奠定了根底。
1.取得的成绩与经验〔1〕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根本搭建完成,文化设施管理模式创新开展十一五〞期间,静安区公共图书馆设施体系除区馆、区少儿馆、5家街道图书馆和达安花园会所图书馆外,又创新性地把图书馆服务送到了商业楼宇中,增设了20家都市书坊,为楼宇白领提供读书服务,满足其文化需求预计到2010年年底,静安区的公共图书馆达到33家,加上某某市少儿图书馆在内,计34家,按2009年底静安区户籍人口30.84万算,已经满足联合国规定的每2万人〔常住人口〕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的标准区图书馆被评为文化部一级图书馆后,并于2009年底落成新馆,大大扩大了服务面积,改善了服务的硬件设施环境静安区教育局主办的以面向白领为主的“静安书友汇〞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补充与延伸区文化馆被评为特级文化馆在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根本完成“五网〞的文化空间形成布局,即至2009年底,五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居委综合活动室面积根本达标;社区图书馆建设全部达到市规定指标由区政府地区办主管的社区综合活动中心,与一些新的小区由物业投入的会所也有局部空间供公共文化活动使用,这无疑也增加了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面积此外,新建了静安雕塑公园,延中绿地、华山路绿地、江宁路体育馆绿地,其与局部文化设施、载体交相辉映,表现了文化主题绿地的功能。
2009年,石门二路街道采用由政府购置服务的方式,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委托给某某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这一专业机构进展管理,在静安开始走出一条探索社会化专业运行管理机制的道路此后,曹家渡街道和南西街道也提出与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合作培育相应的社会组织来管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设施委托专业化的社会组织管理有利于向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2〕文化资源支持系统提高了文化产品的品质,对外文化交流向纵深开展静安地处某某的中心位置,多类文化机构、文化社区和文化名人等文化资源的聚集效应为静安公共文化提供产品供应、资源共享、献计献策十一五〞期间,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在区群众文化委员会的指导下,社区文化服务网根本形成,形成以三民文化为重点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来自多元提供主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品质都较高,对外文化交流向纵深开展〔3〕区级层面文化协调机构成立,指导全区文化建设,文化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十一五〞期间,静安创新性地开展了公共文化管理运行机制,在区级层面成立了区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和区文物保护工作委员会来协调各委办局和街道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事宜,大大提高了文化在全区层面的意识认识与具体操作水平据区政府工作报告介绍,超收收入增加的财力主要用于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开展支出以与社会保障、为民办实事等支出,财政支出进一步向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倾斜,静安公共文化的开展从中受益不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逐年增长。
2.存在的主要问题〔1〕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区文化馆占地面积不小,但随着需求的变化,技术手段的更新,用于活动的空间,与相应的布局等已不能满足各类人群的文化需求5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有3家归属街道管理,2家由街道和区教育局共同管理,归属差异导致各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硬件设施不对口和服务重心不一致,群众需要的服务项目在某些文化活动中心无法得到满足由于静安土地资源不多,供商业楼宇内10万白领休闲时段使用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不多相比徐汇、卢湾、长宁、黄浦等中心城区,静安区的地域面积相对较小,土地规划与城区开发接近饱和,如何在这土地资源相对紧X的空间中再谋划大片的公共文化设施,对区委区府是一个考验〔2〕未形成富有特色的区级文化品牌,公共文化专业服务力量不强,各类文化活动单打独斗,联动效应不明显2007年静安人文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在文化活动方面,与兄弟城区相比,缺乏有代表性、长久性的区域文化特色活动〔原南汇有桃花节、徐汇有桂花节、奉贤有风筝节、闸北有茶文化节、宝山有国际民间艺术节、卢湾有玫瑰婚典〕;文化活动影响力不高,知名度不大,缺少一个有全市影响的艺术活动带来的磁场效应;没有国际级的文化活动。
公共文化专业服务方面,以区图书馆服务为例,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开展,市民对公共图书馆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借还书方面,它还是一个提供深层次的知识服务机构与某某其它区县相比,静安区图书馆专业馆员比例在18个区县中排第5位,专业人员是推动图书馆事业的主力,图书馆专业服务人员比例的偏低,使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仍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检索阶段,各项知识增值服务大体缺乏也有街道党群工作部的负责人指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团队年龄结构老化,业务能力较弱,承当不起社区文化活动的管理、组织和开展的重任文教干部队伍不稳定,影响居委日常活动开展更遑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开展和新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文化从业人员必须不断适应和更新知识此外,各类公共文化机构与市、区其它机构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关系仍不够严密,尤其文化与教育的合作,处于初步阶段又如,现代戏剧谷建设是静安未来五年产业文化培育体系中最主要的抓手之一,作为全区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于戏剧培训,观众培育等,这些内容完全可以融入社区文化建设中,形成联动效应〔3〕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仍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公共财政资金投向难以集中,造成资源分散;公共文化投入增长缺乏制度保障;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公共文化建设宣传力度不够。
调研发现,区社会文化协会联合会、社区社会组织和街道党群工作部与街道文化团队的关系,有人将之比喻为“三妈共抢一子〞,街道文化团队资源有限,存在矛盾在所难免区社会文化协会联合会和区文化馆对区文化团队的关系也一样文化协会在文化活动中的“喧宾夺主〞让政府主管文化的机构哭笑不得如何理顺文化协会与文化团体的关系,文化协会与街道的关系,文化协会与区文化馆的关系,以利于公共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应成为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政府购置协会文化服务的模式应用一种相比照拟合理的机制固定下来数据明确,2005-2009年间,区委区政府对静安区文化事业的投入总额历年都在增长,但文化事业实际支出占区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却根本没变化 2009年这一数字急剧增长,是因为当年度区图书馆改扩建,投入了不菲经费 / 表12005-2009年静安区文化事业投入情况〔单位:万元〕年份财政收入文化事业财政拨款额占总收入比财政支出文化事业实际支出占总支出比200956330089081.58%66780093691.40%200851440025700.50%61890042610.69%200740680017610.43%49420031400.64%200634620012750.37%43290028170.65%20053085009840.32%39120027400.70%资料来源:2005-2009文化事业统计资料〔某某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编印〕;2006-2010某某统计年鉴。
与其它兄弟城区比,“十一五〞期间,静安在公共文化方面的投入也比拟排后经费投入的不足,势必影响各项文化建设的精致目标,从而影响国际静安的最终建设表22005-2009年9个中心城区文化事业财政拨款情况〔单位:万元〕20092008200720062005样本区财政收入文化事业财政拨款额占总收入比财政收入文化事业财政拨款额占总收入比财政收入文化事业财政拨款额占总收入比财政收入文化事业财政拨款额占总收入比财政收入文化事业财政拨款额占总收入比静安56330089081.58%51440025700.50%40680017610.43%34620012750.37%3085009840.32%卢湾46620026820.58%43160028290.66%33500044191.32%26840011460.43%2358009640.41%黄浦55850052470.94%51630023220.45%45960020060.44%42550020510.48%38680014240.37%长宁62950077041.22%52620056831.08%46090091621.99%39780033170.83%36160025400.70%徐汇78560045320.58%73320032350.44%64020017180.27%48300025510.53%43900026080.59%虹口42050045421.08%38920042901.10%35350037831.07%33630046571.38%30010041961.40%闸北36260020670.57%33730013890.41%30100013770.46%26670012320.46%30520015130.50%普陀44260048911.11%40900038670.95%36980076872.08%35020013080.37%45020013880.31%杨浦44050067941.54%40780051401.26%35340036171.02%29800020420.69%35550013920.39%资料来源:2005-2009文化事业统计资料〔某某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编印〕;2006-2010某某统计年鉴区政府在历年预算执行过程中都一再强调,在区级财政中,要确保教育的法定增长,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不过目前,区政府对文化的投入比例与增长极数未有任何保障制度出台,这对文化的开展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公共文化信息传递方式开始多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