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题三级A卷(附答案).pdf
4页阅读考级题( A 卷)一、选择题A )1.《贪吃的小熊》中小熊到家谁家去做客A 兔子B 山羊( A )2.《搜集智慧的乌龟》中乌龟把葫芦放到哪儿,才能爬上大树A 栓到背后B 放到右边(B )3.《聪明的青蛙》里,青蛙咬住老虎的什么部位,被老虎带了出来A 眼睛B 尾巴(A )4.《孔雀的尾巴》里,山上来了一位什么人A 神仙B 老师(B )5.《紧急》中的小老鼠叫什么名字A 咪咪B 吱吱(B )6.《坏蝙蝠》中谁是群鸟之王A 猫头鹰B 老鹰( A )7. 《呼噜噜和胖嘟嘟》中呼噜噜跟谁成为了好朋友A 小山羊、小牛犊B 小马驹、小黄狗(B )8.《狮子》中,是谁想把狮子杀掉A 老虎B 狐狸(A )9.《三只乌龟》中派谁回去取钱A 小乌龟B 中乌龟(B )10.《天鹅妈妈》中天鹅妈妈用什么套在狐狸的脖子上A 麻袋B 绳子C 腰带D 手套(A )11.《兔子的尾巴》中谁在小河里晒盖A 老鳖B 水草(B )12.《三只老鼠种树》里连续几天浇上肥料水,就会长出神奇的树A 一B 三(A )13《山羊和狼》里的山羊用什么来撞狼A 一对角B 肚子(A )14《盘子》中谁拿的是做彩绘的盘子A 小马B 小狗(A )15《老鼠的逻辑》中老鼠干过什么坏事。
A 肯坏家具B 放火(A )16《录音机新贡献》中林大夫有一个什么爱好A 带一台录音机B 唱歌(A )17《两只小鸭子》中谁留了个心眼A 扭扭B 灰狼(B )18《小羊过桥》中的独木桥能走几个人A 2 B 1 (B )19《小雪花》中是谁把小雪花送到麦苗上A 白云B 风姑娘(A )20.《削短的木棍》中谁收养了很多穷人的孩子A 老奶奶B 爸爸(A )21《乌鸦兄弟》中巢被吹到什么地方A 地上B 房顶(B )22.《团结的力量》中被什么称为“ 第二心脏 ” A 肺 B 肌肉(A )23.《白兔妈妈安家》中谁劝白兔妈妈筑好一道围墙A 山羊B 大狗(A )24.《稻草人报天气》中稻草人的扇子往哪儿飘,西北风就会呼呼吹来A 往东南飘B 往西北 飘(B )25.《公正的法官》里的法官化装成什么人A 老师B 商人(B )26.《鳄鱼和鹿》中的小鹿从几条鳄鱼背上跳过A19 条 B20 条(A )27.《虎和人》中谁回家把枪拿来,放进老虎的口里A 人 B 毛驴(B )28.《蜡烛和火柴》中谁总是自夸A 蜡烛 B 火柴棒(A )29.《贪心的拉利》中国王的女儿只有吃了什么动物的心才能好起来A 公鹅B 公羊(B )30.《小猴贝贝》中的贝贝掉到什么里了。
A 河里B 地缝(A )31.《漂来漂去的小岛》中小岛饿了那些家伙多长时间,才让他们回去A 三天三夜B 两天两夜(B )32.《骗人的山猫》中,山猫一共从熊那里骗了几只鸡A 1 B 2 (A )33.《巧取足球》中谁灵机一动,想出了办法,把足球取出来A 小熊B 小羊(B )34.《鳄鱼宝宝》中的鳄鱼宝宝最后跟谁成为了好朋友A 小天鹅B 小鸟(B )35.《拇指姑娘》中给拇指姑娘用什么做被子? A 紫罗兰花瓣B玫瑰花瓣(D ) 36.《拇指姑娘》中谁最后救了拇指姑娘A 鱼儿B 燕子(C )37.《豌豆上的公主》中老王后在公主的床板上放了一粒很小的?A 豌豆B红豆(B )38.《笨汗汗斯》中汉斯是骑什么去王宫娶公主的?A 公牛B公羊(B )39.《小克劳思和大克劳思》中人们把四匹马的主人叫什么名字?A 小克劳思B 大克劳斯(A ) 40.小克劳思把马皮卖了多少斗钱?A 一B 二(A ) 41.是谁杀死了小克劳思的奶奶?A 店主B牧师(A ) 42.《飞箱》中大富翁的儿子是靠什么到土耳其的国都的?A 木箱B 马(A ) 43.《飞箱》中公主送给富翁的儿子一件信物,是一把金光闪闪的什么?A 长剑B 宝剑(B )44.《红鞋》中最令小卡伦钟意的是一双什么颜色的皮鞋?A 白色B 红色(B )45.《拇指姑娘》中老婆婆想得到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是谁帮她实现的?A 牧师B 老巫婆(A )46.《拇指姑娘》中老巫婆让妇女把一粒什么拿回去,把它埋在花盆里,愿望就会实现的?A燕麦B花生(B )47.《拇指姑娘》中妇女给老巫婆多少枚银币,回家把燕麦种下,马上便开了一朵漂亮的花?A 18 B 12 (B )48.《拇指姑娘》中妇女用半个漆得十分漂亮的什么给她做了一个摇篮?A 桃核B核桃核(A ) 49.《拇指姑娘》中用什么花瓣给拇指姑娘做褥子?A 紫罗兰B 雏菊(A ) 50.拇指姑娘非常有爱心,她把谁救了?A 燕子B 鼹鼠(B )51.《小克劳思和大克劳思》中人们把一匹马的主人叫什么?A 大克劳斯B 小克劳思(B )52.《坚定的锡兵》中有一位精巧的手艺人用同一把旧锡匙铸造了多少个锡兵?A 20 B 25 (A )53.《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中两个英国人付给这对相亲相爱的老夫妻多少镑金币,以兑现他们的诺言。
A 一百一十二B 一百二十一(A ) 54.安徒生是哪里人?A 丹麦B 英国(B )55.《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中老头子用一匹马最后换回家的是: A 一头母牛B 一袋烂苹果(A ) 56.故事《飞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A 光靠嘴巴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B 光靠美丽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A )57.《飞箱》中商人的儿子乘着会飞的木箱到土耳其冒充成:A 神 仙B 富有的人(A )58.《大克劳思和小克劳思》中愚蠢的谁投到河里死了?A 大克劳思B 小克劳思(B )59.《拇指姑娘》中拇指姑娘跟谁成了亲?A 癞蛤蟆B 花王子(B )60.《笨汉汉斯》里谁娶了公主?A 第一个兄弟B 笨汉汉斯(A )61.《安徒生童话》的作者是谁?A 安徒生B 格林(B )62.下面是《安徒生童话》的故事A 小红帽B 丑小鸭(B )63.《红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A 拇指姑娘B卡伦(B )64.老王后很聪明,她用一粒豌豆弄清了公主的身份这是讲的是哪个故事A 拇指姑娘B 豌豆上的公主(B )65.《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中老头子用一匹马换了什么?A 一只羊B一头牛(A ) 66.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中老头子用一头牛换了什么?A 一只羊B 一只鹅( B )67.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中老头子用一只羊换了什么?A 一只鸡B一只鹅(A ) 68、 《玫瑰花精》中年轻姑娘的哥哥是怎样对待她?A 对她非常狠毒B对她非常善意( A ) 69、 《玫瑰花精》中小花精是怎么跟着姑娘的坏哥哥回到姑娘家里的?A 坐在一片树叶上B 藏在坏哥哥的衣服里(B )70、 《玫瑰花精》中年轻的姑娘是怎么死去的?A、生病死去的B、想念恋人伤心地死去的(A ) 71、 《蝴蝶》中一只美丽的蝴蝶王子因为孤单,他决定了一件什么事情?A 去找一位美丽的夫人 B 去找他的孩子( D )72、形容刻苦学习,忘记吃饭和睡觉的可以用哪个成语来形容。
A 、三心二意 B、废寝忘食( A )73、“举一反三”这个成语说的是谁和他的弟子的事A、孔子 B、老子( B ) 74、成语“指鹿为马”,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选出正确的一项A、毛遂 B、赵高( B )75、蔺相如与哪个成语故事有关?A、七步之才 B 、完璧归赵( A )76、下列哪个成语表示生活美满安定 A、安居乐业 B、守株待兔( B )77、下列哪个成语讲的是狐狸依仗老虎的威势来吓百兽,比喻借别人的权势吓人A、杯弓蛇影B、狐假虎威( B )78、形容动作非常迅速,疾闪而过的成语是哪个?A、 、指鹿为马 B、风驰电掣( A )79、形容主动认错、赔礼道歉的成语是哪个?A 、负荆请罪 B、学富五车( B )80、到各家宣传,让家家户户都知道的成语是哪个?A、乐极生悲 B、家喻户晓( B )81、比喻做事踏实认真,不轻浮的成语是哪个?A、呆若木鸡 B、脚踏实地( B )82、形容迅速果断的处理疑难之事,就像用快刀斩乱麻一样的成语是哪个?A 、捉襟见肘 B 、快刀斩乱麻( B )83、在剑落水的船身上刻上记号,再去找剑,用来讽刺固执而不知变化的愚蠢可笑行为的成语是哪个? A、过犹不及 B、刻舟求剑(B ) 84 、 形 容 吃 东 西 又 猛 又 急 的 样 子 的 成 语 是 哪 个 ? A、 争 先 恐 后B、 狼 吞 虎 咽( B )85、形容向敌人卑躬屈膝,献媚求宠的成语是哪个?A、任劳任怨 B、奴颜婢膝( A )86、形容本想耍小聪明,结果却干了蠢事的成语是哪个?A、弄巧成拙 B、一毛不拔( B )87、形容苦思冥想,费尽心血,多用来表示文艺创作的艰辛不易的成语是哪个?A、赴汤蹈火B、呕心沥血( A )88、形容睡觉不脱衣服的成语是哪个?A、衣不解带 B、卧薪尝胆( B )89、没有学问和办事本领的成语是哪个?A、捕风捉影 B、不学无术( B )90、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体会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的成语是哪个?A、呆若木鸡 B、不求甚解( A )91、形容虚心求教的成语是哪个?A、不耻下问 B、拔苗助长( B )92、形容心中的疙瘩突然解开,从而解决问题的成语是哪个?A、损人利己 B 、顿开茅塞( A )93、比喻在讲话或写作关键处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题的成语是哪个?A、画龙点睛 B 、拾人牙慧( A )94、从一件事推知其他很多事情的成语是哪个?A、举一反三 B、任劳任怨( B )95、比喻犯了同样错误,程度轻的人讥笑程度重的人成语是哪个?A、自相矛盾 B 、五十步笑百步( B )96、 《掩耳盗铃》故事的主角是个什么样的人?A、农民 B、小偷( B )97、 《天下无双》的意思是什么?A、找不到人和他做朋友B、天下找不出第二个( A )98、在《卧薪尝胆》故事中,是谁一直想复国报仇?A、吴王 B、越王( A )99、 《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谦虚好学B、只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A )100、 《画龙点睛》讲的是什么人的故事?A、画家 B、书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