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同步练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xftxx****9158
  • 文档编号:365674595
  • 上传时间:2023-10-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0.4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石钟山记》同步练习 一、选择类1.下列加粗字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微风鼓浪                              事不目见耳闻B.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此独以钟名C.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大石侧立千尺2.下列句子中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B.得双石于潭上                         而大声发于水上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有大石当中流D.此世所以不传也                       余是以记之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空中而多窍C.此世所以不传也 D.自以为得其实4.与下列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B.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D.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5.下列句子中,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C.噌咴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今以钟磬置水中二、情景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用“云”和“鸟”喻说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 , 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务实精神3)古诗中“鸥”这一意象,有暗示“了无心机”之意,有表达高洁孤傲之情,也常用于传达漂泊无依之感,如:“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三、小阅读-课内8.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后人认为,作者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9.“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这几句写了哪些内容?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石钟山记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C.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D.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尤疑之”中的“余”是第一人称代词,类似的还有“吾”“我”“予”等;第二人称代词有“汝”“尔”“若”“乃”等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与“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中的“适”字含意不同。

      C.“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中的“绝”字含意相同D.丁丑,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就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B.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C.文中写绝壁下的景观,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D.“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是说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真相,却不想告诉别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14.苏轼夜访石钟山,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了“噌吰”之声形成的原因,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这个原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文本一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河,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注]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文本二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碹碹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呱如钟鼓不绝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注】张君梦得,即《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张怀民,字梦得,又字偓俭,当时贬为黄州(齐安)主簿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B.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C.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D.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文中"东西一舍"即东西向三十里之意。

      B.兰台:原是楚国宫台名,后泛指宫廷藏书处文中指第一种之意C.讽:一般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文中即讽喻之意D.郦元是北魏郦道元的省称,著名的地理学家,其代表作是《括地志》17.下列对文本一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始并未从亭子本身入手,而是从长江水势逐渐涨大说起,为全文观胜和“快哉”主题的展开积蓄了充沛的文气B.第二段一开始就描写了登临快哉亭所见景色的奇幻和壮观,水到渠成地点出了亭以“快哉”为名的原因之一C.第三段化用宋玉典故,引出自己关于人生态度的正面回答,接着以张梦得的具体行为肯定了自己的观点D.作者所称道的超然物外,不以得失荣辱为怀的人生观,与张梦得、苏轼二人旷达乐观的个性相合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19.苏轼在《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俭》中说道:“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请结合文本一内容,谈谈苏轼兄弟对“兰台公子”言论持何种态度?简要阐述理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

      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露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侍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苏轼《凌虚台记》,有删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4届南京市高三英语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和参考答案.docx 2024届南京市、盐城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和参考答案.docx 2024年南京市南师附中高二上英语期末试卷和参考答案.docx 2024年南京市南师附中高二上语文期末试卷和参考答案.docx 2022年南京一中高二下语文期中试卷和参考答案.docx 福建省泉州市2026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高三化学命题意图.pdf 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docx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检测物理试卷.docx 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docx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检测生物试卷.docx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检测数学试卷.docx 湖北省黄冈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docx 2026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docx 江西省南昌市高考零模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测试思想政治试卷.docx 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docx 江西省南昌市高考零模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测试生物试卷.docx 山西现代双语学校南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docx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检测化学试卷.docx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检测语文试卷.docx 湖北省黄冈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