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曲“陌上桑”千秋乐府诗.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22536525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曲“陌上桑”千秋乐府诗——从《陌上桑》看汉乐府叙事诗的特点中国诗歌发展到汉乐府,境界一新尤其是乐府钟叙事诗,标志着中国叙事诗进入了成熟的阶段《陌上桑》就是汉乐府中有代表性的叙事作品《陌上桑》写的是采桑女子对鱼色太守的严词直斥,歌颂民间女子坚贞勇敢,对黑暗势力的反抗精神这个主题前无古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诗经》中《氓》、《谷风》反映的妇女生活多是哀伤凄怨,无力抗拒男子的欺凌汉乐府中《上山采靡芜》对薄幸男子的揭露固然更入骨三分,但对女子形象没有新的开掘,还是怨而不怒,逆来顺受它们的主题都侧重在同情女性的不幸身世《陌上桑》则在诗歌史上第一次唱出了正义战胜邪恶的欢乐凯歌,使反映妇女婚姻问题的作品基调由灰暗沉重一变为明亮轻快以后的《羽林郎》、《孔雀东南飞》、《秦女休行》、《木兰辞》都是沿着这条反映女子反抗、歌颂女子美德的道路不断发展,《木兰辞》则为其高峰封建社会中,反抗社会的女子虽然不乏其人,但胜利者不多面对这种现实创作出歌颂妇女反抗胜利的作品,应该说是劳动人民对自己的思想和意愿的追求因此,汉乐府是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统一的创作精神,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陌上桑》有着完整的结构始而日出采桑城东、继而行人驻足围观、次而太守巡游惊艳、最终直面严辞怒斥。

      汉乐府叙事诗有两种结构格局一种如《东门行》、《上山采靡芜》等,突破了《诗经》中叙事诗的格局,只取事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片段,神龙见首不见尾另一种如《是无从军征》、《陌上桑》、《羽林郎》基本上继续《诗经》中叙事手法,收尾完整,一气呵成但比《诗经》中作品更紧凑集中诗称叙事,自然少不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陌上桑》中的人物,或浓彩重墨,富丽炫目;或水墨轻点,传神入妙笔致细腻,变化多端日出东南隅”一句极为讲究:美人采桑,艳照当空,如此方称和谐这是以自然景色烘托罗敷之美罗敷喜蚕桑,沧桑城南隅”,这是正面落笔,描写罗敷的举动,表现出人物勤劳的本质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里用人物衣着服饰间接描绘出人物的美艳罗敷是人们心目中的美人,所以描写时务必把她理想化,写得尽善尽美不仅穿衣打扮要华贵,连劳动工具也极尽华美这里运用了铺陈与夸张相结合的方法非夸张不足见其可贵,非铺陈不足见其完美《羽林郎》中描摹胡姬、《孔雀东南飞》中勾画刘兰芝,也都频频使用者两种方法,这是乐府叙事诗的特点请沈德潜评论为:“铺陈秾至,与辛延年《羽林郎》一付笔墨”,已初步接触到这种特色然而尽管作品中已经花费了不少笔墨,但对她本人之容貌却不着一字,让读者自己去涵容体会,这是侧面取影的手法。

      下面则是影中取影,来强化罗敷的国色天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歌侧面着笔,从他人的痴迷情态中凸显出罗敷倾国倾城之貌这里充分表现出捕捉人物动态、神情的高超本领我们不能不赞叹作者侧面衬托技巧之高明写使君的迷恋则换了个角度,写“五马立踟蹰”,用马的止步徘徊来表现出坐马人的不肯前行可见笔致变换之灵活太守遣吏讯问罗敷,罗敷一一作答,这段自有作用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这里用年龄给罗敷的没增添浓重的一笔古代女子十五岁为及笄,可以许嫁罗敷在十五、二十之间,争当花信年华更重要的是强调了罗敷此时的温顺太守询问罗敷,乃是太守权利罗敷回答询问,乃是把太守当做父母官,所以温顺恭敬而这驯善正是为下面的严辞怒斥作下铺垫,用温良来反衬,突出后面的狂飙突起,凛然不可侵犯这是欲扬先抑、跌宕有致的表现手法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形势巨变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大笔淋漓,展现出罗敷坚贞、刚强这些性格的主要方面罗敷前致词”,不用吏人转达,直接向前、面对太守展开斗争这一举动突出了罗敷的愤怒,愤怒又来自对爱情的忠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快如并刀、跪过哀梨。

      一不托词回避、二不遁逃远走,认识当头棒喝,直斥其愚,个性化的语言活现出一个坚强的女性下面大段是罗敷自夸夫婿之贵盛二十岁不足的采桑女子是否会有四十岁的太守丈夫,不足为信真正的作用是痛斥太守的急色妄想把丈夫抬得越高,罗敷自己的身份就越贵,而太守的失败就越惨所以这里又用夸张的铺陈相结合的手法渲染丈夫的声势煊赫盛赞丈夫是突出罗敷刚烈性格的又一手段总起来说,《陌上桑》对主人公的刻画有两个特点意识综合地从各个角度刻画人物,包括人物服饰、富有个性的举动、声口逼肖的语言、人物年龄及自然环境的烘托在《诗经》叙事诗中,或侧重人物外形、或偏重人物动作、或着力于人物心理,各执一端能综合描写人物形象的只有《氓》一篇而在汉乐府中,这种手法已被普遍采用,这是汉乐府发展了《诗经》叙事诗人物小写的一个方面第二是设置多个人物、互相映衬,在人物的相互关系中,特别是在尖锐的对立中展现人物性格《羽林郎》中写胡姬和冯子都就是如此发展到《孔雀东南飞》,则人物多达十余个,关系更复杂,而个性也更分明这种手法是对《诗经》叙事诗的发展的第二个方面乐府诗发展到东汉,诗歌语言已自有特色从《陌上桑》可看到诗体已由杂言诗变为通篇一律的五言诗,使诗歌增加了和谐整齐的音乐美,直接促进了文人五言诗的产生。

      句式上好用排比句,如“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在《孔雀东南飞》中也有类似用法句法上浑然一气,不可摘字但语言不是一味质朴,而是流丽明白既有质直接近口语之处,又精心安排了大量对仗如“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这些都是古诗的对仗;而“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则更为对仗工整,更接近格律诗了所以乐府诗既有质朴的一面,也有语言中流丽工巧的一面从《陌上桑》剖析中综观,汉乐府叙事诗在主题、结构、形象刻画、语言风格方面的某些共同点就可见一斑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